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汽车安全发展近百年,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两条重要分支,它们作为左右护法,确保碰撞前后都有保障。
可曾想到,21世纪汽车行业的内卷蔓延到汽车安全领域,竟然也祭出了主被动安全「融合术」。
看过动漫《龙珠GT》的人应该都记得,悟空和贝吉塔的超级赛亚人3形态够爆炸了,可面对邪念波硬是整出了一个「融合术」,这种来自美达摩星人的秘传法术,通过一种左右对称的奇怪舞蹈,可以将两人合体为一个大buff悟吉塔。
那么,汽车安全融合术到底有何厉害之处,它是不是汽车界的大buff悟吉塔呢?
到底什么是主动、被动安全?
作为技术背景,有必要先介绍主动、被动安全技术的概念,如果想知道融合安全是什么,可以跳转到下一部分内容。
单从字面看,主动安全很容易让人认为是更高级、可靠的技术,被动安全则好像是不得已而为之,散漫的技术。其实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相对的概念,没有高下之分。
主动安全技术的目标是提前杜绝碰撞发生的隐患,或者对即将发生的碰撞进行规避。比如AEB主动刹车系统可以帮你踩刹车,避免鬼探头。
但老司机也有被撞或是自己躲闪不及时的时候,这说明很多碰撞不可避免。被动安全指的是减少碰撞后伤害的技术,比如白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都是碰撞发生后开始出动。
主动安全技术往往是和摄像头、雷达、速度传感器等息息相关,有更多的电子电气技术加持。不过,有些技术虽然有「主动」字眼,其实属于被动安全范畴。
比如主动式头枕,它是一种纯机械系统,遭追尾时,乘员撞向靠背,会将压力板往后推,与之相连接的连杆机构会促使头枕往上往前推动,在头颈猛烈晃动之前托住头颈,降低伤害。
一般头枕和主动式头枕的工作对比图,可以明显看到主动式头枕能更好保护颈部
现在我们知道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区别,那是否有一种技术,能化身大buff悟吉塔呢?
汽车安全预警系统值得拥有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被动安全往往不够智能,它缺少了预防的环节。就好比行兵打仗,如果前方的战士浴血沙场,后方的粮草补给缺却没有及时沟通,效果能好吗?
汽车安全预警系统是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的一个结合点,它的最大作用是能挖掘传统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潜力,为碰撞做好准备。
成功融合的悟吉塔,战斗力增幅是单体的数十倍。比如以下这些,潜力值很高。
1)主动预警式安全带
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带系得松不安全,会导致碰撞发生后,人不能很好固定在座椅上,但为了舒适,一般系安全带不会系得很紧。
研究表明,80%情况下,夏天安全带有40mm~90mm松弛量,冬天有40mm~120mm
主动预紧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雷达感应装置感应车辆与前车的间距,如果间距小于某一设定值,其ECU发出信号控制电机运动,能在约300ms内预紧100mm左右,消除安全带与人体之间的空隙,最大程度地发挥乘员约束系统的性能。
2)预碰撞系统可以控制更多汽车零部件
既然手机可以远程遥控空调和座椅等零部件,那么安全预警系统控制安全带之外,应该也能控制更多汽车零部件。
确实如此。比如大众的Pre-Crash预碰撞保护系统,当遇到严重转向过度、转向不足、突然的转向移动、紧急制动等危险情况时,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自动关闭天窗和侧窗、收紧安全带、开启警示灯等。危险解除后,这些设定又会自动回到原位。
又或者奔驰的PRE-SAFE预防性安全系统,除了以上保护功能外,还会自动调节座椅位置,确保最佳防护位置。危险解除后,座椅位置也将自动还原至用户预定状态。
3)预碰撞外置气囊
以上两种都是常规思路,只是从1.0版本升级到了2.0版本。但就是有独辟蹊径的玩家,想出的安全技术让人大呼有趣。
我们知道传统安全气囊之所以是被动安全技术,是因为它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知碰撞发生,撞击后才会弹出。这个加速度传感器就好比「皮肤」,是要触碰后才有感觉。
安全气囊主要由加速度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发生碰撞时,撞击信号首先传递到安全气囊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达到预先设定值就触发安全气囊工作。
