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日产,或将迎来转机。
2024财年财报显示,日产汽车营业利润由盈转亏,赤字达到6709亿日元,为1999财年以来最大亏损,自由现金流也转为负值。此前虽然传出与本田合并或被其他企业收购的消息,但这些方案至今尚未落实。
不过,日产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率先让人感受到一缕阳光。今年4月,日产N7——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中大型纯电轿车正式上市,新车不仅配备了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等热门配置,价格更是低至11.99万元起,触及同级市场的价格底线。
凭借着高性价比和诚意十足的配置,日产N7上市45天便实现交付1万台,对于一款合资新能源车型来说,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然而,仅凭日产N7目前的销量水平,还不足以化解日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困境。因此,日产正尝试通过另一条路实现破局。
6月25日,东风汽车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与日产的全资子公司NCIC成立合资公司,共同从事汽车出口业务。根据协议,东风汽车将出资4亿元,持股40%;NCIC出资6亿元,持股60%。
该合资公司将向全球市场出口整车及零部件,据悉,日产N7也有望成为出口车型之一。
近年来,不少合资车企在华出口业务逐渐升温。例如,2024年福特中国实现七年来首次全年盈利,出口成为主要推动力;而在中国市场几乎“消失”的雷诺,也成功向欧洲出口了数十万辆达契亚春天电动车。
合资企业开展出口并非新鲜事物,但当前出口业务的性质与目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日产以什么样的性质去开展在华出口业务,将决定其全球业务的走向。
日产,和其他车企不一样
从中国市场出口整车,一直都是合资车企的重要业务。
早在1983年北京吉普成立之初,就提出1990年出口1万辆切诺基的目标,但实际因成本等因素,最终仅实现小规模出口。2000年代,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企业也逐渐将出口作为创汇手段。彼时,出口主要利用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如今,不少合资品牌正不断扩大出口规模,这背后存在一个关键原因:新能源转型与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63.9%,法系、韩系车市场份额均已不足1%,美系车也下降至5.4%。在这种局势下,合资车企面临两难:是继续承担亏损,留在中国,还是及时止损,选择撤退。留下的车企也必须控制运营成本,尽可能利用闲置产能。
神龙汽车巅峰时期年产能规划超过百万辆,而如今年销量不足10万辆。在此背景下,神龙提出“神龙造,全球销”战略,雪铁龙凡尔赛C5 X、标致4008、5008等车型陆续销往海外。
悦达起亚巅峰时期年销量高达65万辆,如今销量跌至一半以下,曾转租给高合的工厂也因后者暴雷而重新闲置。好在,起亚全球表现依旧强劲,2024年全球销量达309万辆,创历史新高,悦达起亚因此获得大量出口机会。
如今,悦达起亚拥有EV5、狮铂拓界、赛图斯、K5、索奈和焕驰六款出口车型,累计整车出口量已突破40万辆,发动机出口也超过30万台。
而日产面临的问题则与这些车企完全不同。日产的困难并非仅在合资公司和中国市场,而是在全球市场与总部战略出现了严重偏差。能否通过出口业务从根本上缓解困境,关键在于日产在华出口战略的深度与力度。
关键在于能否出口“技术”
当前,大多数合资车企开展出口业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或盘活闲置产能,本质上仍是成本导向。相对而言,这些车企出口的产品虽然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减弱,但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依旧令人满意。
日产的情况却不同。北美地区是日产全球销量最高的市场,2024财年,日产北美地区销量达130万辆,同比增长3.3%,占全球销量约40%。但日产的问题并非销量本身,而是销量结构与盈利能力。
比如,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年销量同比下降10.2%,利润较高的皮卡和中级轿车天籁销量也明显下滑。销量增长则主要集中在低价入门车型Sentra、Versa等。
此外,美国市场经销商给予日产车型的优惠力度普遍高达10%至15%,背后是产品竞争力下降造成的库存压力。在美国市场,丰田、本田油电混动车型持续热销,而日产搭载e-POWER油电混动系统的车型却迟迟未进入北美,这与日产此前过于激进地押注纯电动车有关。
因此,日产虽然可以通过将部分车型与零部件转移到中国生产的方式短期降低成本,但要真正实现长远发展,还需提升在华出口业务的“技术含量”。
一方面,中国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能为日产全球新能源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与东风汽车等中国企业深度合作,快速提升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水平,才能帮助日产在全球市场实现真正的翻盘。
写在最后:
大众与小鹏、斯特兰蒂斯与零跑的合作案例已经证明,传统跨国车企与中国新势力或科技企业的深入合作,不仅能迅速弥补自身技术短板,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新市场。
长远来看,技术合资、技术出口或许才是日产真正的破局之道。日产若能充分利用中国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技术输出与合作共赢,才有望摆脱困境,重回全球车企第一梯队。
不用再抢小米YU7!小鹏G7上市,19.58万起,上市即交付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双向奔赴!岚图车友自发点亮城市地标,相约2025用户之夜,见证FREE+荣耀上市
20万级销量王者,比亚迪汉家族为什么能一直热销?
【韩系动向1616】电动化高性能的巅峰,解读现代艾尼氪 6N!
19.58万元起售,跨时代的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
什么?汽车圈这么卷了,居然还有新品牌要加入造车这条赛道?
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百万强汉一路朝前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中国智造改写拉美汽车版图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中国智造里程碑!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那些觉得“雷总在用169块钱的纸巾盒羞辱米粉智商”的人,我只想回一句:“你们不懂用户!”
学习雷军,没让你学他“等半年”。
哪吒汽车仍在招募意向投资人,这家车企还能等来“太乙真人”吗?
经典旗舰全面焕新!沃尔沃汽车公布6月销量
官降4万,最长续航825公里,2025款昊铂HT上市,要竞争小米YU7?
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 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10.98万元起
问界40个月破70万辆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新标
关于摸排服务业企业融资需求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