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领先、影响力深远的国际汽车展会标杆之一,2025成都国际车展凭借强大的行业号召力,成功吸引近120个海内外汽车品牌集中参展。展会展品矩阵全面覆盖产业核心领域,不仅包含整车、改装车等传统优势品类,更聚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前沿技术热点,以22万平方米的超大展陈空间,贯通12大室内展馆与室外展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这次众多主流合资品牌均以“新品首发+战略发布”双重姿态亮相,一方面携年度重磅新车首发登场,展现产品迭代实力,另一方面同步披露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规划,传递出对区域市场的坚定信心。系列动作不仅彰显了展会的行业风向标地位,更引发汽车产业上下游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合资品牌齐聚蓉城,展示多元产品矩阵
在本次车展上,众多合资品牌纷纷带来旗下主力车型与全新产品,覆盖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等多个领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一汽 - 大众在车展上展示了其强大的产品阵容,不仅有经典的燃油车型,还带来了新能源车型。捷达品牌的重磅车型捷达VS8也亮相车展,以其时尚的外观、丰富的配置,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据了解,捷达品牌后续还将推出更多新车型,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同时,一汽 - 大众未来的产品规划也备受关注,新协议不仅规划了一汽 - 大众11款全新车型的强大新品攻势,还明确了插混车型由一汽 - 大众主导开发。这意味着,一汽 - 大众告别“技术输入”的合资模式,引领“自主开发 + 反哺全球”的合资新范式。根据规划,自2026年起,11款全新车型将进一步丰富合资企业的产品阵容,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将推出10款车型,捷达品牌1款。至2030年,一汽 - 大众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面满足中国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同样不甘示弱。广汽本田带来了旗下多款畅销车型,展示了其在燃油车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东风本田则在混动与纯电领域发力,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时尚的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在未来发展上,本田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计划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同时提升智能化配置,增强产品竞争力。
丰田品牌在车展上也备受瞩目。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别展示了各自的明星车型,包括燃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纯电动车。其中,广汽丰田推出的首款智能纯电车铂智3X,以全网最低价格和同级别最高的智驾芯片算力来彰显诚意,将激光雷达和端到端智驾高阶智驾下探至15万元以内,引发市场热议。未来,丰田将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在混动、纯电以及氢能源领域全面布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出行选择。
豪华合资品牌方面,一汽奥迪、上汽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纷纷带来旗下最新款豪华车型。这些车型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独具匠心,内饰豪华,更在智能驾驶、安全配置等方面展现出领先技术。以沃尔沃为例,其在车展上首发的XC70,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理念,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关注。未来,豪华合资品牌将继续在智能化、电动化方向深入发展,提升品牌附加值,巩固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地位。
应对市场变革,合资品牌加速转型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消费者对于智能化、网联化的需求不断增加。面对这些变化,合资品牌积极调整战略,加速转型。
在电动化方面,众多合资品牌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除了上述提到的广汽丰田铂智3X、东风日产N7等车型外,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将新能源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例如,北京现代获得了来自北汽投与现代汽车的80亿元联合增资,按照规划,明年北京现代将推出基于与北汽合作的首款纯电车型,2026年开始还将导入更多纯电和增程车型。通过不断丰富新能源产品线,合资品牌试图在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智能化领域,合资品牌也在努力追赶。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的CEA架构,采用“准中央计算 + 区域控制”设计,深度融入中国数字生态,支持OTA升级,可大幅提升整车的智能化表现。此外,不少合资品牌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方面不断升级,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如通用汽车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了Super Cruise超级巡航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合资品牌还加强了本土化研发。CMP平台是大众专门为A级车打造的平台,由大众集团中国本土化团队开发,通过采用中国供应链产品(如电池、电驱系统),针对中国用户需求调整设计,能将开发周期流程缩短30%,并实现40%的成本优化。这种本土化研发策略,使合资品牌能够更快地响应中国市场的变化,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合资车困局,腹背受敌下的破局之路
