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广州车展,日产带来中国市场首款搭载e-Power系统的车型,共三款车型,13.89万-15.59万元。这是一台同级罕见但并不陌生的增程式,首款国产车型便选择在A级家轿“王者”轩逸上进行“试点”:轩逸e-Power,它靠谱吗?
相比于丰田THS、本田i-MMD,日产在混动产品方面的节奏落后不少。尽管纯电动的Leaf上市较早,但是日产在国内电气化市场上的表现并无太多可圈可点之处。此次日产押宝的e-Power系统,被视为日产当前在国内混动技术的核心。最起码,对日产自己而言,是这样的。
通过发动机发电,再通过纯电驱动,其本质上就是增程式。而日产主打的亮点则是:e-POWER采用了闪充闪放技术,其电池可以一边充电,也可以一边放电,从而提升了效率。
作为月均销量动辄4万台的轩逸,担起此次e-Power系统在国内普及的重任。此次广州车展上,轩逸e-Power开启预定,售价区间为13.89万-15.59万元。
尽管它是基于轩逸打造,一台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量产车,但由于搭载新的动力系统,摆脱了除1.6L别无他选的“尴尬”局面。那么也不妨看下,轩逸e-Power具体有何不同。
★ 外观设计和纯燃油版基本一致,车身细节区分两款车型
轩逸e-POWER与普通版车型在外观上其实并没有太多差别,主要变化体现在车身细节处:全新的格栅内部造型、双条幅V形格栅边框、全新设计的NISSAN LOGO以及尾部“e-POWER”标识等。此外,日产还为其新增了一款专属车漆,并采用了双色拼接处理,双色车身设计可以用以区别轩逸e-Power。
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49/1815/1445mm,轴距2712 mm。与普通版车型相比,轩逸e-POWER的车长与车高都有所增加,为布置e-POWER系统所搭载的锂电池组做出适当调整。
★ 内饰布局不变,更换12.3英寸中控屏,新增电子手刹
内饰同样保持了燃油版车型的布局,最明显的变化有两处:一是更换了与全新奇骏相近的大尺寸中控屏,尺寸为12.3英寸,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CCS2.0+系统;
另一处变化就是更换了小巧且科技感更强的电子挡杆,被长期吐槽的脚踩式驻车制动也升级为电子手刹。
★ 动力系统(最大亮点):1.2L三缸发动机+电动机组成增程式系统
相较于纯燃油版的轩逸,轩逸e-Power最大改变为搭载了一套由1.2L三缸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其中,1.2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2马力,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36马力,市区工况油耗3.9L/100km。
当然,增程式驱动方式各位都不陌生,发动机纯发电,电动机纯驱动,理想就是玩的这一套,也就是串联式混动系统。但轩逸e-Power和理想并不完全相同。
理想采用的是大电池,在重量和充放电效率方面优势不明显,而轩逸e-POWER采用2kW•h的小电池。一方面减轻车身重量,第二能节省更多车内空间。据称, e-POWER电池能做到了闪充闪放,充放电倍率是普通储能型电池的10倍。此外,前文提到的3.9L的百公里油耗,从参数层面来看,竞争力很强,这也是轩逸e-Power用来吸引消费者的一大核心卖点。
由于是纯电驱动,车内的NVH性能可以得到保障。不过当电池电量不足,边发电边行驶的情况下,尤其是高速工况时,发动机自然快速做功产生电能。这对于轩逸e-Power的隔音、隔振设计,是个不小的挑战。因此还是建议结合实际试乘试驾去体验。
通过前面的介绍,各位也对这款新车型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开启预定的三款车型中,应该怎么做选择呢
轩逸e-Power不同配置车型参数对比
此次开启预定的共三款车型,从配置表来看,入门版的e-Power车型配置过于入门,并线辅助等一系列辅助驾驶功能没有配备,倒车影像都没有配备,无钥匙进入、远程启动也都没有,搭载塑料方向盘,中控屏、语音识别控制、车联网、OTA等都没有配备。毕竟已经14万的售价,这个配置的确有点拉跨。
