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29日,比亚迪王朝网这场纵贯黔中腹地的试驾会,以贵阳为起点,经黄果树瀑布畔的颠簸山路,终抵晴隆24道拐的险途,让云辇- C 底盘与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接受了山地路况的终极考验。
从贵阳往黄果树的省道上,连续的碎石路与坑洼路段是家常便饭。此时秦L EV 搭载的云辇 - 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尽显神通 —— 通过全车传感器毫秒级监测路况,系统自动切换至高频小阻尼模式,将路面细碎震动尽数过滤。即便碾过被雨水冲刷出的沟槽,车身也未出现多余晃动,后排乘客手中的茶杯几乎不见涟漪。这种“过坎如履平地”的质感,源于其对奔驰 “魔毯” 技术的平民化演绎,让 12 万级车型拥有了百万级的滤震表现。
行至晴隆 24 道拐,这条长 4公里、路面未做硬化的 “史迪威公路”,以连续急弯与陡坡构成天然试车场。切入运动模式后,云辇 - C 迅速切换至低频大阻尼状态,配合后置后驱布局与 50:50 黄金配重比,车辆过弯侧倾被大幅抑制。在第 17 道拐的回头弯中,深踩电门加速出弯时,车身姿态始终稳健,这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带来的40500N・m/° 扭转刚度,比传统轿车刚性提升近50%。
全程护航的 “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 同样惊艳。这套配备 29 个感知硬件的系统,针对贵州多弯路况做了数月本地化调校。在沪昆高速段开启领航模式后,三目前视摄像头精准识别弯道曲率,提前150米减速入弯,过弯路线堪比老司机。进入 24 道拐景区道路,面对仅容单车通行的窄路,系统通过侧后视摄像头实时监测来车,避免了危险会车。
值得一提的是智驾系统的泊车能力。在黄果树景区停车场,面对被灌木挤占的斜列车位,“天神之眼” 10秒内完成识别,方向盘自动打轮、油门刹车全托管,一次精准入位。同行媒体打趣:“这功能能治贵州景区的停车焦虑。”
两天试驾全程260公里,秦L EV 545km 续航版本剩余电量仍有42%,百公里电耗仅11.2kWh,印证了电池双环流直冷直热技术的高效。当车辆最终停在晴隆山顶观景台,回望山下如银链般的24道拐,这场试驾已然证明:云辇的稳健与天眼的智慧,正让纯电车型在山地出行中实现 “操控与安全” 的双向突破。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