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快上车Go 2077浏览 2020-01-29 IP属地: 未知

今年春节疫情肆虐,现在不止武汉,全国各地的县市都采取了防控措施,为了避免疫情蔓延,大家都自觉取消了年会聚餐,还有各种喜宴拜年等习俗。大年初一、初二,大家都在微信电话里拜年,在病毒面前,所有的人情孝道其实都不足为提,生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在举国抗击新型肺炎的非常时期,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通知,最重要的是减少人员的流动,如果万不得已,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最好自己开车。但开车时也必须注意防范病毒,而且新型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车主应该对汽车的空调系统和内饰进行消毒。

汽车空调系统如何消毒?

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空气滤芯、空调风道和空调出风口等,对空调系统进行消毒,那必须更换空气滤芯和用专用的清洗剂对空调风道进行杀菌消毒。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更换空气滤芯

这个就是普通更换空气滤芯而已,如果车辆有一年多或者长里程没有更换空气滤芯,那建议进行更换,更换空气滤芯都比较简单,只需要打开引擎盖就能找到空气滤芯的位置,当然如果不太懂的还是建议到汽车维修店进行更换。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空调外循环系统消毒

在消毒前必须将车内的食物和纸巾取出,避免吸附了车内的异味。然后启动车辆打开所有车窗,将空调的AC挡置于OFF,将循环挡调至外循环,出风量调至最大。接着就向汽车外导气口吸力最强的位置喷入空调清洗剂,清洗剂全部注入后,让空调送风继续转动10-15分钟。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空调内循环系统消毒

同样在消毒前必须将车内的食物和纸巾取出,避免吸附了车内的异味。选择汽车专用消毒熏罐进行消毒,启动车辆将空调内循环开至最大风量,打开熏罐置于副驾驶座位脚下处,关闭门窗。待10-15分钟后,抛弃熏罐并打开门窗通风。

汽车内饰应该如何消毒?

由于汽车内饰的座椅、顶棚、仪表板、地毯、脚垫、门板等多为皮料、塑料、橡胶、纤维物,长期使用后极易藏污纳垢。所以可以用消毒剂对汽车进行喷洒和擦拭,当然要选择适合的消毒液对内饰进行消毒。

注意: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过氧乙酸

将过氧乙酸原液加入水中稀释到0.2%~0.5%,由于过氧乙酸易挥发,所以要保证使用时的浓度,最好随用随配。将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车内进行喷洒后,要通风半小时以上,才能进入车内。不过,由于过氧乙酸原液具有腐蚀性,千万不可直接用手接触,应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所以配制溶液时最好佩戴橡胶手套。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车内金属表面消毒。喷洒时,操作者应佩戴口罩。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来苏水

来苏水是一种甲酚和钾肥皂的复方制剂,溶于水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某些亲脂病毒。将来苏水与水配制成1%~3%的溶液,可采用喷洒、擦拭的方法保持30~40min,用于车内物体表面消毒。

私家车内也要防控 教你如何做好车内消毒


84消毒液

84消毒液含氯量5%,使用时必须加200倍的水进行稀释,如果不按比例稀释会有一定腐蚀性。车内消毒可采用喷洒、擦拭的方法,座椅套等可拆卸的织物则可采用浸泡法消毒。不过,专家认为,84消毒液不具挥发性,对肝炎等病毒可通过浸泡起效,但对空中飘浮的飞沫没有什么作用,只能起到消毒作用,没有防护作用。

大咖提示

最后,关于不同的消毒液都有不同的腐蚀性,一定要正确使用,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车内专用的消毒液,可以直接喷洗,大家也可以选择这些产品对车内进行消毒。而在日常用车过程中,空调不要只选择内循环,适当时候可以开点窗户或外循环进行通风。当然,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大家无特殊情况,最好还是尽量减少外出,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少握手,日常需要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和注意个人卫生,警惕异常症状,如有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到相关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快上车Go 28.1万粉丝    3674作品 关注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更多有趣的汽车资讯~~来这里!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