采埃孚在2018年推出过一款预碰撞外置安全气囊。它使用的却是雷达传感器,好似给盲人移植了眼角膜,能在碰撞前看到危险,提前做出动作。
这款气囊是安装在车身侧面,门槛梁区域。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侧传感器探查到车侧有快速接近的车辆时且自身无法停车时,将启用该安全气囊。气囊弹出后,将在两车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区,按E-NCAP侧碰方法(50km/h,台车1400kg)估算,可将侧部碰撞事故中的冲击力减轻40%。
由以上介绍可以看到,预碰撞安全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不是一回事,预碰撞安全系统被激活的前提是碰撞不可避免,而主动安全技术是主动避免碰撞发生。预碰撞安全系统不是独立装置,而是众多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的集合。预碰撞安全技术更像是指挥官,职责是调兵遣将。
融合术的1.0到3.0阶段
融合步法跳错了或者手指没对好,就会像悟天克斯那样,融合成胖子和瘦子,而且力量还会下降。所以在预碰撞安全技术的建立上,各家也是比较谨慎。不是所有技术都能相互融合,如果想要完美融合在一起,技术之间的协作能力、适应性很重要。
所以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1.0阶段的安全预警系统,这种初级版本主要是通过警示灯或者警示音来提醒驾驶员,但没有其他动作。
2.0阶段更多是考虑与主动安全技术相结合,比如AEB主动刹车,一套完整的工作逻辑应该是先报警提醒驾驶员刹车,如果没反应就主动介入刹车。
拿安全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的沃尔沃来说,2006年的沃尔沃S80上,使用了一套「Collision Warning with Brake Support」安全预警系统,当感知到即将发生碰撞但驾驶员没反应时,会通过警示音提醒驾驶员,但不会对车辆进行制动。它在当时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会促动刹车摩擦片接近制动盘,尽快发挥制动系统的作用。
次年,沃尔沃对这套系统进行了升级,增加了自动刹车的功能,驾驶员对碰撞提醒毫无反应时,会自动刹车。现在市面上领先的安全系统,大都把关注度集中在2.0阶段。
3.0阶段,应该属主动、被动安全技术都有涉及。既有完整的一套刹车避险逻辑,也应该有主动调整被动安全装置,降低伤害。大家不妨关注下,你的爱车是哪种版本。
雅斯顿小结
汽车事故预警系统是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的一个结合点,它能更好更深地挖掘传统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潜力,提供更好的乘员保护性能。
话说回来,现在业内普遍宣传自己有主、被动安全保护功能,其实宣传话术要更新一下了。如果哪家有了融合术,应该说自己是「一体化安全」,这样更高级。
图 | 来源于网络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单导华夫格T恤和亨利POLO衫,物理速干+防晒抗静电到底有多强?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不知道大家茶余饭后有什么兴趣爱好?机车?钓鱼还是拍照?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之后玩几轮单机游戏,例如《NBA 2K25》、《黑神话·悟空》等等,对于不抽烟、不喝酒的中年男人来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乐趣。 既然是单机游戏,那就离不开“游戏手柄”,从少年的红白机到如今的Switch......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比亚迪前段时间兆瓦闪充技术的推出赚足了眼球,很多车企看到后随之发布了自己的高压技术平台,可以看到,比亚迪的确在引领行业发展,但是兆瓦闪充我们目前能够看到哪些瓶颈呢?
森萨塔的 SIM200 绝缘监测设备可检测高压电气系统(如EV充电)中的潜在隔离故障以帮助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丰田全新2.0T引擎准备量产,马力至少400匹
今年的618购物节,淘宝、京东两大平台首次将促销周期延长至史上最长的37天。这场超长购物马拉松不仅是时间跨度的突破,更标志着中国消费生态的深层变革——电商平台告别“短期爆发”模式,转向“持续运营”的战略转型。
雷柏VT7系列无线电竞鼠标测评!1.2亿光微动、8K回报率、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