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宁德时代,让欧洲更“来电”

宁德时代,让欧洲更“来电”

汽车公社 2311浏览 2025-09-11 IP属地: 未知

作为“含华量”最高的一届车展,IAA 2025慕尼黑车展(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无疑将再次成为欧洲的行业风向标。



此次欧洲主流车企将推出全新电动车型,吵吵闹闹中,意外的是欧洲在电动化进程上,手底下并不慢。特别是这次车展,在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参展的情况下,会有大规模的电动车型亮相,也将欧洲电动化从政策驱动变为市场驱动的竞争氛围推向高潮。


而且,根据SNE和MarkLines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的电动化率已从23%攀升至26%,而且预计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29%。6%的增速,电动化的拐点已然出现,IAA 2025就是一次验证。


而作为核心零部件参展商,展会前7日当地下午,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以“Tomorrow Empowered”为主题做了全面展示,分享了最新的动力电池安全技术NP3.0(No Propagation 3.0),以及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神行Pro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其技术+产品”模式,不仅表明宁德时代正努力在欧洲正开创一个新的“您的时代”,也是欧洲汽车产业格局的一次重塑。


从产品来说,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Pro电池,是继2023年慕尼黑车展发布神行超充(4C)电池后,以全新的第二代升级产品亮相。而NP3.0安全技术是全新的,宁德时代在国内都没有正式发布过,所以,借欧洲IAA 2025这个场合首发,把电池安全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的意义非常明确。


而且,这次的NP3.0技术和神行Pro电池产品发布,还涉及到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也是一种全球共识,那就是“安全”。这也是欧洲电动化加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毕竟,欧洲的基础设施、充电设施都不怎么完善,三元锂电池又很贵,特别缺乏与时俱进的产品。所以,宁德时代认为,将NP3.0技术和神行Pro电池带到欧洲,是已经到了要用这种高质量的磷酸铁锂产品去推动欧洲电动化加速的时刻。


而且,跟普通人对欧洲的认知不同的是,“安全是有门槛的”。事实上,国内的电池安全标准是比欧洲标准高很多的。国内整个标准、门槛都比欧洲高。所以,“高压不断电、动力保持、无明火无烟”的NP3.0技术,可谓用最好的技术和标准反哺欧洲,用最好的技术来推进欧洲的电动化。


而用最优质和最具性价比的磷酸铁锂材料,实现能量和效率相当高的性能,助力欧洲电动车的普及,宁德时代的思路和理念,在汽车公社看来,格局和境界都有了。


01反向“技术换市场”

一个问题是,这次宁德时代为什么在欧洲要发这样一个技术+新品?


答案很简单,一是欧洲的电动化到了急需中国的时刻。不管是中国的产品,还是中国的电动化经验,以及像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州电池工厂、匈牙利电池工厂等企业落地,都需要中国的参与。



有人说,这次宁德时代是“重返欧洲”,这话不是太准确。宝马确实是宁德时代第一个乘用车合作客户,是有欧洲基因的。宁德时代从诞生开始就和欧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它一直就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


而这些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化推进得非常好,而且,中国国内的整车企业出海,也会优先考虑选择宁德时代作为合作伙伴。因为,宁德时代除了有可靠的产品之外,在欧洲也有研发中心和产能布局,包括本地化的运营等等,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去拥抱欧洲市场。


当然,整个欧洲市场对于电动化的态度,确实一直是反反复复,时不时地就冒出来“暂时不搞电动化了”的态度。不过,尽管如此,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回暖和《欧盟汽车战略行动计划》的发布,加上欧盟2030/2035年排放法规目标压力的驱动,欧洲社会显示出对电动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态度。


那么,欧洲会不会开倒车?从“碳中和”的大趋势来看,不会。


说到“碳中和”,其实这件事情最早也是欧洲提出来,也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在这个大前提下,宁德时代和欧洲车企其实是“双向奔赴”的,在共同推进“碳中和”这个目标。不管欧洲各国的政府、各国车企,想不想电动化,但“碳中和”这个压力是在的。大趋势不会变。



而且,作为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全球始终保持持续、稳健的发展节奏,以及行业龙头的竞争力,可谓一家非常有担当的企业。宁德时代多年积累的“技术+产能+人才”的出海模式,有适合欧洲的、对应的解法,这也给予了欧洲车企相当大的信心。


所以,不难看出,这次慕尼黑IAA 2025,宁德时代这张“技术牌”打得还是很及时。这也是宁德时代突破层层障碍,把电动化往前加速推进的落地表现。


欧洲有对2035年禁售燃油的反对浪潮,当然也有地缘政治,但是,欧洲车企比如奔驰,无疑已经对电动化转型有一些更大的意愿,加上宁德时代也有好产品,能够帮助欧洲企业去降低电动化的阻力。如此看来,未来一旦电动车全面铺开,可能完全可以形成“欧洲电车,中国心脏”的局面。


