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说车》获悉,近期,吉利汽车副主席、执行董事李东辉,执行董事安聪慧,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桂生悦三天累计分别斥资4963.5万、5304.5万和5773.3万港元增持吉利汽车240万股,256万股和279.2万股。按此计算,三位高管斥资逾1.51亿港元增持了吉利汽车股票。目前,李东辉持股占比0.19%,安聪慧持股占比0.3%,桂生悦持股占比0.31%。汽车分析师林示认为,三位高管的增持实际上表明了一个态度:对吉利汽车前景的看好。《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近来吉利汽车动作颇多,包括正在回归科创板以及旗下子品牌极氪发布首款车型等。林示强调,三位高管的增持表现出了他们对吉利未来的信心。近来,外界对吉利汽车未来走势也持乐观态度。花旗近期发布研究报告,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并给予目标价51.3港元。该行认为,吉利新车“极氪001”的规格比Model 3高出一个细分市场,而且新车月销量将介于4000至5000辆,估计在全面投产后,至2022年第二季月销量可达到1万至1.2万辆。东吴证券也发布研究报告,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预计随2021年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海内外市场同步发力,未来三年销量有望实现持续提升,单车盈利能力改善。在股市,4月16日,吉利汽车股价大涨7.13%,报收21.8港元,已经展现出了上升走势,难道是因为最近吉利旗下极氪的大动作?吉利高管增持股票的时间点与吉利旗下极氪品牌首款车型极氪001上市时间点十分接近,不免令人怀疑,此次增持正是受到了这款车型的影响。据了解,极氪001脱胎于2020年吉利领克发布的概念车领克ZERO,改款车型已经于4月16日上市,售价区间28.1万-3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一系列惊艳的智能化配置,该款车型在性能方面或者说运动属性上更加突出。100kWh电池包、712公里续航、充电五分钟续航120公里,3.8秒百公里加速、34.5米百公里制动距离,无论哪一方面放在现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都能够独当一面,并且,极氪001拥有82km/h的麋鹿测试成绩,117-200mm可调的空气悬架、70%坡度的爬坡能力、0.23Cd的风阻系数,在运动属性上30万上下售价区间内几乎没有敌手。或许领克03+的成功让吉利看到了运动风格车型的市场优势。不过,单纯的一款车型恐怕还难以让外界如此看好这一品牌甚至吉利这一企业,极氪001背后的纯电动平台以及规划或许才是外界关注的重点。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曾说过:“极氪不是‘PPT’造车,卖的不是期货,而是现货”。极氪CEO安聪慧也曾提到,极氪品牌的发布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5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划,目前宁波杭州湾的全新工厂已经建好,围绕智能纯电的产业链、生态圈也已经全面完成。按照上述两位高管的说法,极氪将是一个大且实在的项目,尽管其前景仍需市场决定,但有吉利做背书,且有上述高管的笃定无疑多了一些可信度。此外,现阶段投资者大多看重纯电动造车平台,而极氪背后恰好有一个斥巨资打造的智能电动架构——SEA浩瀚架构。或许,给高管、投资者信心的并不是极氪001而是这款车背后的实力。2020年,吉利汽车的业绩状况并不算理想。据其业绩报告,吉利汽车2020年的收入同比下降5%至921.1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32.52%至55.7亿元。其去年的毛利同比下降13%至147.37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至16%。与此同时,吉利汽车在2021年1月下旬市值登顶之后,股价呈下跌状态,如今市值仅2141亿港元,相比其他整车制造商尤其是新能源车企相差过多,吉利汽车需要一个“梦想”来带动股价。值得一提的是,在销量总体下降的局面下,2020年领克品牌实现销售17.55万辆,同比上涨37%,且领克公司的净利润也增长了5%。从业绩方面看,高端品牌显然更能带给吉利安全感。而新能源概念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热度已无需过多赘述,特斯拉等已经用股价证明了。

恰恰这一档口,吉利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极氪诞生并上市了首款车型,显而易见,吉利或许希望通过极氪来提振业绩、提振市值。而从外界投资机构的的分析来看,极氪或许能够达成这一目的。(见上文)此外,2020年6月,吉利官宣推进科创板上市;同年9月,上市申请正式获得通过。吉利汽车作为传统整车制造厂商,是否具备科创板所强调的足够“科技”属性,似乎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极氪恰好可以弥补吉利在科技属性方面的弱势,毕竟极氪001无论从高管的介绍还是其背后的浩瀚架构看,都离不开“智能”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