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曹老师是个日系死忠粉,平时总给我们分享日系车皮实,省油的优点。不过,最近有个车扯网友想买一辆省油好开的代步车,当他提到轩逸的时候却被曹老师拦住了,他竟然说这代轩逸很失败?毕竟他自己也是日产用户,对自己的车一直很是满意,听他的态度突然转变,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
结果,这位网友没有听曹老师劝,最后真提了一台轩逸,综合优惠6000元。可买完这台车开了一段以后,他还是后悔了,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今天就把他这辆车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车主给我们说的一些问题。
既然不是评测,传统的部分就不一一介绍了,我来直接跟大家分享这辆车的车主认为的优点和缺点,首先,车主较喜欢的点——外观!
“小天籁”外观
新轩逸的外观确实是其一大亮点,全新轩逸的外观变化实在太明显了,更为年轻动感。V-Motion 2.0设计语言让它有了“小天籁”的称号。不过讨喜的外观下,有一些只有使用过后才会发现的问题。
车漆薄/软
简单的试驾肯定很难发现,很多日系车通病的漆面问题轩逸也有,我看垂直媒体做过一个对比(下表),轩逸的车漆在同级里算是垫底了,虽然不车漆薄厚并不能绝对反应车辆的工艺水平,但像轩逸这样的车漆,很多用户反馈在经过不太好的路面,或者前车扬起来一些小灰尘石子,车漆就会有小坑或者划痕,这个还是很糟心的。在这里,建议买轩逸的朋友去做个隐形车衣。来保护漆面。
比如我们这位网友的车,才开了几个月,车头已经有很多不同深浅的小坑出现(下图)。
关门声音差
其实在这里要说一个误区,就是仅靠关门声音并不能评判一辆车的好坏或者安不安全,就像早年奥迪出过一个关门声音的广告后,又有了一系列站在车门上展示车辆车身刚性的滑稽营销。
所以一般的车评或测试,基本上不会去谈关门声音,但是关门声会在用户日常使用的时候真的会有影响。比如车主带朋友们出去,朋友坐别的车一关车门“砰”!那种很厚重的感觉,对吧,你不能说就一定是好车,但是朋友就会在心理上有这么一个印象“厚重”。然后坐车主的轩逸,一关车门~“啪” 就特别跌面子。
新轩逸车身结构
其他车型车门防撞加强梁示意
可这确实是日产几款车的通病,门上隔音材料用得相对少,材料相对薄,因为相关安全的实际上是跟门内的架构关系更大,实际门的薄厚就跟碰撞安全没关了,所以它尽可能做的薄来减重,就造成关门声单薄没质感。
人机工程出色
新轩逸的内饰设计车主还是很喜欢的,相比上代变化很大,在同级比较重也更年轻,样式我就不多介绍了,在使用中,它的人机工程真的很值得肯定,座椅柔软舒适,日产大沙发名不虚传。所有你能摸到碰到的东西基本都是圆角设计,包括屏幕边缘,包括门板的车窗开关,就是让你觉得很舒服,很有亲和力。但是在这种设计下,竟然设计了一个奇葩的脚刹。
脚刹位置不合理
脚刹不是不好,我之前做轩逸对比的时候就说过,而且我自己车也是脚刹,但是合理的脚刹设计位置应该尽可能的靠近左侧,而不是放在类似离合器的位置,很碍事。车主反映驾驶过程中会磕左腿。
英菲尼迪Q50L
英菲尼迪QX50
轩逸脚刹位置离刹车踏板很近
通过上面三张图可以明显看出,同为日产家族中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车型,脚刹设计则为传统的靠近左侧休息踏板位置,而最下方轩逸的脚刹位置则为类似手动挡车型的离合器位置。
中控屏反光严重
车主向我们反应,他发现轩逸中控屏幕反光严重,即使调到最亮也会比别的车型中控不容易看清,从主驾驶看过去反的基本都是副驾驶座椅的图案。
车窗升降导致车门变形
另外车主反馈的一个很影响他心情的情况:全车虽然只有主驾驶车窗有一键升降功能,但主驾驶车窗自动升起到顶时竟然会把车门最上方的边缘和车门的塑料覆盖件顶变形(详见视频),这让车主觉得车门更加单薄。不知道是升降机太强,还是车门太弱?但车主反应他对这个现象很担忧。
后排座椅不能放倒
对于轩逸这个级别的购车用户,很多是家里的唯一用车,而后排座椅不能放倒实际上影响了储物空间的使用。不过这个需要看个人的需求,对于我们的这位网友,不能放倒座椅面对一些需要装长行李的时候,也是个遗憾。
配置美中不足
除了设计上的优点和不足,新轩逸在车主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配置上的优缺点,比如原厂自带的行车记录仪避免了后装走线的不规整。这里给轩逸一个赞。但pm2.5空气净化、自适应巡航、电子手刹、后排充电口这些消费者比较需要的配置在同级的一些车上已经都是标配了,但轩逸上都没有。
动力弱
这台轩逸的动力系统比较成熟,用了好多年的HR16动力说是比较成熟,但是真的是有些过时了。说实话在现在这种小排量增压车满街跑的时代,这个1.6的动力实在没有任何优势,超车费劲,车上再带几个人话,就太肉了。
封闭路段拍摄
可靠性?
