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钱“,不少中国品牌车主是这样简单直接回答别人的,另外在不少人心中,也确实存在”没钱买国产“的固有定律。合资品牌动辄8、9万的轿车,中国品牌同类产品不过是6、7万。SUV车型更是如此,合资紧凑型基本达到20万的水平,但中国品牌却表示,”十万就够了,并且配置更高呢“。
这背后影响最深的,估计就是10年前在汽车消费激增下、野蛮生长的中国品牌了。比亚迪、猎豹、长城…这些品牌也正是在当时大放异彩,价格不到同类合资的一半,但也因为低售价而无法做到样样俱到。
在这如今进入了21世纪20年代的如今,真的是没钱才买国货吗?我们不妨看下这中国品牌的后启示录。
根据乘联会的相关报道,中国2020年1-4月乘用车销量中,中国品牌以37.32%的比例占据了第一的席位。遥遥领先以25.50%比例排名第二的德系品牌。虽然相比上年38.31%的份额有所下降,依然占据国内最热销派别的席位,也就是说“在有车一族中,最多是选择中国品牌的”。
但比较可惜,中国品牌车主其实并不如合资品牌车主那么“有信仰”,缺乏文化内涵。日系的JDM、德系的“德味”、“高级”,情怀二字始终与发展慢不止一拍的中国品牌扯不上关系,这也导致了中国品牌在网络实际不如合资品牌火热。你能看到本田粉在网络吹嘘上世纪红头发动机,但看不到哈弗粉们在网络上称赞自己内饰好看,或者蔚来粉展示自己5秒级的加速。
还好用户对中国品牌是越发信赖,根据易车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乘用车意向忠诚度洞察报告-2019版》,2013到2018年间,中国品牌忠诚度是不断上升,在2018年级以24.31%的分数超越了21.44%的美系品牌,这意味了这些中国品牌车主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并且可能会再度选择这个中国品牌。
上文“高销量高忠诚度”的形成,其实多方面的,但基本可以分为:中国品牌用户需求更精准、品牌向上的持续推进。
就以用户需求而言,上个十年中国汽车还是比较粗放原始的,用户贯彻了“有车即可,价格便宜更佳”的消费观念,所以中国品牌当时更多是以低价格、大空间为取向,但在新时代下,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当今对互联、科技以及更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以前的人们,买车可能单纯是城际代步,但如今还更多涉及了自驾游,希望能以自动驾驶作为辅助,在价格方面更是越发倾斜到20万的水平,中国品牌价格天花板是越来越高。
以亲民普及路线的,就有五菱以及宝骏,两者代表作就是五菱宏光、宝骏730,代表了两类产品相似定位却不相同的MPV,宏光更偏向于载货用途,在中国走街过巷的“专业补漏人员,开的就是这些五菱微面,平整的空间甚至能让他们和货物、工具睡在车上。后者则是这些用户的消费升级之作,依然能让他们睡在车上,外观内饰有着质的飞跃,只是这些用户钱包更鼓了,也稍微会享受生活,起码不会被迫生计睡在车上。
中坚实力,就必须以哈弗、长安为代表。比起合资对手要便宜一半的哈弗H6,就成为了中国SUV普及的推动者,不少人买不起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就去买了这哈弗H6。长安亦是如此,在新潮流下更注重科技感、主动安全配置这些年轻消费者喜欢的东西,最新UNI-T就带有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这些中坚实力,是如今二三线城市用户最为喜爱的,尤其是那些年轻用户。
中国品牌也一直在品牌向上,中坚实力早已打破了15万价格天花板,选择20万中国品牌的车主也大有人在。根据相关报告,15-20万价格区间的潜在用户持续走高,并且多半为年轻消费者。这就给了如今广泛建立新品牌的中国车企机会,长城推出了WEY、奇瑞推出星途…至于红旗这类传统高端品牌,增长更为迅速,2018年同比增长了602%,2019年前11个月增长211%。一方面是品牌加持,一方面是它们产品本身的高素质。
这些中国品牌高层更是说道,“如今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原因不外是想要享受更好的车厢氛围,想要感受如今最新的科技配置“。在这些方面,中国品牌确实能把同价位合资品牌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以几个例子来说,首先是长安UNIT-T,定位12-14万区间的它就已经拥有全液晶仪表、双屏互动、语音助手等同价位合资对手所没有的配置,更是有可以监测车主状态的红外摄像头,让车载AI多了一双眼睛,看到你开车疲惫时给你播放轻快音乐,或者开窗透气。另外还有L3级自动驾驶,对于那些经常在两个城市之间穿梭的“年轻候鸟“来说,是便利也是安全保障…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星途LX,以车厢氛围来说完全不输豪华品牌车型,大面积的软质材料,以及高超工业设计带来的空间开扬感,达到同价位较高的水平。当然,也是具备了合资品牌只能望其项背的互联系统…所以说对于新中国品牌车主来说,选择它们理由很是充足。
