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择一台智能电动车,你是坚定买传统豪华品牌还是果断奔赴“新势力”?尤其是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大潮下的每一位购车者,或许都曾面临这样的灵魂拷问:
是选择智能化配置拉满、功能设计酷炫的新势力电动车,还是机械素质过硬、更有安全冗余的豪华品牌出品的油车? 前者是未来趋势,但也可能在机械品质和可靠性上让人心存疑虑;后者拥有多年积淀的工程实力和驾控体验,却又担心在智能化体验上跟不上潮流。
在智能与机械、电驱与内燃、传统与新势力的夹缝中,消费者的犹豫和纠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汽车行业转型期带给普通消费者的混沌不安。然而,一汽奥迪给出了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解法:以“油电同智、软硬协同”为指引,走出一条软硬科技融合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让你买到可靠的汽车,无论油电都很智能,同时兼具新势力品牌的“可玩性”和传统豪华品牌出品的“可靠性”。这真的能实现吗?就在4月20日举办的“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上,一汽奥迪分享了其智能化转型的最新思考和实践成果。
其核心要义是:为用户提供在各个纬度都“绝不妥协”的用车体验。在论坛上,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直言,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是“中国式智能豪华出行”。这不是简单的“燃油还是电动”的非此即彼问题,而是要为客户提供软硬科技完美结合的综合体验。
一汽奥迪的上述表态,一语中的道出了豪华车市场的新趋势:电动化、智能化大潮下,真正成功转型的品牌必须做到“软硬兼施”——一方面在豪华品质和性能安全上严格坚守,另一方面还要在智能化体验上迎头赶上。
当然,同时还能将智能化能力赋能给多种能源类型车型,让智能化不再成为电动车的专有代名词。即便是燃油车,只要具备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拥有足够的“带宽”一样能支撑起智能座舱、智能电控和智能辅助驾驶等一系列用户体验的“迭代升级”。
想到、说到更要做到,这才是豪华品牌一汽奥迪“言出必行”的底气所在。4月23日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一汽奥迪同步展示了“油电同智”的最新成果:基于PPC豪华燃油平台打造的一汽奥迪A5L、全新奥迪Q5L以及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奥迪A6L e-tron、奥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
如果说前者是一汽奥迪深耕燃油机械科技的结晶,那么后者则代表其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前沿探索。一汽奥迪要用这些产品向市场证明,传统豪华品牌也能在坚守机械硬实力的同时,加速拥抱“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化新时代。一句话,依托“德系硬科技+中国软科技”,一汽奥迪要在“燃油+电动”双赛道全面发力。
硬科技“立身”:顶流机械素质筑起豪华根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豪华车领域,过硬的机械技术一直是品牌立身之本。一汽奥迪深知这一点,即便在电动化转型期,也没有放弃对硬核科技的打磨。以新推出的第五代EA888 Evo5 2.0T发动机为例,这款明星发动机历经五次迭代升级,在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
这款发动机引入了来自保时捷的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和高效米勒循环,配合高达500 Bar直喷供油系统,大幅提高了燃烧效率。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潜力达到245kW,已经达到与主流3.0T六缸发动机同样的动力输出水平,但油耗水平却能进一步下降。
对于执着于燃油驾趣的用户来说,EA888 Evo5 2.0T发动机不仅意味着更澎湃顺畅的动力响应,也意味着更高热效率带来的经济性和环保表现,可谓“动力与效率兼得”。
而在另外一个赛道——面向纯电时代的核心“硬件”,奥迪携手保时捷开发了先进的PPE豪华纯电平台。
PPE豪华纯电平台采用800伏高压纯电架构,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70kW,在理想条件下仅需不到20分钟便可将电量从10%提升至80%。其电驱系统同样大量采用新技术:发夹绕组电机提高了功率密度并减少稀土依赖,搭配高效的油冷却确保电机高负荷下稳定运行。
PPE豪华纯电平台的出现,确保了即便是电动化的奥迪,也能带来完全媲美燃油车的底盘调校和驾控体验,与此同时通过提高充电速度、降低能耗等方式逐步缩短电动车的补能时间,让电动车也能逐步拥有如燃油车般的补能体验。