而且所谓这个成熟的动力总成其实也不省心。曹老师的同款变速箱,冬天有吹哨声,冬天冷启动,变速箱动力会前期接不上,温度低的时候感觉给油不走。这一问题如今在日产的一些CVT车型上也出现了,虽然这只是批次的问题,但如果你去查一下诸如之家论坛的质量反馈,就会像我们的车主一样开始担忧了。此外,轩逸的发动机还存在烧机油的质量反馈。
论坛质量反馈帖
写在最后
我承认老轩逸是一款卖的非常好的车,很简单的例子,你用手机软件叫车,经常会叫到老款轩逸。一是优惠幅度大,一是确实省油。
但14代轩逸在我开了一段时间后,我认为全新轩逸换代真的并不成功,日产很了解中国消费者爱看到什么,做了讨喜的外观,看着不错的内饰,包括更柔软的大沙发座椅。可是真的在看不见的地方,如隔音材料,如后悬架结构,如定速巡航电子手刹空气净化这些配置,它就全都缺失了,更别说一直沿用的老旧单一动力组合。如果你查询刚刚公布的11月国内轿车投诉榜单前十,轩逸、天籁双双上榜。
而再从品牌营销层面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最近铺天盖地的轩逸和美女的广告推广,多到让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当轩逸的产品力已经不能作为宣传时,就只能靠一些博眼球的外在的东西来作为宣传手段?与其说轩逸是一次换代,还真不如说是观感的升级。
比亚迪新车预售18.98万起,高阶智驾+云辇-C,入门即“高配”
尊界S800在多个方面都与来自斯图加特的那家“星徽”大厂(梅赛德斯-奔驰)形成了呼应。
4月27日,东风柳汽乘龙在山西长治市举行盛大交车仪式,向长期合作的山西客户批量交付乘龙H5V燃气牵引车。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该客户已批量采购过乘龙燃油车,此次再度批量购入乘龙燃气重卡,足见其对东风柳汽乘龙品牌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本土匠心+全球视野,上汽集团勇立潮头续新篇
5月1日,享这样去生活的享界S9增程版主题体验展在成都银石广场掀起现象级科技浪潮。作为华为智选与北汽蓝谷联合打造的旗舰车型,享界S9增程版以上市72小时大定破5200台的成绩,印证了市场对智能豪华新物种的渴求。此次快闪展不仅呈现了产品硬核实力,更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展现了高端新能......
2025年4月23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亮相上海车展,本次车展为钛3上市后,豹5、豹8、钛3首次同台亮相,并有3大潮改亮相、5大互动展示和1大无人机现场演绎,家族集结,豹力全开。
猛士 M817
打造超质感潮美纯电车 2025款钇为3上市6.99万起售
沃尔沃,汽车界安全的代名词,进入到新能源时代,这个老把安全挂在嘴边的北欧汽车品牌,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消费者呢?
根据媒体报道,近期丰田氢能源部门的总裁山形充正表示,中国在氢燃料卡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将燃料成本降至日本的三分之一,并在迅速建设加氢站。中国目前已经占据了全球大部分氢能源商用车的销售份额。
捷途纵横全系产品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开创豪华电混越野新时代
售价30.99万起,对标理想L9,全系四驱,领克900保姆级导购教程
东风奕派与国民电竞华丽共舞!
纳米06是基于东风汽车全新量子架构打造的一款小型纯电SUV,其最大卖点是搭载了天元智驾系统,同时还拥有更大的越级空间,那么这款车型的智驾系统到底有哪些亮点呢?不妨跟我一同去看看吧!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开幕。比亚迪海洋新车天团5车全球首发,引发关注热潮。其中,Ocean-S概念车向大众展示了海洋网未来车型设计趋势;海豹06EV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年轻用户带来高品质体验;海豹06DM-i旅行版以纯正基因为主流市场用户提供新选择。作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中型......
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 21.4 万辆出口量、117.27% 的同比增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英国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销冠,上演 “中国汽车旋风” , 比亚迪以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媒体日逛车展的时候,注意到林肯飞行家7座版,当时就觉得很不错,为什么说现在选美系豪华车特别值呢,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油耗3升级 银河星耀8 省油又豪华的B级车
2025年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力作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 、2.0T探索版四大配置,指导价区间为30.99-41.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