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笑寒松 2996浏览 2020-12-17 IP属地: 未知

不久前,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让人们见识到了那些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女明星有多大潜力,而最近一档与此《乘风破浪的姐姐》极为相似的《追光吧!哥哥》再度上线,不过不同于《乘风破浪的姐姐》受到的一致好评,《追光吧!哥哥》里面一些明星的“油腻”表演,让观众直呼辣眼睛,其中不乏一些“跨界”明星。其实,近年来,“跨界”一词我们早已感觉不新鲜,除了许多综艺是这种节目形式,就连如今的汽车圈也是似乎开始慢慢流行跨界之风,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汽车兴起的时代里,“造车”仿佛成为了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而因为跨界之风的盛行,甚至一些有钱的大佬“被”走上了“造车之路”,近日,据多家媒体综合报道,百度正在考虑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并已与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就这种可能性进行了谈判,或组建一家持有多股权的合资企业,但尚未达成协议。针对上述消息,百度拒绝置评。广汽表示,该公司与百度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何进一步的合作都在讨论之中。吉利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一汽完全没有置评回复。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同样,最近网上还传出小米与比亚迪合作造车,并流出多组图片显示,该车辆是一辆敞篷车型,并标注“小米蓝天计划”,用户预定后须到达指定的比亚迪经销商店进行提车。但随后小米和比亚迪便双双出面辟谣,称联合出品的青悦S1属于虚假消息。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发布消息称,为小米造售价8万多的车属虚假消息,比亚迪并未与小米生产该款车型。小米官方也正式回应称,相关图片系造假,小米没有任何造车计划,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除了百度以小米,我们也知道在很久之前,华为要造车的消息也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时至如今,也没有得到确认,其实这些公司会被怀疑“跨界”造车也不无道理,毕竟小米、百度、华为等公司又有着强大科技互联网背景,那么被推上智能汽车的风口上,传出造车传闻也理所当然。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但造车其实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实际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当然如果你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资金,例如许家印,从宣布造车到如今恒驰1的量产路试,当人们还认为它不过是PPT造车时,许家印已经化梦想为现实了,但这种实力和魄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要知道,英国家电巨头戴森品牌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国产家电巨头格力掌舵人董明珠以及做视频平台出身的贾跃亭,他们的造车梦都未能起飞。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此前,戴森的电动汽车项目历经三年的研发、耗资200亿元后,最终放弃。戴森表示,停止主要是由于造车成本过大,高昂的成本代价,短时间内无法从中获利,甚至还有可能收支失衡。而2016年,董明珠联手王健林等商业巨头豪掷30亿人民币入股银隆新能源,高调进军造车领域,2018年,银隆便被陆续曝出产业园停工、拖欠货款、产品积压、裁员等一系列负面新闻。2020年初,包括董明珠在内的6位董事集体退出银隆。至于贾跃亭的“悲惨经历”,我想也不用多说了吧。

万物皆可跨界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大佬

其实如今“跨界之风”的盛行,人们都想看到那些“大佬”都来造车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些东西想想就行了,不用太过当真,毕竟这么多造车失败的例子摆在面前,这趟浑水可没这么容易“趟”,当然,相比之下,以另一种方式切入“造车”或许是比较明智的。比如,放弃造车的戴森宣布,计划投资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亿元),以开发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和机器学习等技术。

【写在最后】

其实随着如今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造车也不再是某些人的专属,不过在如今本就“鱼龙混杂”的汽车市场,品牌与产品越来越多就真的好吗?其实不然,产品再精不在多,即使那些“大佬”真的造出了车,你又是否会购买呢?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笑寒松 1.2万粉丝    3275作品 关注 专业车迷必须了解的原创干货!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