而且,宁德时代在符合欧洲法规这部分,不管是欧洲的《电池法》,还是当地的一些法规,包括建厂和设立研发中心,很早就开始着手,包括推出业内首套针对锂电池供应链的审核工具——“CREDIT”价值链可持续透明度审核计划,引领整个新能源行业向零碳目标迈进。


所以,宁德时代进入欧洲市场也不是一天两天,而且,其本地化生产也已成为破局关键。虽然欧盟《新电池法》要求2027年起动力电池碳足迹追溯,但是,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通过碳足迹管理系统已经提前3年完成合规准备,欧洲客户绑定率从2023年的51%飙升至2025年的79%。



通过“技术换市场”的策略,宁德时代既规避了关税壁垒,也在向绿色低碳转型、产业链重构的道路上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将为其他中国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提供经典案例。


02从遵守规则到参与制定规则

对于欧洲市场的局面,我们也不禁要问,真正推进电动化,核心的规则该由谁来制定?


汽车公社包括笔者认为,以前,包括现在,主要是中国的企业去适应欧洲规则,但适应只是一方面,怎么来超越欧洲的规则,让欧洲来适应全新的中国技术的规则?换句话说,要从欧洲主导慢慢能够转变为中国主导。这是整个中国电池行业抓住历史性机遇,需要努力去做的事。


宁德时代这次的“技术+产品”发布,无疑将改变欧洲市场新能源的状态,开启了由中国企业来成为欧洲电车“心脏”的进程,实际上这也类似于博世、大陆等企业当初助力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反向案例。


那么,这样做行不行呢?当然没问题。因为,宁德时代也绝不能仅仅简简单单作为一位海外市场的参与者,完全可以用技术和成功经验去影响欧洲市场,改变整个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状态,来做到共赢。



神行Pro电池这款优秀的产品,如果有更多的欧洲车企使用(德国车企有90%动力电池来自中国),那么更多欧洲用户就可以买到性价比更高的电动车,同时也会把整体新能源市场的规模扩大,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从过去的情况来看,宁德时代之前和欧洲客户合作,大多数是提供电芯和模组,欧洲车企喜欢自己做PACK,不太愿意把电池包开放给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供应商。


而这次宁德时代发布的神行Pro电池,是一款PACK电池包。从电动化的进程、共赢的层面来说,这也将改变一家电池厂和主机厂合作的模式,变化是实质性的。


原因也很简单,宁德时代提供了一款真正帮助其开拓电动车市场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欧洲车企坚持自研的成本将远高于开放给宁德时代的成本。算过账自然明白,比如,保时捷就不再坚持自研电池,而是交给宁德时代来做,来保证其竞争力。


另外,通过神行Pro电池,宁德时代也更深入地参与到了电动车动力方面的产品定义。




怎么理解这件事呢?就是说,欧洲车企如果能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包PACK,其实是可以把动力这方面的性能发挥到一个最好状态。这也很简单,宁德时代当然了解如何把所有的能力在自己的PACK上完全发挥出来。而这,不就是技术的力量?


而“以技术来主导”,品牌和技术的溢价才会提高。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想做的并不只是追求欧洲的市场份额,还在于,要实现全面电动化,电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零部件,这就涉及到一个电车的普及率问题,而不只是跟谁PK的问题。


而电动化对于欧洲来说,确实是因为三电技术不在手,害怕失控,这是欧洲需要克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就是新旧时代交替的时候,转换赛道的成本相当高,欧洲目前很不适应。当然,包括奔驰的康林松,虽然他提到“达尔文式的竞争”,但是,他也明白“拥抱电动化”成为必然。


欧洲正在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要给市场一个什么样的反馈,到底还要不要消费者?


所以,宁德时代在这个时间点去欧洲发技术和产品,这件事最大的意义,本质上是技术和标准出海。



对于中国车企和电池企业出海,宁德时代给出了答案,“我们其实不是适应规则,我们是在参与制定规则。”电池技术发展到今天,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时代的认知了,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内容。


实际上,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环保碳足迹角度,宁德时代都将改变和正在改变欧洲对电动车的认知。当然,改变其认知仍然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但宁德时代一直在努力。当然,欧洲也不能抱残守缺。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上一次IAA MOBILITY专场上所讲,闯过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科技普惠的三道大关,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必将迎来真正的坦途。而这次的发布,宁德时代一如既往地以非常开放的心态,不为博弈而为共赢,来推进电动化。


用一句话来说,宁德时代最新的磷酸铁锂技术,将加速欧洲电动车普及。虽然欧洲的电动化转型总是有一个阵痛期,中国之前也是如此,但如今,宁德时代以“In Europe,For Europe”的理念助力欧洲电动化加速,我们也相信,开放心态选择电动化,欧洲未来才会更加有利。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1047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