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百姓评车 2153浏览 2025-08-27 IP属地: 未知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领先、影响力深远的国际汽车展会标杆之一,2025成都国际车展凭借强大的行业号召力,成功吸引近120个海内外汽车品牌集中参展。展会展品矩阵全面覆盖产业核心领域,不仅包含整车、改装车等传统优势品类,更聚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前沿技术热点,以22万平方米的超大展陈空间,贯通12大室内展馆与室外展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这次众多主流合资品牌均以“新品首发+战略发布”双重姿态亮相,一方面携年度重磅新车首发登场,展现产品迭代实力,另一方面同步披露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规划,传递出对区域市场的坚定信心。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展会的行业风向标地位,更引发汽车产业上下游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合资品牌齐聚蓉城,展示多元产品矩阵

在本次车展上,众多合资品牌纷纷带来旗下主力车型与全新产品,覆盖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等多个领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一汽 - 大众在车展上展示了其强大的产品阵容,不仅有经典的燃油车型,还带来了新能源车型。捷达品牌的重磅车型捷达VS8也亮相车展,以其时尚的外观、丰富的配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据了解,捷达品牌后续还将推出更多新车型,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同时,一汽 - 大众未来的产品规划也备受关注,新协议不仅规划了一汽 - 大众11款全新车型的强大新品攻势,还明确了插混车型由一汽 - 大众主导开发。这意味着,一汽 - 大众告别“技术输入”的合资模式,引领“自主开发 + 反哺全球”的合资新范式。根据规划,自2026年起,11款全新车型将进一步丰富合资企业的产品阵容,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将推出10款车型,捷达品牌1款。至2030年,一汽 - 大众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面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同样不甘示弱。广汽本田带来了旗下多款畅销车型,展示了其在燃油车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东风本田则在混动与纯电领域发力,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时尚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在未来发展上,本田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计划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同时提升智能化配置,增强产品竞争力。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丰田品牌在车展上也备受瞩目。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明星车型,包括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其中,广汽丰田推出的首款智能纯电车铂智3X,以全网最低价格和同级别最高的智驾芯片算力来彰显诚意,将激光雷达和端到端智驾高阶智驾下探至15万元以内,引发市场热议。未来,丰田将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在混动、纯电以及氢能源领域全面布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出行选择。

豪华合资品牌方面,一汽奥迪、上汽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纷纷带来旗下最新款豪华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内饰豪华,更在智能驾驶、安全配置等方面展现出领先技术。以沃尔沃为例,其在车展上首发的XC70,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理念,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关注。未来,豪华合资品牌将继续在智能化、电动化方向深入发展,提升品牌附加值,巩固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

应对市场变革,合资品牌加速转型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消费者对于智能化、网联化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些变化,合资品牌积极调整战略,加速转型。

在电动化方面,众多合资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除了上述提到的广汽丰田铂智3X、东风日产N7等车型外,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将新能源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例如,北京现代获得了来自北汽投与现代汽车的80亿元联合增资,按照规划,明年北京现代将推出基于与北汽合作的首款纯电车型,2026年开始还将导入更多纯电和增程车型。通过不断丰富新能源产品线,合资品牌试图在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在智能化领域,合资品牌也在努力追赶。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的CEA架构,采用“准中央计算 + 区域控制”设计,深度融入中国数字生态,支持OTA升级,可大幅提升整车的智能化表现。此外,不少合资品牌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方面不断升级,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如通用汽车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了Super Cruise超级巡航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合资品牌还加强了本土化研发。CMP平台是大众专门为A级车打造的平台,由大众集团中国本土化团队开发,通过采用中国供应链产品(如电池、电驱系统),针对中国用户需求调整设计,能将开发周期流程缩短30%,并实现40%的成本优化。这种本土化研发策略,使合资品牌能够更快地响应中国市场的变化,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合资车困局,腹背受敌下的破局之路

中国车市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合资品牌正被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夹在中间,腹背受敌。一边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一路狂奔,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快速迭代的技术,硬生生从市场中撕开缺口,抢占了不小的份额;另一边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靠着先发的技术壁垒和深入人心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市场稳稳攥住了一批核心用户,成绩半点不含糊。

但合资品牌也绝非待宰羔羊,多年深耕积攒下的品牌口碑、打磨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藏在背后的技术研发家底,仍是其对抗冲击的“压舱石”。更关键的是,依托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根基,它们能更顺畅地嫁接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吃透本土市场规则,这层“本土化红利”是纯外资品牌难复制的。

合资品牌“反攻”序幕?2025成都车展成转型集中秀场!

只是,眼下的优势撑不起未来的生存。合资品牌若想不被市场淘汰,必须丢掉“吃老本”的心态:技术创新不能再慢吞吞跟跑,得主动下场攻坚,用真刀真枪的技术升级拉齐产品竞争力;消费者需求早从“买合资就是买可靠”转向“要智能、要个性”,抓不住这点,再老的招牌也会褪色,品牌建设和营销必须精准踩中用户痛点。唯有真正放下姿态,与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运营上深度绑定,而非停留在表面合作,合资品牌才能在混战中找到破局的出路,既保住自己的市场席位,也能给消费者交出像样的答卷。

百姓评车

2025成都车展上合资品牌的亮眼表现,表面是产品实力的集中展示,实则是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求生突围”。对于合资品牌而言,当前的转型并非“主动升级”,而是“不转则出局”的必然选择。

市场固然需要多元竞争,但“共促产业发展”绝非空洞口号。若合资品牌仅依赖车展实现短期引流,缺乏硬核技术支撑与扎实产品力,终将被消费者摒弃。唯有放下姿态深耕核心实力,方能与自主品牌、外资品牌构建良性竞争格局,真正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出行选择;反之,再盛大的车展表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呈现。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5060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