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一批埋头钻研、敢于担当的企业。比亚迪作为其中的领跑者,用技术突破打破外资垄断,用长期投入践行社会责任,却在近一个月内接连遭遇两起指向明确的舆论风波。从青训赞助被曲解为 "蹭国足热度",到司机操作失误被剪辑成 "刹车失灵",这家始终在做 "难而正确的事" 的企业,正被层层舆论迷雾包裹。这背后,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委屈,更关乎我们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坚守与不易。
一、两束被扭曲的光:善意与真相的错位
青训赞助:一份长期主义的善意,被简化成 "情绪靶子"
7 月 10 日,比亚迪宣布与 "中国足球小将" 青训组织合作,资金将全部用于青少年足球培养。这不是追求短期曝光的商业营销,而是对中国足球未来的长线投入 —— 就像它多年来深耕新能源技术一样,着眼的从来不是眼前的流量,而是行业的长远发展。
但这份善意,在 8 天后被生生改写。7 月 18 日起,社交平台突然涌现大量 "抵制国足赞助商" 的声音。48 小时内,"抵制比亚迪" 的话题冲上热搜,仿佛这家愿意为中国足球未来埋单的企业,反倒成了 "蹭热度" 的投机者。
没人在意,"中国足球小将" 是民间青训的标杆,曾培养出多位入选国少队的球员;没人提及,比亚迪的投入不与任何赛事成绩挂钩,纯粹是 "想为孩子做点事" 的朴素想法。当长期主义的善意被简化成情绪宣泄的靶子,受伤的何止是一家企业的初心?
天府机场事件:一段被剪辑的视频,遮住了操作失误的真相
7 月 24 日,一段 "比亚迪在成都天府机场失控转圈" 的短视频突然刷屏。视频里,司机蒋某因情绪激动的操作被刻意剪辑,配上 "刹车失灵" 的解说,瞬间点燃舆论。此时,警方尚未发布调查结果,比亚迪官方也未来得及回应,"技术缺陷"" 质量问题 "的评论已通过营销号批量扩散,甚至有账号提前备好" 故障分析 " 模板。
更令人唏嘘的是,当晚正是比亚迪海狮 06 的发布会 —— 无数不明真相的网友涌入直播间刷屏 "失控",让一场筹备已久的技术展示,变成了舆论围剿的现场。而前一天,"懂车帝" 刚发布比亚迪车型的测试数据,这场突如其来的舆情,恰似一场精准的 "注意力转移",让技术亮点被杂音淹没。
后来警方通报明确:事件系司机情绪失控所致。但此时,"刹车失灵" 的标签早已贴在比亚迪身上。就像有人故意关掉了灯,只让公众看见被剪辑的 "阴影",却不让他们看到完整的真相。
这两起事件的传播轨迹,藏着太多刻意的痕迹:区域性媒体集中发声,网络大 V 与营销号统一用 "抵制"" 失控 "等标签化词汇扩散,形成舆论共振。这种有节奏、有分工的传播,不是自发的民意表达,更像一场针对" 努力者 " 的围猎 —— 他们不想让公众看见比亚迪的投入,只愿放大被扭曲的碎片。
二、迷雾背后:中国创新者的负重前行
比亚迪的遭遇,从来不是一家企业的孤立困境。当一家中国企业从 "追随者" 成长为 "领跑者",当它用刀片电池、DM-i 超级混动技术打破外资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垄断,当它坚持垂直产业链自主研发、让 "中国制造" 在全球新能源赛道有了话语权,它必然会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也难免成为舆论攻击的靶子。
但更值得深思的是舆论场的现实:造谣的成本太低,一张模糊截图、一段剪辑视频就能掀起波澜;而辟谣的成本太高,企业需要走流程、摆证据、做科普,等真相传到公众耳中时,谣言早已生根。就像天府机场事件中,警方通报的传播量,远不及最初的 "失控" 视频;青训赞助的初衷,敌不过一句 "赞助国足" 的刻意曲解。
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媒体与账号早已背离 "客观" 原则。为了流量,它们放大负面情绪,忽略企业的长期贡献:没人提比亚迪赞助龙舟队、推广传统文化的坚持,没人说它在疫情期间援建方舱、捐赠车辆的担当,只盯着被扭曲的碎片大做文章。仿佛一家企业只要做得足够好、足够强,就活该被挑刺;仿佛 "中国制造" 的崛起,必须在舆论的泥沼里艰难爬行。
三、我们该如何守护 "埋头做事的人"?
