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天天汽车 2664浏览 2025-04-08 IP属地: 未知

保险行业内部统计显示,2024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亏损57亿元,共承保车型2795个,其中137款车的赔付率超过100%,最高的达到了180%。

一些小米汽车订单用户还在天天期盼交付,更多提车的用户已经开始晒各种用车体验了。随着车主在网络发布提车、续保信息,各大保险公司对电动车保费定价高甚至拒保的话题,在用户群和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边是有小米车主晒出“21万新车保费不足6000元”的惊喜,另一边却是“29万车型保费直逼50万油车”的错愕;一边是官方宣称“合作险企定制化服务优化成本”,另一边却是续保车主遭遇“报价过万、险企冷眼”的尴尬,大家各执一词。到底哪个才是真相?我们对新能源车保费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据保险业内人员透露,新能源车尤其是部分纯电车型,因为保有量少,事故严重性大,这几年让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骤然增大。保险行业内部的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有137款车的赔付率超过100%,最高的达到了180%,赔付率最高的是某大量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品牌。

当智能电动汽车以“性价比颠覆者”的姿态闯入赛道时,其保险费用究竟是被地域差异掩盖的定价谜题?还是新能源车险结构性矛盾的缩影?透过这场争议,我们或许能窥见智能电车时代保险体系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深层博弈。

#新品牌续保贵,车主犯了愁?#

“马上就到时间了,没有保险公司联系我,主动去找他们,还被删了。”这句话出自一位驾龄6年,并且从未出过险的车主,其在去年购买了一辆小米SU7之后,在今年需要续保的时候竟然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无独有偶,很多电动车车主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保险订单,不仔细看的话,这样的保险费用不知道还以为是某些豪车产品。经过调查发现,保费偏高、续保价格激增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用户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可能我们江苏这边的保险费用都比较高,我们这边道路环境大家都知道,然后我平时遇到的小事故其实有点多,再加上我是新手,去年可能小剐蹭出险出了4次左右,今年保险费用就直接涨了两千多,我其实预想到了,所以内心还能接受。”

“在保险公司那边询价很高之后,我也跟小米自己联系过,然后他们推荐在小米官方的app上续保,然后我看了一下价格和保险公司的没什么差别,因为我去年出了一次险,可能是这个原因,现在不管在什么平台的保费报价都超了一万。”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以上内容来自于一些保费过万的小米汽车用户采访。其中有一位用户提到了小米官方的续保渠道,对此应我们采访需求,其也在官方APP上进行了演示。

我们了解到,其目前官方推出了定价1299元人民币的“小米汽车无忧服务包”产品,该产品可通过官方APP在人保、平安等四家保险公司来投保,并购买包含免费基础保养、事故救援等权益,但是在这一官方平台上,我们也看到了动辄九千多,甚至超过万元的保险报价。价格高低跟上一年出险的赔付金额有直接关系。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保险费用与其20-30万元的车价明显不符,远超很多用户的预期,尤其是在去年以六千到七千元投保的用户,一年时间起飞的保费显然难以让人接受。针对这一疑问,也有小米车主对以上过万的保险费用提出质疑,其表示自己续保的价格较去年还有降低,现在给出的报价是在6000-7000之间,其认为保险的费用和车辆所在地区、出险次数、用车习惯都有不同的影响。

但尽管这一报价低于万元的保险费用,与之对应的是,一辆20万的燃油车保险公司报价均价在4500元左右,相对来说小米的保费报价还是要贵一些,那么对于这样的保险费用差异,我们也对保险从业人员进行了走访了解。

#浮动的保费价格,被哪些因素左右?#

汽车保费,看似有着一个自定义空间较高的浮动区间,但是也有一些关键因素能够影响到车辆保险费用最终的落地,通过对车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走访,我们在此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参考点。

首先,保险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和车两个方面,先说人的因素,车主年龄是一个影响保费的重要参考,这一点比较好理解,驾车人对于后续车辆的行驶安全会起到绝对的影响作用,那么在车主年龄低于25岁或高于50岁,保险公司将会列其为高风险年龄段,随后保费便将上调。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同时,在车辆续保的时候,前一年车主的出险次数、理赔金额、违章次数也将被列为参考,出险金额较大也是涨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说明该车辆的赔付率较高;而报案次数以及违章次数则会从侧面反映出车主在平时驾车或许有不良习惯,后续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也会提高车辆保险费用甚至选择拒保。

再有,就是车的因素,其中包括车辆品牌、型号、年份、能源种类等等。车险是一个80%人为20%人兜底的商业模式。所以保有量越高的车型和品牌,保费费率系数相对就低。而保有量低的新品牌和事故频次高的车型和品牌,保费费率系数就高。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另外像超过8年以上有过车损的车辆,由于车辆老化,且零部件可能存在换代停产的情况,导致维修成本高,理赔水分高,保费就会上涨;至于型号,保险公司通过车辆的零整比情况以及历史理赔情况,筛选出赔付较高的品牌及型号,主要是 BBA 以及新能源等新势力品牌,车险保费可能有所浮动。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专门提到了新能源类型的车,针对这一类型产品,现在的保险公司其实都会给出一个相对较高的报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业趋势?