而其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则为更先进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上车”铺平了道路。
当然,秉持“德系硬科技”的另一重用户价值,则体现在奥迪对细节美学与实用功能的双重追求上——从设计美学到功能应用,再到智能化科技的加持,令“灯厂”奥迪更具设计美学的同时,还传递更多人文关怀并向用户提供更高情绪价值。
比如,有“灯厂”美誉的奥迪在照明技术上时常领跑业界。而这一代无论是基于PPC豪华燃油平台开发的车型,还是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配备的第二代数字OLED尾灯,无疑将“灯厂”黑科技再次推向业界新高度。
据悉,奥迪搭载的数字OLED尾灯,由多块可独立控制的有机发光单元构成,不仅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灯光签名和欢迎/告别动画,还能与车辆传感器联动,实现例如后车逼近时高亮警示等智能功能,将灯光美学与行车安全巧妙融合。
这些看似冰冷的硬件参数与技术亮点,最终指向的是客户价值:更强的性能和操控带来更多驾驶激情,更高效的动力系统又降低了排放与用车成本,更智能的灯光在提升情绪价值的同时又增加了安全性。这正是奥迪坚守“硬科技立本”的意义所在,也是这家近百年历史的传奇品牌历久弥新的底气。
软科技赋能:开创领先的智能豪华新体验
如果说机械硬件构筑了豪华车的骨骼与肌肉,那么软件智能则为其注入了灵魂与大脑。奥迪希望能用软科技为产品赋能,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智能出行体验。所有这些“软科技”的加持,都让一汽奥迪的最新力作一举打破“燃油车做不好智能化”的错误认知和刻板印象。
奥迪用实践证明:只要电子电气架构足够领先,无论油车还是电车都能做好智能体验。
奥迪一切智能化的底层基础,是最新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作为汽车的大脑神经网络,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整合了全车五大功能域,由5台高性能计算单元集中控制车辆的动力底盘、驾驶辅助、信息娱乐、灯光系统以及座舱舒适等方面。该架构通过千兆以太网标准进行数据交互,打通了系统间的数据壁垒。
同时,一汽奥迪选择了“双平台协同”的技术路线来驱动智能化转型,即让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电动平台在电子电气架构和研发资源上充分共享,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新平台车型都基于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打造。
这也意味着,未来奥迪的燃油车型和电动车型将拥有几乎一致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过去燃油车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也能在新架构下迎刃而解。比如,从具体应用层面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奥迪Q6L e-tron还是燃油车一汽奥迪A5L,都同样具备奥迪同步“上车”的智能化体验。
奥迪的格局打开,还体现在与中国顶流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上。比如奥迪与华为联合开发并批量“上车”的华为乾崑技术,也将搭载至奥迪多款燃油、纯电车型上。该系统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多个传感器,可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令奥迪在辅助驾驶方面的能力直接进入第一梯队。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打造这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奥迪与华为合作超5年的时间才让该技术正式上车。在近期智能辅助驾驶频现“信任危机”的大背景下,更能理解奥迪的这份“稳扎稳打”并非保守,而是对客户安全和品牌口碑的负责。
走进车内,迎面而来的便是由三块中控屏幕+抬头显示所组成的“数字舞台”,中控屏依旧向驾驶者一侧微微弯曲,确保在行车途中驾驶员可以更好地接收信息以确保驾驶安全。搭配本地化AI语音助手与高频生活场景深度整合的交互生态,使奥迪的智能座舱体验已不输大多数造车新势力。
事实上,除了传统认知中的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软件也能让硬实力发挥出更强水平。例如,奥迪广泛应用于中型车、中大型车之上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驱,便是通过出色的智能计算能力,让系统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系统将实时监控整车运作状态,每秒100次检测150个不同的信号,并且所有数据都会交由计算机以每秒100次的速度进行模拟预判,提前判断出车辆在0.5秒后的抓地情况。如果车轮接近抓地力限值范围,四驱系统就会针对前后桥动力分配比例提前调整。
同时,电控多片离合限滑差速器与后部主传动中的牙嵌式耦合器完美配合,可在正常行驶时将多片式离合器与传动轴分离,并开启位于后桥差速器的集成式分离器,从而实现前轮驱动。这也令该系统不仅拥有机械式quattro全时四驱的驾驶体验,还带来了更高的燃油经济性表现。