比亚迪不是完美的企业,它或许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是没有问题,值得理性讨论。但理性的前提,是尊重事实 —— 不能把支持青训的善意,污蔑成 "蹭热度";不能把司机的操作失误,上纲成 "技术缺陷"。
这家企业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让全球看见 "中国制造" 的创新力;它愿意花时间做青训、做传统文化推广,这些 "难而正确的事",恰恰是中国企业该有的样子。就像网友说的:"它在前面扛着压力往前冲,我们怎能让它被暗箭射伤?"
从胖东来被网暴到比亚迪遭围剿,近年总有人试图给优秀的中国企业套上 "舆论绞索"。但我们该明白:今天可以随意抹黑一家埋头做事的企业,明天就可能轮到任何一个努力向上的行业;对谣言的纵容,就是对创新的扼杀;对恶意的沉默,就是对进步的背叛。
比亚迪的故事,是中国创新者在舆论场中前行的缩影。那些射向它的暗箭,伤的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是 "中国制造" 向上生长的信心。我们或许拦不住谣言的产生,但可以选择不做谣言的传声筒;我们或许改不了所有偏见,但可以选择看见真相、守住理性。
因为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敢啃硬骨头、敢做长期事的企业。越是破风而行越是直面压力,而这些 "孤勇者",不该在风雨中独自前行。
风云A9L深度试驾:13.99万‘芜湖迈巴赫’,4秒破百+260km纯电的降维打击!
“鼎” 级话语权?130万预售价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登场
标配华为智驾21.99万起!空悬上车!岚图FREE+掀桌啦
15W预算,增程SUV该怎么选?我们找来了零跑C11和深蓝S07,深度对比看看谁更值?
汽车HUD发展史:3D HUD落地马自达EZ-60,成就行业新标杆
作为向往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广汽传祺向往S9在智驾上引入了华为,并且还全系标配四驱和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诸多更高端的食材加入配合广汽自己的设计,这是要让食客排队的节奏了。
今天我们来试驾一位老朋友-吉利星瑞,预算十万出头,想买一款燃油的家用轿车,它是不是好选择呢,一起来看看
近期比亚迪宣布为搭载天神之眼C的车型,在泊车安全方面进行全面兜底负责,此次我们通过实地测试,看看元UP与元PLUS为何具有这样的底气,同时也来解读一下比亚迪近期在智能化方面的OTA升级。
奔驰“破釜沉舟”!买SUV免费送轿车,只怪国产新能源太强了?
央企重组孕育产业新动能 深蓝汽车全面发力描绘未来新篇
从2024年8月底上市到今天,北京现代旗下的第五代胜达车系也已经马上快走过一周年的时间。不过,让人所感到失望的是,在最近的三个月甚至是半年时间里,这款车单月的平均销量数据普遍都在两三百辆上下,堪称现实版的“叫好不叫座”车型。而至此也就不禁让我们想要问:现代胜达,都已经快上市一年时......
领克Z20以百米悬崖极限测试验证‘钢筋铁骨’之躯,全场景主动安全系统化身生命守护者,诠释‘家用车可以不豪华,但必须扛事儿’的硬核安全哲学。
福田风景T7公布了产品价格,单排平板与双排平板宁德41.86kWh版本分别以6.78万元、7.08万元起售.
第100家央企成立了,它就是升级为一级央企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这也标志着国家汽车产业战略重组迈出了关键一步。提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就不得不提深蓝汽车。#新央企新深蓝 #央企新能源战略先行者 #深蓝扛起央企新能源大旗
长安第四代逸动首车下线,它有啥亮点?
第四代逸动首车下线,开启新长安时代
“实惠大碗”!纯电C级车捉对厮杀,长安启源A07和日产N7买谁好?
懂车帝“智驾大考”,小米汽车秒变“学渣”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里程碑事件让长安汽车身份进阶,战略地位跃升。
战略赋能 破局前行 三大品牌齐发力 新央企长安揭秘2030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