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华为以一场名为“以智能 创造可能”的技术大会,向全球汽车产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搭载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的乾崑智驾ADS 4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从“功能堆砌”迈入“系统重构”的新纪元。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技术秀,更是一场由华为牵头、11家主流车企响应的产业联盟宣言——当“AI司机”开始替代人类驾驶员,当L3级自动驾驶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车,中国汽车工业正以“技术普惠”颠覆全球智能驾驶格局。
华为乾崑智驾ADS 4的底层逻辑,是彻底打破传统智能驾驶依赖人类驾驶数据训练的桎梏。其核心WEWA架构由两大引擎构成:
云端世界引擎:利用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模拟出密度是真实世界1000倍的复杂场景,实现“用AI训练AI”。例如,在暴雨、浓雾等极端天气下,系统可提前预演数百万种可能的驾驶决策路径,突破传统测试里程的物理限制。
车端世界行为模型: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数据,实现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的决策进化。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以“爆胎场景”为例:当车辆以130km/h高速行驶时突发爆胎,ADS 4可在200毫秒内完成车身姿态稳定、方向修正与车道保持,而人类驾驶员的平均反应时间为600毫秒。
这一架构带来的性能跃升直观而震撼:端到端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更关键的是,ADS 4首次将L3级自动驾驶的“高速场景”商业化提上日程——华为已在云端完成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验证,覆盖中国95%的高速公路路况,为2025年第三季度问界M9/M8等车型搭载城区L3试点铺平道路。
如果说ADS 4的WEWA架构是“大脑”,那么其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则是“神经中枢”。这一系统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为设计目标,将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推向极致:
全时速覆盖:前向AEB生效范围扩展至4-150km/h,侧向主动避障支持30-130km/h,后向碰撞预警覆盖1-60km/h,真正实现“无论低速高速,全程守护”。
全目标识别:全球首发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Limera,体积小巧却能穿透雨雪、灰尘等恶劣环境,对30cm高的路沿、充电桩等低矮障碍物实现100km/h时速下的精准刹停。
全场景应对:新增“驾驶员失能辅助”与“爆胎稳定控制辅助”功能。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突发疾病或车辆爆胎时,可自动完成车道保持、减速停车、双闪警示、远程报警等操作,甚至联动百万像素智慧车灯投射SOS信号。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靳玉志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一段实测视频引发行业震动:在暴雨天气中,ADS 4搭载的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穿透力提升40%,成功识别并避让了被积水淹没的井盖;而在突发爆胎测试中,车辆以130km/h高速行驶时,XMC数字底盘引擎在0.2秒内完成四轮扭矩重新分配,车身姿态几乎无感知偏移。
ADS 4的另一大突破,是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的场景边界。其“车位到车位”功能已超越传统记忆泊车范畴,实现三大跨越:
跨场景无缝衔接:用户可在小区车位启动ADS 4,车辆自动驶出地库、通过ETC收费站、切换至高速自动驾驶,最终抵达目的地停车场并完成泊车,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跨楼层复杂导航:搭载VPD泊车代驾系统的车辆可自主识别地下车库的坡道、弯道、立柱,甚至在跨楼层时动态调整雷达扫描频率,避让消防栓、沟渠等异形障碍物。
跨城市生态兼容:华为与全国50万个停车场达成合作,用户通过鸿蒙智行APP即可实时查询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停车场,并享受“泊车无忧”保险——若因系统误判导致剐蹭,华为将提供最高600万元的单车赔偿。
这一技术已率先应用于问界M9车型。上海车主李先生的体验颇具代表性:“上周我开车去杭州出差,在沪杭高速上启动ADS 4后,全程只接管了一次(因施工路段临时封闭车道),其余时间都在处理工作邮件。车辆甚至自动选择了一条比导航软件快12分钟的路线。”
ADS 4的发布,更是一场汽车产业合作模式的范式革命。华为宣布与岚图、赛力斯、北汽新能源、上汽、广汽、深蓝、猛士科技、阿维塔等11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覆盖轿车、SUV、MPV及硬派越野全品类。这一合作模式呈现三大特征:
硬件预埋+软件升级:车企在新车型上预埋ADS 4硬件(如192线激光雷达、MDC 810 Pro芯片),用户可通过OTA分阶段解锁功能。例如,2025款问界M9基础版已支持L2+级智能驾驶,2026年将通过OTA升级至城区L3。
数据共享+联合开发:华为与车企共建“智能驾驶联合实验室”,共享云端仿真数据与真实路测数据。例如,猛士科技将ADS 4与自家越野车进行深度适配,开发出“沙漠蠕行模式”“涉水路径规划”等专属功能。
标准制定+安全倡议:华为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明确L3级自动驾驶的责任边界、数据隐私保护及事故追溯机制。靳玉志强调:“L3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责任的起点。”
ADS 4的发布,亦是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出海的关键一步。华为透露:
欧洲市场:ADS 4已通过德国TÜV莱茵认证,满足欧盟GDPR数据安全法规。2025年第三季度,搭载ADS 4的奥迪Q6 e-tron将在德国上市,成为首个由外资品牌采用中国智能驾驶方案的案例。
中东市场:针对沙特、阿联酋等国的极端高温与沙尘天气,华为定制了“沙漠模式”,增强激光雷达的抗沙尘干扰能力,并优化了车辆在松软沙地中的扭矩分配逻辑。
技术输出:华为已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科研机构合作,将ADS 4的云端训练平台开放给当地车企,共同开发适合欧洲狭窄街道、环岛路况的智能驾驶算法。
“过去,中国车企是欧洲技术的‘学生’;现在,我们要做全球智能驾驶的‘老师’。”靳玉志的豪言背后,是ADS 4的硬核实力:其WEWA架构的代码自主率达98%,核心传感器(如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的国产化率超过90%,彻底摆脱了对海外技术的依赖。
ADS 4的终极目标,是让汽车从“驾驶工具”进化为“移动生活空间”。这一理念在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中得到完美诠释:
空间音频革命:HUAWEI SOUND非凡系列配置43扬声器,支持7.5.10声道环绕声,并可根据乘客位置动态调整声场。例如,当主驾听播客时,后排儿童可通过手势控制切换至动画片音效,互不干扰。
光影交互革命:百万像素智慧车灯可投射100英寸彩色画面,在露营场景中化身“户外影院”;而AI光幕技术则能在玻璃上投射虚拟仪表盘,替代传统物理按键。
健康管理革命:座舱内置毫米波雷达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实时检测车内人员的呼吸频率、心率变异度,甚至在驾驶员疲劳时联动座椅震动与香氛系统进行唤醒。
“未来的汽车,应该像一位懂你的朋友。”靳玉志展示了ADS 4的一个暖心功能:当系统检测到车内儿童哭闹时,会自动播放安抚音乐,并调节空调温度与氛围灯颜色至“安抚模式”。
当传统车企仍在L2级智能驾驶的“红海”中厮杀时,华为乾崑智驾ADS 4已用WEWA架构、CAS 4.0系统与“车位到车位”功能,在L3级自动驾驶的“蓝海”中竖起中国航标。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价值观的革命——它让智能驾驶不再是“极客的玩具”,而是普通人日常出行的“隐形守护者”;它让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模仿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深水区,划出了属于自己的航道。
正如靳玉志在发布会上的宣言:“ADS 4的每一个字节代码,都是中国工程师写给未来的情书。”2025年的上海,注定因这场“静默的革命”而被铭记。当第一台搭载ADS 4的量产车驶下生产线,全球智能驾驶的“中国时刻”,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