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搞“催收”,米粉又被“坑”?
车还没造就催尾款,小米汽车再现舆论风波!
车未下线便被催交尾款,小米汽车的“体面”呢?
一向“体面”的小米汽车,如今也变得不“体面”了起来。就在最近,小米汽车催缴尾款的事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别人都是“验车再付款”,甚至有的车企是“先试驾后结账”,而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车还没生产,就让用户付尾款,引发众多用户不满。
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人猜测,小米汽车破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老规矩,到底是因为有“好车不愁卖”的底气,还是资金链出了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看。
化身“催收”,引发用户不满
“收到通知7日内付全款,拒绝支付视为违约”。
“车还在生产线,小米就要求提前支付24万元尾款,否则没收5000元定金。”
小米汽车一言激起千层浪,用户的视频爆料与黑猫投诉平台200+起类似案例更是瞬间掀起舆论风波。
普通用户愤怒的或许是小米汽车未交车就催款,诚意欠佳。毕竟,当初订车的时候雷总给大家的感觉可是“体验至上”,如今这么干,反而有种看不起人的感觉,用户愤怒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这就是小米此次提前催款嘴大的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多想一层就会发现,其行为背后暗藏的隐患,才是给“米粉”挖的大坑。
提前催用户付款,意味着,在车辆还没验收、瑕疵未知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先掏钱买单。这等于是把不确定的风险,直接转嫁给买车的人,这不是把消费者当大冤种吗?该说不说,此刻,小米官方公众号上写着的“支持验车后付款”这几个字看上去真是无比刺眼。
而如果再去看看特斯拉《订购协议》里的那句“车辆到店验收后支付尾款”的规定。或者看看蔚来试驾三天内可无理由退定的人性化操作。雷军之前立下的“老实”“诚意”人设,好感度直接就没了。
给用户挖坑,消耗的是谁?
给用户“挖坑”的确不够体面,但如果大家被小米牵着鼻子走,小米汽车在其中获得的好处也会非常可观。网络上有人算过一笔账:假设有10万份订单提前收款,每辆车沉淀约24万元,就能瞬间形成240亿元无息现金流。
换句话来说,这是一大笔无息资金,用户是输血口,企业可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拿这笔钱进行产能扩张,供应链结算,甚至还能搞点别的投资。不得不说,小米汽车确实够“聪明”。
当然,有时候聪明也会被聪明误。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这其中的代价真的值得吗?小米汽车去年入局到现在,一路畅通的原因一是靠雷军的“亲民”人设,二是靠“米粉”的大力支持。
有媒体统计,雷军2024年个人微博更新达367条,其中89条围绕“用户至上”展开,这足以说明其对这一人设的重视程度。而事实上,用户购车以后,感受到的却是“请按协议7日内付款”带来的冰冷体验。
社交平台话题#小米汽车霸王条款#阅读量突破1亿,投诉中有72%指向“销售承诺未兑现”。言行不一带来的结果也很直接,用户如今对小米的信任度显然大不如以前。
当SU7发布会上,雷军亲自为车主开车门的“宠粉“举动,与“P2P式催收”形成强烈反差,米粉与小米汽车之间的裂痕就已经产生了。
即便小米解释此举并非是针对所有用户,但依旧难以掩盖其将用户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的事实。
流量来的太容易反而不知道如何珍惜,只想说,消耗用户信任换来的资金流通,真的能长久吗?而一旦信任消耗殆尽,小米汽车还有什么可以消耗的?
交付矛盾背后,是资金隐忧
如果车企宁愿背负舆论骂名,也要进行“催收”,说明其背后可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资金压力。中金研报显示,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产能利用率仅68%,但应付账款周期却被压缩到45天,远低于行业平均。
这说明了什么?供应链需要更多的现金流,但小米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不想在资金上“爆雷”,就必须想办法弄到足够的现金流。如果从银行拿钱,光是利息就是一大笔数字,而如果能在订车用户这儿拿到钱,就等于拿到了无息贷款,这是风险最低的做法。
另一方面,车圈的资本也很现实,有足够漂亮的数据,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信心。中金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有望逼近25%,单车利润超过5万元。
虽然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提前锁定的用户资金在贡献,但这的确可以让小米汽车暂时掩盖资金上的压力。而这只是暂时的,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平均退单率为12%,小米退单率因尾款纠纷攀升至21%,远超行业平均。
换句话来说,小米汽车给用户“挖坑”背后,也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至于这个坑什么时候爆,用户和小米都得看运气。
结语
信任的建立很难,崩塌却很简单。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造车实力与口碑同等重要,从小米目前的表现上看,其显然未能理解这一底层逻辑。当信任赤字日益扩大,又没有改写游戏规则的实力,小米汽车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吉利银河星耀6全球首秀,“划时代电混家轿引领者”来了
新车|捷达VS8成都上市德系品质重塑十万级SUV价值
新款车型将要登场,老款车型优惠不断
方程豹钛7将硬派设计、宽敞空间、科技智能、混动效能融于一身,可以说具备了路虎的霸气,理想的舒适,还有方程豹独有的乐趣。汽车疗愈了解到,新车将于9月9日全球上市,可能价格会给到我们巨大的惊喜,大家先猜猜看它的售价区间吧。
捷达VS8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上市诚意价9.59-10.99万元,并推出多重购车权益。捷达VS8定位中型SUV,基于大众MQB EVO平台打造,并采用全新的外观与内饰设计,搭载1.4T涡轮增压发动机。
全新问界M7已经开启预售,新车备受瞩目,热度很高,本文来给大家说说关于这款车的亮点和分析。
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6C闪充 长安启源A06提供“最快1秒1公里”的充电体验。
1小时小订破10万台!全新问界M7以“全维进化”引爆预定热潮
问界M9惊艳亮相2025智博会,科技赋能铸就中国豪华车新标杆
全能“狮”力再进化 比亚迪海狮06双车天津媒体试驾会实测
吉利继银河A7之后,旗下最新的插电混动轿车——吉利银河星耀6也来了,看来吉利这次是要着重发力10万级插电混动轿车市场了。
长城发力MPV领域!配置拉满搭Hi4四驱电混,魏牌高山7硬怼腾势D9
近日,我们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有机会到店端对小鹏P7静态品鉴了一番,毕竟这款新车一经亮相就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看过那么多对这款车的预热,我始终想看看实车究竟长什么样子。那咱们就以眼为镜,手为笔,为大家好好解读一遍这款散发着科技与运动交融的气息的新车!
干崩服务器,1小时小订破10万,全新问界M7"血洗"家用SUV市场!
德系品质再进阶!捷达VS8首耀登场,实力演绎用户价值
方程豹钛7还是太全面了。
智慧重塑豪华,问界携全家族车型惊艳亮相2025重庆智博会
BMW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所谓“新世代”车型的代表BMW iX3终于迎来了首秀。先不要为他的外表轻易做出结论,这款一定程度承载着品牌命运的转型之作,需要用有说服力的内容证明“新世代”的存在感。
阿维塔07 2026款开启预售,智能与驾控全面升级
(慕尼黑/沈阳)“TA几乎在各个方面都焕然一新,却又比以往更宝马。” 在宝马正式迈入新世代的重要时刻,作为承载这一宏伟篇章的首款力作——新世代BMW iX3,于9月5日在慕尼黑迎来全球首发。与此同时,其中国专属版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探秘直播,也同步在沈阳开展。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