作为头部品牌,奥迪是BBA里第一个率先与华为在智能化科技上结成战略同盟并孵化出最新技术成果的“吃螃蟹者”。在新华网举办的论坛现场,出席论坛并代表华为讲话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更是现场“点赞”奥迪:“奥迪是华为乾崑在国际豪华品牌中的首个合作伙伴,技术融合让百年机械基因实现数字升华。”
可见,通过跨界合作强强联合打造的“智能化软实力”,同样能为奥迪在各领域技术赋能。这也预示着,在今天如果一家传统车企还不掌控“智能化软实力”的KNOW HOW,那么曾经在燃油车时代辉煌也终将化为泡影。可以预见,随着软硬件协同的深入推进,奥迪将重构自己在智能时代的竞争力,为豪华汽车行业的转型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成果范本。
写在最后:
一汽奥迪通过“油电同智”与“软硬协同”的战略路径,向业界展示了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化时代中转型突围的可行范式。凭借硬件上的深厚功力,守住品质与驾控的基本盘;通过软件上的加速突破,为产品注入时代领先的智慧内核。
更为关键的是,奥迪并未将硬件与软件视作彼此对立的阵营,而是坚持二者协同演进、相互赋能。“软硬兼修”的产品哲学,使一汽奥迪既守住了燃油车的机械操控底蕴,也为电动车型赋予智能体验的独特质感,在智能与机械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平衡点。
一汽奥迪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进化思路。技术革新不应是对过去的简单抛弃,而是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是在融合中焕发新生。百年奥迪,正在用一场深耕细作的科技进化,重新定义新时代的“智能科技豪华”。
这不仅是一场转型,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自我重塑。
上海车展:长安汽车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动发动机,从技术领先一年到量产领跑行业
随着预售的开启,深蓝 S09 必将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成为家庭大六座 SUV 市场的新宠儿。
宁王放“大”,新能源电池革新来了?
奔驰全面向特斯拉看齐,使用Yoke方向盘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魏牌发布会盛大开幕
在4月23日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卡尔动力成功举行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卡尔动力推出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可使单车运输毛利提升5倍。
今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重磅启幕,小鹏汽车携旗下热销车型及前沿AI科技成果登场。
4月23日,“宝骏享境,智享新境”宝骏享境上市发布会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顺利举行。
法拉利把引擎零件变艺术品
油管频道Evren Özgün Spy Sketch最新发布的设计预测视频中,前脸造型与去年推出的凯美瑞保持着高度家族化特征。独特的锤头鲨造型LED大灯与普锐斯异曲同工
2025上海车展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演讲稿
大众安徽ID. EVO概念车是ID.与众系列首款全尺寸纯电SUV,该车型在超过3米的轴距基础上,通过短前悬+长后悬的车身比例、雕塑感型面与流畅线条,巧妙化解了全尺寸SUV的视觉臃肿感。 数字化光效系统是其设计亮点,全车搭载100+3D可控式LED,支持动态交互灯语。贯穿车内外的......
吉利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底部安全专利集
从ID.与众,到与众06,金标大众的这款核心产品可不止换个名称这么简单。50项软硬件更新,覆盖智能、娱乐、个性化等诸多领域,甚至还推出了一个价格更具竞争力、实力丝毫不减的入门版本。4月21日,金标大众与众06焕新上市,新增全新入门车型与众06 Pure。至此,新车共推出包括Pur......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
两冲程刀锋味,雅马哈R1-Z
2025上海国际车展,腾势首款概念跑车——腾势Z震撼全球首秀,采用Pure Emotion“驭心流形·本真之境”全新设计理念,并将搭载中国首款全栈自研的线控转向系统、云辇-M、全线控底盘、易三方等尖端技术,以科技豪华重塑跑车格局!
这一举措标志着小鹏从“技术研发” 向“生态构建”的进阶,为行业建立智能驾驶安全标准。
2025年,当汽车的娱乐功能还停留在追剧、听歌,或是勉强能玩玩手机游戏的时候,Unity却宣布了一场革命:“车载游戏元年”,正式开启。
三大计划启新,三款新车耀目:长安汽车2025上海车展共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