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海外版起亚K8上市的消息飞传,很多媒体猜测,它未来就是K7 Cadenza(凯尊)的继任者。不过作为换标之后的首款全新车型,海外版起亚K8颜值方面的提升,还真让人有点期待。那在国内市场,如果K8国产,会不会为起亚带来新的起飞机遇呢?咱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分析。
起亚K900和K7 Cadenza(凯尊)两款高端系列的全球表现不如人意,在国内市场起亚品牌的高端系列更是断代多年,轿车系列以B级车封顶。国内市场K5凯酷指导价下调之后,起亚在20~30万元区间内的车型覆盖,出现了真空区。
换标之后,品牌向上,车型产品自然也要跟上。海外版起亚K8的上市,无疑是起亚全新战略布局的初次尝试。
既然海外版起亚K8是K7的换代产品,定位自然高于K5。全新的设计语言,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从整体设计来看,K8相比K5而言少了点运动调性,多了点潮流现代和精英商务的味道。时下流行的元素,起亚K8也都没有落下,外观贯穿式尾灯、内饰双联屏设计,都让它更加与时俱进。
新设计让海外版起亚K8外观有种面向未来的科幻感,前脸充斥着"无边界"理念。打破了以往虎啸式前脸的视觉冲击力和泾渭分明的层次感。内饰方面则没有带来更大的惊喜,作为车身尺寸5015mm,偏向商务定位中型轿车。木纹装饰和菱格纹的真皮座椅,时刻都在提示着你,它相对豪华的车型定位。
不过在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是能看到起亚借鉴成熟车型的设计元素。比如贯穿中控台上部造型,与亚洲龙如出一辙。车身侧面逐渐上扬的底部腰线,有种雅阁的既视感。
动力方面,海外版车型据悉将会搭载四款动力总成。选择非常丰富,2.5L、3.5L、1.6T混动三款汽油发动机车型,以及一款3.5升LPI天然气车型。其中1.6T混动车型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最大,能够弥补起亚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短板。
就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起亚K8的相关参数已经非常诱人了,就K5凯酷售价上的定位,可以预计K8的国产版售价依旧会有惊喜。
嘉华都将引入国产,起亚K8再战国内市场的可能性极大。目前,起亚需要一款车型,来拔高形象。一款撑门面的车型,为自己正名。
另外未来如果K8引入国产,根据起亚K5凯酷国内市场加长的策略来看,加长的可能性也很大。未来国产后的起亚K8对标丰田亚洲龙、别克君越这样的5米级中型车。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砥砺奋进新征程!长安汽车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汽车设计的潮流,一定是向前,不会倒退吗?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贵阳静态品鉴劳斯莱斯库里南,一场献给时代的奢华仪式
奇瑞为什么卖不过吉利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张先生抚摸着展厅里那台崭新的小米YU7,指尖下的金属漆面流淌着深海般的湛蓝光泽。交付中心灯光下,这台科技座驾犹如初临尘世的贵胄,线条锐利,气度不凡。
暗夜中的权力图腾:贵阳静态品鉴劳斯莱斯Black Badge古思特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信息,6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3%,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势力品牌等多家车企销量创历史新高。CAR路里认为,除了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继续推动,新车效应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
比亚迪全国取消限时 “一口价” 政策,话外之音自然就是退出价格战。但价格战如今被推动到如此地步,这是比亚迪想退就能退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