最后则是在华话题度不弱特斯拉的蔚来,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它最为热销的就是ES6。定位中型SUV,35.80起的售价比同类合资产品更便宜,并且续航最高能达到510km,而它还是传统高能耗的中型SUV、有着4.7s破百的能力。
虽说中国品牌如今发展较好,但依然是有短板。其中就有前文所说的文化缺失,使得这些品牌缺乏品牌溢价的能力,难以支撑较高价格。
另外产品倾斜严重,如今的中国品牌就像是丰田、大众一般,更多时候是以走量车型为主的,换一句话说,“什么车型好卖就推出什么车型“。在如今SUV大热的情况下,它们也多数推出SUV车型,资源倾斜到这些车型上,导致车型无法做到多元化,轿车也是被生硬砍掉,至于小众用户所喜欢的旅行车、性能车,更是无从谈起。
总的来说,如今中国品牌发展早就达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是多维度的产品渗透,满足国内多种消费者的出行需求。其次,则在这种出行需求之上做出突破,让出行变得更为舒适,也让用户可以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性,互联、自动驾驶,这正是它们如今突破合资品牌重围的关键利器,更别说还有未来地位更重要的新能源产品。
夜间行车如盲人摸象?汽车热成像夜视仪让危险无处躲藏!
2025年5月16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调整:原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正式出任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全面负责集团运营管理工作。这一任命不仅标志着吉利核心管理层的迭代升级,更被外界视为其加速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信号。
每一次碰撞都是对汽车安全极致追求的实践
道朗格中国几乎被全裁,补偿小N+3。
川藏线一箱油挑战,续航成功达四位数!
10万级纯电SUV敢飞坡?MG ES5底盘操控性实测,落地像踩棉花?
全力迎接新世代,华晨宝马全维度带动技术创新,以匠心促智造
档位设计反常规?任何形式的“黑公关”都不应该被接受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夜间无照明道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比白天高出数倍,因视线不佳导致的碰撞事故占比更是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保障行车安全?
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比亚迪汽车1-4月销量超128万辆
开启故事征集,北京现代与千万车主共赴“真质之约”
曾用粉笔绘中国地图30多年,如今驾驶上汽大通MAXUS 新途V80 9AT,用车轮丈量世界
进入2025年之后,比亚迪汽车一路气势如虹!4月全球销量34.7万辆(1-4月累计128.1万辆),蝉联中国品牌销冠,单月销量超大众+丰田+特斯拉总和。海外市场爆发增长,4月出口79,086辆(同比+90.8%),欧洲14国销量11,123辆远超特斯拉(6,253辆),并在西班牙......
“开不坏的大马力E混动”,福特锐界L直播揭密10万公里车主真实用车成本
雅阁的安全冗余,像极了妈妈藏在唠叨里的大格局
汽车安全辅助系统的缩写常常让人眼花缭乱,以下是硬核科普(上篇),为你拆解高频安全配置简称的功能和技术原理。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4月份SUV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SUV市场整体销量表现有些惨淡,仅有一款车型销量突破2万辆。其中,吉利星越L也是成功反超特斯拉Model Y,4月份共销售新车23658辆。而紧随其后的Model Y和理想L6也是分别以1......
热成像技术+行车记录,汽车热成像夜视仪让夜间行车不再“步步惊心”
从175组单次油耗数据看双擎有多省
每一次碰撞都是对汽车安全极致追求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