目前,在整体的新能源车险行业上,是一个完全亏损的局面,2024年全年,新能源车险亏损了57亿元,共承保车系2795个,赔付率超过100%的高赔付率车系有137个,造成这种高赔付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新能源车相对燃油车维修成本更高,现在的新能源车例如特斯拉、小米等很多都采用了一体化冲压的零部件,同时再加上智能集成的特点,一些零部件出问题之后就需要成套维修更换,再有动力电池采用授权维修的模式,有着供应商自己的定价体系。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其次,新能源出险次数较燃油车提升明显,一方面是35岁新能源车车主占比要比燃油车车主高14%,驾龄短再加上新能源车提速快等特点,容易在道路上发生险情;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车由于使用成本优势,运营车辆占比也较燃油车高,日常使用频次更大。

再有,车辆投保费用与车辆实际用途不符,接着前面的问题,很多人将新能源车作为运营车辆,但是保险依旧按照家用车投保,非营运车辆保险平均价格仅为营运车辆的一半左右,但后续出险导致赔付率高于100%。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最后,车险价格与车辆待发风险不符,这一点所指的主要是现在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由于行业内卷等因素,新能源车迭代速度过快,导致保险数据积累不足,最初的保费定价出现偏差,后续续保更容易出现保费上涨的现象。

基于以上几点,现在的保险公司便会对新能源车投保、续保报出更高的价格,所以现在基本上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都会比燃油车更高,如果在叠加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保费便会像小米汽车那样直接起飞。

#小米激情的用户,与被抬高的保费#

从行业的角度我们列举了一些左右保费价格的主要因素,那么针对小米,为什么其保险费用会被抬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等级,我们其实能够从用户画像当中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小米汽车的用户年龄层普遍偏低,这从雷军最初的造车理念就已经明确,坚持手机的性价比优势,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打下来,进而让更多地年轻人拥有新能源产品,在价格本就略高的新能源市场给出性价比优势,小米自然就收获了大量的低年龄层用户。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其次,小米汽车品牌的宣传方向,之前小米在手机产品上强调性能、参数这些信息屡试不爽,同样在汽车产品上还是坚持这样的策略,零百加速、最高时速、最快圈速等等话术,在产品所定位的年轻群体当中,确实激发出了用户的荷尔蒙。

但是1500匹马力的车不设置电子围栏,放到大马路上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定时炸弹,智驾层面的安全保证似乎也不是宣传的重点,尽管雷军公开强调,辅助驾驶要随时接管,但是在更多其他遥遥领先信息的堆砌下,这点安全提示基本上就淹没在汪洋大海。

“超跑性能”的“平民版下放”、“高阶智驾”的“全民营销”,一切为了销量和流量,但事实却是没有一方能够称自己能够“完全掌控”,当掌控不及,得到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个负面与悲剧。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3月24日,一段小米SU7 Ultra在市区道路飙车并撞飞电动车骑行者,视频显示,这辆未上牌的小米SU7 Ultra以150km/h高速行驶,因避让掉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撞击瞬间时速仍达80km/h以上,事故导致电动车车主重伤送医。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3月29日,小米SU7的高速事故持续引发关注,事故车辆在开启NOA智能驾驶辅助后,行驶到施工路段与路面障碍发生碰撞,据当事人家属称,碰撞后车辆起火,并且车门无法打开,车内三人不幸遇难。

此时我们就看到了会使小米汽车在保险行业被冷眼想看的各种原因,主流用户群体的年龄范围、事故率上涨、新能源车的属性,算是BUFF集满,此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小米用户在第一年出险之后,保费就直接起飞。

那么在此,我们其实想深究一下为什么小米汽车会被打上特殊对待这样的一些标签?

都说产品和使用圈层受众互相关联,但是同样都是新能源电动车,在小米汽车这样的人群画像背后,我们会认为是小米的营销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营销过了火。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小米汽车的营销其实完全是雷军的个人营销,如果没有雷军的加持,小米可能并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那么此时就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错觉,我可以完全信任雷军所说的话,以及品牌产品所主推的技术。

但两三秒破百的加速能力,试问有多少普通消费者此前接触过?千匹的马力,是个会开车的人就能驾驭?过度的传播,带来过度的信任,同时被调动起来的情绪,也让人们过度信任自己的能力。

缺少了对极致性能的敬畏,并且对于自身能力究竟有多少没有摸清,说白了就是“菜还爱玩儿”,那最后导致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发生,结果还要导致其他一些正常用车的消费者跟着一起背黑锅。

新能源车险调查:险企车厂车主谁是冤大头?

说到底就是一个代步、家用的产品,非要因为其新能源的属性,抓住性能这一点不放去放大宣传,可能车企只是想表达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到消费者的耳朵里之后,有多少人能够管住自己的右脚不去放肆一下?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雷布斯还不像一些友商的高管在嘴上那么肆无忌惮,但是你去看看发布会上展示的PPT和话术,别那么天真了,都是商人,不表现出来你喜欢的样子,你又怎么会笑着掏钱消费呢?

归根结底,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品牌与产品理念的问题,新能源车最廉价的就是加速,速度很快、动力很猛,车企会抓住这样的产品点去着重宣传,同时结合小米所说的年轻人的第一台车,这样的产品逻辑其实是把一个难以完全操控的车交给不成熟的消费群体的行为,在这样的营销之下,会为很多风险事件埋下隐患。

此时再看小米汽车的保险费用,保费的上涨或许也和车本身关系较小,但是跟车企、跟现在新能源车所处的环境、品牌的营销方式有着很大的关联,这是一个连带的关系,也是一个跳不出的圈子。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 7粉丝    1763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