中国车市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合资品牌正被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夹在中间,腹背受敌。一边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上一路狂奔,凭借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快速迭代的技术,硬生生从市场中撕开缺口,抢占了不小的份额;另一边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靠着先发的技术壁垒和深入人心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市场稳稳攥住了一批核心用户,成绩半点不含糊。
但合资品牌也绝非待宰羔羊,多年深耕积攒下的品牌口碑、打磨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以及藏在背后的技术研发家底,仍是其对抗冲击的“压舱石”。更关键的是,依托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根基,它们能更顺畅地嫁接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吃透本土市场规则,这层“本土化红利”是纯外资品牌难复制的。
只是,眼下的优势撑不起未来的生存。合资品牌若想不被市场淘汰,必须丢掉“吃老本”的心态:技术创新不能再慢吞吞跟跑,得主动下场攻坚,用真刀真枪的技术升级拉齐产品竞争力;消费者需求早从“买合资就是买可靠”转向“要智能、要个性”,抓不住这点,再老的招牌也会褪色,品牌建设和营销必须精准踩中用户痛点。唯有真正放下姿态,与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运营上深度绑定,而非停留在表面合作,合资品牌才能在混战中找到破局的出路,既保住自己的市场席位,也能给消费者交出像样的答卷。
百姓评车
2025成都车展上合资品牌的亮眼表现,表面是产品实力的集中展示,实则是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求生突围”。对于合资品牌而言,当前的转型并非“主动升级”,而是“不转则出局”的必然选择。
市场固然需要多元竞争,但“共促产业发展”绝非空洞口号。若合资品牌仅依赖车展实现短期引流,缺乏硬核技术支撑与扎实产品力,终将被消费者摒弃。唯有放下姿态深耕核心实力,方能与自主品牌、外资品牌构建良性竞争格局,真正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出行选择;反之,再盛大的车展表现,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呈现。
从四环到字母标,上汽奥迪双品牌战略隐藏着豪华电动化的破局关键
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在加速显现
从责任转嫁到全面兜底,比亚迪用一场技术革命证明:真正的智能驾驶,是不应该让用户成为小白鼠的。当11万工程师的智慧、500万种场景的验证、全球最大用户群体的数据反哺汇聚时,中国品牌正在改写智能驾驶的游戏规则。
8月27日,比亚迪旗下五网四品牌多款车型正式开启新一轮OTA推送,DiLink智能座舱迎来全面进化。此次升级不仅延续了比亚迪“每月一次 OTA”的高频迭代节奏,更围绕用户行车安全、出行效率与车内娱乐三大核心需求,推出车道级导航、全向行车记录仪、无麦K歌、“灵鸢”无人机动态起降、游......
售价26.98万起,广汽昊铂HL增程版长沙正式上市
不止于国内,比亚迪海外多国稳夺新能源销冠!
472.41 km/h,仰望 U9 赛道版问鼎全球电车极速纪录
从“人找功能”到“服务找人”,吉利AI座舱引领智能汽车交互
全新别克GL8陆尊焕新上市 售价33.99万起
无麦K歌+动态无人机:比亚迪让“移动空间”情绪价值拉满
家人们,今天说一件值得咱国人自豪的事。你们能想象在冰雪雪地的南极大陆上也将出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了吗? 没错,阿维塔就准备这么干了!
仰望U9赛道版狂飙472.41km/h,再度刷新极速纪录! 昨天海报一出,我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这速度,真实存在?! 仔细看完整个视频,更觉得可怕的是:我觉得这恐怕还不是它的极限!但这就已经稳稳拿下全球最快电动车的称号,一举杀进世界极速榜第三名! 这个成绩的含金量,谁懂啊?!
一大波好玩实用的功能来袭 比亚迪DiLink智能座舱开始推送OTA升级
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在加速显现:7月,比亚迪销量344296辆,其中海外销售80178辆,同比增长159.5%。在巴西、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比亚迪销量多处开花,稳坐新能源销冠。
中国超跑真的站上世界之巅了!
8月27日,央视新闻《首屈一指》栏目走进都江堰。巴蜀文化专家赵文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作为嘉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展开对话,传递长城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与都江堰治水哲学同源的中国智慧。
22万买“大三居”纯电SUV,探店实拍全新岚图知音
比亚迪8月又双叒叕OTA了,这次是智能座舱再进化
比亚迪7月海外劲销8万,同比增159.5%,多国稳夺新能源销冠
王传福变身“墨镜老王”,为方程豹车主交车,满满的都是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