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科技网注意到,当眼镜被加上AI技术“重做一遍”成为“AI眼镜”,越来越多的科技互联网厂牌似乎觉得他大有可为,赛道在走向拥挤,让“百镜大战”的说法从去年流行起来。
近段时间,TCL旗下雷鸟在AWE2025期间展出多款智能眼镜旗舰产品,阿里巴巴被传出在扩大AI眼镜研发团队,字节跳动被称计划入局,vivo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亮相了首款头显产品,小米确认发布AI眼镜……而从中国和全球市场来看,他们都不是所处领域的个例。互联网、手机、电视领域的大佬们,通过对AI眼镜的关注,把“拥抱AI”这件事情变得具象了起来,谁会在AI眼镜大战里先胜出?
(雷鸟X2,截图自雷鸟创新官网)
在QYResearch公开的数据里,2023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约为1.27亿美元。
到2024年,有AI眼镜产品已经接入大模型,比如,百度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
到2025年,在作为2025年开年科技圈风向标的CES,AI眼镜出现在了官方海报上:CES 2025的主题是“Dive In”,它在描述一种动态——“热切地着手去做某件事情”。做什么?按照CES全球科技风向标的惯性,“探索未来”是毫无疑问的。怎么做?据了解,CES 2025的主题海报由AI生成,主题人物佩戴着一款智能眼镜。“探索未来”的工具也不言而喻,就是以AI为代表的前沿智能科技。AI眼镜,看起来要先行。
在洛图科技最近的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AI眼镜市场总销量增长近190%。
科技互联网圈不同领域的顶流们各有优势:
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主要是包括大模型能力在内的相对领先的AI技术,以及多维度的庞大资源规模。比如,雷鸟创新就在年初和阿里体系的阿里云在 AI 眼镜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义系列大模型将为雷鸟创新的AI眼镜提供独家定制的技术支持。相比接入开源模型或基础模型,专门的模型定制应该能带来更好的差异化体验,这或许是合作的原因。从这样的合作,可以看到互联网大厂AI技术的竞争力。
手机厂商往往有更好的用户基础、渠道触达能力以及对移动终端硬件和系统、应用的研发及整合实力,而且新兴移动终端通常都会与手机关联。如果比较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后者其实更适合做上游和幕后的赋能者,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他们未必是手机厂商的对手,此前他们并没有特别成功的硬件案例。
电视厂商长于显示、音视频整体体验以及品控,从目前的AI眼镜产品形态来看,他的基础还是视听终端,从这里来看,类似TCL旗下雷鸟等品牌的表现值得期待。同时,以雷鸟为例,他还有另外的身份,本身已经算是可穿戴设备、头显领域的资深玩家,在作为AI眼镜前辈的AR/VR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用户洞察,这在给他加码。
接下来就是AR/VR资深玩家,如前面所说,作为行业的见证者和早期竞争的突围者,他们或许更能把握可穿戴显示设备的创新和市场规律。
除了前面提到的各领域大佬,其实也有很多在AI眼镜领域近乎“原生种”的品牌,比如推出了“AI拍拍镜”的闪极科技,更新的视野、品类的专注、能放下架子,可能会让他们成长为行业新巨头。比如,AI拍拍镜A1,用999元的业内罕见定价,让首日订单破了5万台。
丁科技网更看好手机厂商,像雷鸟这样背后有影像领域巨头并且自身有丰富经验的AR/VR资深玩家,以及闪极科技这样的新锐。
当然,谁会在AI眼镜大战里先胜出,或许还要看谁能先跳出AI眼镜越来越同质化的三种形态——AI+音频、AI+AR、AI+拍照;要看谁能提供更好的细节体验,比如续航,比如能够和多少传统眼镜品牌建立合作;甚至要看一点点运气。(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不知道大家茶余饭后有什么兴趣爱好?机车?钓鱼还是拍照?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之后玩几轮单机游戏,例如《NBA 2K25》、《黑神话·悟空》等等,对于不抽烟、不喝酒的中年男人来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乐趣。 既然是单机游戏,那就离不开“游戏手柄”,从少年的红白机到如今的Switch......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比亚迪前段时间兆瓦闪充技术的推出赚足了眼球,很多车企看到后随之发布了自己的高压技术平台,可以看到,比亚迪的确在引领行业发展,但是兆瓦闪充我们目前能够看到哪些瓶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