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制造商们开始热衷于频繁更新产品。似乎不跟紧节奏,最终只能面临“出局”的结果,只要不参与内卷,就会成为内卷的牺牲品。
但是,对于汽车这种在生活中具有较高价值属性的大宗商品,却从来没有被消费者当成过“快消品”。
大多数消费者购入一款新车之后,都希望能经久耐用,为自己和家庭创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而非昙花一现,过眼云烟。因此,在企业集中互卷新奇配置和价格的产业背景下,一汽-大众并未盲目追随,而是回归到人、车、生活的根本逻辑上去,用“质保”两个字给消费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从3月21日一汽-大众发布揽境和揽巡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后,紧接着在4月12日又推出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什么是“双终身”?其实就是整车终身质保+原装备件终身质保,直接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十大核心系统,而且终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国联保。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德系典范,一汽-大众此时推出的这项政策绝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售后举措,而实则是一汽-大众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坚定承诺,以及其“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价值观的落地体现。
一汽-大众“质保”理念,实则是市场刚需
并不是每一家汽车企业都敢提出“终身质保”。或者说,在新能源智能化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很多汽车制造商不愿意提到这个敏感的话题。
进入车市转型期后,新生企业一批又一批的站起来,又一批批的倒下去,在脚跟还没站稳的时候,谈质保就更像天方夜谭。
但是,汽车质保恰恰也构成了消费者购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交易因素,因为质保往往与用车成本息息相关。
如果在厂商提供质保的情况下,涉及到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部件需要维修和更换的时候,车主可以免费享受服务。这样一来,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突发性维修成本将大幅降低。尤其对于一些高维修费用的部件,质保可以给车主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而像一汽-大众推出的终身质保,则意味着消费者自购车之日起都将免除对日常维护成本的后顾之忧。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质保,将进一步增加用户后续隐形的用车成本。
不仅如此,质保政策也通常关系到用户对品牌的信心,这种信心会直接演化为对品牌的忠诚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对复购率形成正面的影响,久而久之将产生巨大的品牌势能。
34年来,一汽-大众正是靠着良好的口碑,赢得了3000万用户的充分信赖,曾在中国市场久居销冠,是燃油车市场真正的“扛把子”。
不止是汽车行业,一些成功的国际化品牌也在重复论证着这一逻辑。比如家居行业中的宜家,大部分家具类产品都提供10年质保,消费者买回不满意的商品365天可退换。如此一来,用户的自由度更高,不受交易规则挟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成功,也是心理战术的成功。靠着强大服务支撑,宜家在中国市场颇受用户喜爱,更一定程度上倒逼“对家”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一汽-大众同样深谙此道。面对当前的市场竞争,一汽-大众开始进行彻底的意识转变。从“用户”向“客户”,从“产品”向“商品”,从“促销”向“营销”,从“价格”向“价值”。不再是简单的B端思维,而是一切面向用户的C端思维。无论是研发、生产、销售、还是最终服务,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用户。
用户看重品质,一汽-大众就将品质当做最大的豪华,将安全当做造车的底线。这一竞争思路的变化不仅成为应对行业竞争的“良策”,也为整个市场起到了表率作用。
永远比对手多做一点,源于一汽-大众的反卷思考
中国有句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换句话说,能“揽瓷器活儿”,说明手有金刚钻。在鲜少有企业提出终身质保的情况下,一汽-大众此次对全系燃油SUV提出双质保政策背后,正是出于对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的十足把握。
最开始的制造环节,一汽-大众就将品质牢牢刻在每项工序的毛细血管上,从冲压、焊装、涂装、到总装无一例外。
在“六序成型”的冲压工艺下,一汽-大众工厂每3.3秒就能诞生一个冲压件,搭配人类发丝直径十分之一精度的微米级模具,且全系采用厚度0.7mm以上电镀锌钢板,在模具精度和零件尺寸的稳定性上普遍优于竞品。
焊接强度也要比普通点焊工艺提升30%,关键部位还采用了1000MPa以上热成型特高强度钢,加上128米涂胶长度,整车封闭性和稳定性都大大提升。
此外,在涂装环节中,五重防护加空腔灌蜡技术能实现三年不锈蚀、十二年不锈穿,整体车身匹配精度更能达到±0.5mm,相比于一些“逢雨漏雨”的车型,一汽-大众从一开始就杜绝了隐患,积累了抗造、耐造的产品基因。
