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AL频道 4090浏览 2020-10-29 IP属地: 未知

今天的讨论源于知乎上的一个话题,和用车息息相关。

在提问者看来,日系车的小毛病比较少,欧美车或其他的车毛病较多,是因为日系车对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

这个提法挺有意思,它很符合我们对事物好坏的基础认知,并且百试不爽。犹记得80年代的很多老货都挺耐用,后来大概是为追求综合收益,耐用度也随之下来。又或者现在手机多使用工程塑料和玻璃装饰,比起之前的钢制保护,可不是更容易摔坏么。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本来是板上钉钉的结论,但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因为深入汽车研发、制造过程,我发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一些门道,还真值得消费者了解。

汽车零部件寿命该怎么考核?

汽车如果按零部件拆分,大大小小可以拆解为上千个零件。因为没办法去一一对比零部件的寿命,会自说自话。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对“零部件寿命”这个提法做一个定义、分类,试着从大的方向去找原因,并方便我们进一步分析。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总结下来,汽车零部件的寿命可以分为两个维度。

1)工作寿命;2)环境耐久。

什么是工作寿命呢?就好比手机电池可以用多久、衣服拉链可以拉多少次,都是因为自身运转而导致的消耗。如果消耗太大,自然工作寿命就不高了。

什么是环境耐久呢?就好比人在北极、撒哈拉还是在鸟语花香的苏杭舒适?显然后者更有利于人的生存。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当然,环境耐久测试对应到汽车上可以有很多维度,比如高温、低温;有没有路面的物理冲击、有没有被石子砸伤等。其实这里面还有更细化的分法,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没必要搞这么复杂。

需要强调下,上面这种介绍方法是适合我们消费者理解的改良版本。而且在具体的测试中,这两个指标不一定是割裂的,甚至还经常放在一起做测试,毕竟汽车在路上跑肯定是一种复合工况嘛。

比如下面这种测试,就属于复合性质的寿命测试。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如图所示,数据线在经历多次旋转后发生了断裂。

其实这个产品大家不陌生,它就是旋转中控屏所使用的数据线,像比亚迪、威马等品牌都在使用这类产品。之所以设计此测试,就是要考量显示屏数据线的接口在恶劣环境下,旋转多次后会不会发生断裂。

日系车的寿命考核要求更高吗?

了解了寿命考核的基本方向,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提问就好聊了。

整体而言,日系车和欧美系车的寿命考核要求稍高,但并没有拉开绝对差距。

这分别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1. 工作寿命指标基本没有差距。这表现在整体水平差不多,局部各有高低。

比如特别考验座椅面套的进出耐久测试,某日系品牌的标准就要比某美系和某韩系稍高。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不过同样是座椅,他们在调角器的调节耐久和头枕的调节耐久要求上又没有差距,甚至在座椅骨架的加载耐久上,某日系品牌的要求还要弱一些。

2. 环境耐久指标整体差不多,日系车体现部分指标要求比较苛刻。

比如全新马自达3 Axela昂克赛拉的后视镜产品研发中,关于产品振动异响的要求就比欧美系品牌高。前者要求人耳主观评价和设备采集进行综合加权判断,后者多见于使用人耳主观评价。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日系还有一个耐久疲劳损伤的概念,会根据耐久的次数以及加载力等,来计算疲劳程度。这也是他们的特色之一。

既然整体差距不大,那为什么日系车为什么有着更低的零部件故障率呢?我认为和以下几点有关。

1.日系品牌的零部件产品研发更趋于成熟(保守)

就耐用度而言,采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故障率会更可控。比如上面提到的旋转屏,日系品牌没有一款走量的车在使用(未来也很可能不会搭载)。

根据我的经验,原因之一是这个产品的故障率风险比较高。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说日系品牌技术保守有一个业内很经典的例子。我们做环境老化测试,有一个碳弧灯老化试验,现在就只有日系品牌在做,其他的品牌基本都是采用了氙灯老化。虽然从总体上来说,碳弧灯的检测结果与产品的实际耐候性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差,但你想要执拗的日本人改标准,那且等。

2.日系品牌的测试标准精细化程度更高

上面我们提到日系品牌在技术标准上趋于保守,确有批评他们的意思。不过试想想日本给自行车上牌都得搞各种手续,车企不改标准也有现实原因。

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日系标准普遍有很强的逻辑性,标准的精细化程度和复杂度很高。它带来的好处是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同时因为考虑面更广,应对风险更有信心。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比如汽车上有一个门板的环境振动耐久测试,目的是考核门板会不会出现损伤,“环境”顾名思义就是模拟的车内温度,“振动”则模拟的是车子跑起来时的颠簸力,这两个加起来都会对门板的耐久性能产生影响。

有趣的是,部分日系品牌在这项测试中还加入了模拟光照的条件,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的恶劣程度。受他们影响,广汽的不少车型也是在做此类测试,而欧美系就很少这么处理。

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本田相比很多厂家对测试工装台架的要求严格。带来的好处是在测试标准难度相当时,因为台架的干扰小,测试的结果会更精准,更有利于判断真实情况。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什么是工装台架呢?简单来说就是零部件在做一些功能性的测试时,要模拟实车安装状态,但你不可能每次都真安在车上测试吧?成本和测试空间等都不允许,所以就有了工装台架。

以上我们没有就品控方面做讨论,是因为挺难有权威的对比结果。而且现在各家生产体系都很成熟,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最终都是看成本投入。如果以后有具体的车型对比,我们再单拉出来聊。

造车太复杂,自己合格了不代表不出问题

以上我们还是从零部件产品本身讨论的,好比香蕉和枣放在一起非常难吃,汽车零部件也会相互产生影响,所以还得把他们拼装在一起后,再来看看表现。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试验来源于某网友,感谢技术分享

比如仪表板横梁这个产品。仪表板横梁是仪表板的骨架,就好比人体的骨架,它支撑起了仪表板。大家如果留心,会知道仪表板横梁是汽车上容易出现生锈甚至腐蚀穿孔的部件(奇瑞在这里得重点批评)。

日系车故障率低,真是因为对零件寿命要求更高?


我们直观上很容易怪罪仪表板横梁质量要求不过关,但某种程度而言又不对。因为仪表板内部还安装有空调及风道系统,它因为会出现空气泄漏和结露,会使得仪表板内部较潮湿,加速仪表板横梁的腐蚀。

所以可能两家品牌的仪表板横梁质量一样,但另一家的空调及风道系统漏气严重,导致了产品表现存在差异。那你说,这时候怪别人仪表板横梁质量不如别家车企,是不是有失偏颇呢?

AL频道小结

看过本文,相信大家心里有了一本账。

不过还得强调下,本文否定的是“日系车的小毛病比较少,欧美车或其他的车却毛病较多,是因为日系车对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这个判断,但我们并没有否定“零部件的寿命要求比较高,相应毛病比较少”这个说法。好比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一个人的寿命极限会更高,理论上是对的嘛。

但也希望大家也不要理想化造车,汽车发展百年,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体系。至少就质量这块而言,真的是拼细节、拼成本和拼产品理念的时代。如果把故障率低直接等同于产品的寿命要求比较高,内部逻辑是有漏洞的。

 
相关推荐
AL频道 11.5万粉丝    4775作品 关注 买车、用车、玩车老司机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