但一汽-大众认为自己觉得过关了还不算,要平等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将所有可能面临的实际用车场景,全部在一汽-大众的产品上“走一遍”,才算达到可靠的标准。
对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零部件,一汽-大众以高强度测试挑战其耐久性。比如,车门要开关超过10万次,底盘零件要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通过30万公里的考验。确保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都能经受住时间的摧残。
极端的环境测试则是一汽-大众给自己设立的又一“难关”。需在覆盖高温、高原、高寒、高速和市区等工况的道路上,试验总计1,930,000km的里程,还要历时45周的8000公里耐久强化试验和10万公里的耐久交变试验,人可以换,但车不能停。并且需挑战高温、高湿、高盐等恶劣气候条件,且达到远超国标的高标准……
德系品质向来有口皆碑,这不是用嘴“吹”出来的,而是靠几十年如一日的打磨锻造而来。尽管已经在产品出厂前将能做的都做到最好,但一汽-大众仍将售后服务作为护航用户的一道备用屏障。
据了解,在一汽-大众全国18000+服务团队中,从业超过10年的接近40%,10年以上经验的技术经理占比高达60%。且服务团队综合实力远强于行业平均水平,一方面有德国大众认证体系的加持,另一方面还在16年服务技能大赛中不断精益求精。
随着近日“匠·心服务”的品牌服务全面焕新,以及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动计划的启动,一汽-大众已经构建起覆盖产品品质、服务标准、用户体验的全维度价值体系。
包括“双终身”质保政策,以及诸多创新服务举措在内,一汽-大众正通过这种提升客户权益、坚持长期主义和以利他主义为导向的行动,打造值得消费者信赖的汽车品牌。
或许市场仍然处于激烈的内卷之中,但对于一汽-大众而言,已经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造车不是一锤子买卖,一汽-大众要做到的是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正值博越系列9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为用户带来新一代家用SUV的首选项;新车从外观至内饰都采用全新的设计,将中式美学完美融入到全新一代博越的设计当中,在智能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不管是在语音交互上还是功能拓展性上都有着十足进阶,动力上继续配备1.5T发动机匹配7挡湿式......
今年6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在官方通告中,“聚焦主责主业”成为关键词。作为长安系新能源三驾马车之一,深蓝汽车凭借143236辆的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并以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的身份,成......
魏牌全新蓝山!苏州NOA实战力压蔚小理,赛道跑出黑马锋芒
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作,结束在华40年的生产布局。其发动机技术曾是中国车企的“黄金动力源”,但市场份额从30%跌至不足5%。整车业务因新能源转型迟缓而溃败,2023年彻底退出生产。三菱的撤离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缩影。
保值率“全满贯”,广汽传祺如何打造家庭资产的“硬通货”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长城汽车35周年庆典上,一张高管合影引发车圈地震:九位西装革履的高管中央,一辆身披黑布的神秘跑车以低伏姿态占据C位。
国际米兰为何选择比亚迪?一场“技术+野心”的双向奔赴
当特斯拉交出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跌16%)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时,市场震惊了:这家曾让传统车企夜不能寐的颠覆者,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增长危机。
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全面超越揭示了电动车竞争的本质逻辑: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特斯拉的颓势(销量下滑13%)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车型迭代上的滞后,而比亚迪凭借垂直供应链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定义新一代汽车标准。
7月21日迎来重磅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这次升级简直是王炸!
问界M8斩获智能汽车指数全优认证:华为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革命
司机收入持续降低、外卖快递员也在抱怨,怎样才能改变局面?
暴走团共有“四宗罪”、每一项都危害深远,应从组织者着手打击
退网潮起,汽车经销商们难自救?
作为现代N品牌首款高性能电动车,IONIQ 5N以电车躯壳,油车灵魂为理念,彻底打破电动性能车的传统边界。
中国品牌出海新标杆:比亚迪的足球战略启示
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一年保值率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二手市场的车价,也决定了品牌的认可度,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