预算再加1.1万,可以买到超智联Plus版。入门版缺失的配置基本就都找回来了。不仅如此,轮毂尺寸增加1寸到17寸。不过,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提示等配置依旧并未搭载。
再加6千块,就可以买到指导价为15.59万元的超智驾MAX版,相较于中配的e-Power车型,不仅多出了并线辅助等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而且,倒车侧预警系统、前排手机无线充电、自适应远近光等配置也并未缺席。
从性价比角度看,建议选择指导价为15.59万元的超智驾MAX版,配置丰富,价格相较于中配车型仅贵了6000元。若预算有限,可以考虑中配指导价为14.99万元的超智联Plus版车型。辅助驾驶功能没有配备,但这个要看实际使用需求。至于入门版的全电驱Pro车型,不建议考虑。
前文也提到,日产其实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起步并不晚,早在2010年底,日产的纯电动Leaf在美国上市,并且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转型之路上,日产可谓是起了个大早。不过,随着过去十年间行业的巨大变革,日产的确落后了,这一点,在国内市场上表现的更为突出。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本田、丰田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无论是THS系统,还是本田的i-MMD技术,在多工况、多模式驱动方面,实现了发动机效率优化,从而实现降低油耗的目的。
再看国内市场,前有比亚迪的DM-i混动系统,配合刀片电池,实现了节能的同时,提升了纯电续航。后有近期广州车展上,长城魏牌推出的DHT混动系统。
不同于i-MMD的单挡直驱(主要目的是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处于高效区间,提升效率),长城的DHT混动技术高低两挡直驱:不仅可在高速巡航时,通过发动机直驱提升效率,在低速匀速行驶时,也能发动机直驱,从而进一步地稳定车辆的综合能耗。从目前的技术路线来看,长城的DHT技术虽然是最复杂的一套,但同时,也是更行之有效的路线。
再反观日产,之前在国内一直没有大动静的背景下,车展直接上市了轩逸e-Power,技术层面停留在增程式模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复杂度还是多模式的灵活性,相较于双田或者国产品牌,均有较大的差距。毕竟很多路已经被堵死了,想要另辟蹊径,又何谈容易。
当然,作为一名消费者,主要考虑还是价格和产品定位。因此,我们选择指导价为15.59万元的2022款 轩逸e-POWER 超智驾MAX、指导价为14.58万元的比亚迪-秦PLUS 2021款 DM-i 120KM 旗舰型以及指导价为15.98万元的一汽丰田卡罗拉2021款 双擎 1.8L E-CVT旗舰版进行对比。
核心竞品对比:轩逸e-Power vs 卡罗拉双擎&比亚迪秦Plus
通过对比三款车型不难发现:三款车,三种不同的动力模式。秦Plus为插电混动,而卡罗拉则为油电混动,e-Power为增程式混动。尽管三者均搭载发动机,但秦Plus和卡罗拉双擎分别搭载的是1.5L和1.8L的四缸机,而轩逸为1.2L三缸机。增程式布局下,三缸只是用来发电,技术上够用,不过,若从市场认可度来看的话,可以参考下新奇骏……
动力参数也给各位做个参考:秦Plus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110马力),最大扭矩135Nm;轩逸仅给出发动机的参数,最大功率53kw(72马力);而卡罗拉双擎发动机最大功率72kw(98马力),最大扭矩142Nm。因为三款车设计驱动系统比较复杂,无法从参数上直接判断,所以实际动力体验,建议以试乘试驾为准。
从尺寸参数来看,无论是长宽高还是轴距,秦Plus均处于领先。不过轩逸2712mm的轴距和秦Plus仅差距6mm。三者中,卡罗拉双擎轴距2700mm;
具体配置方面,秦Plus整体丰富度较高。同样是15万左右的价格,多出了道路交通安全识别、前后驻车雷达、360全景、雪地驾驶模式、蓝牙、NFC/RFID钥匙、全液晶仪表、12.8英寸中控屏、多色车内氛围灯以及外后视镜电动折叠、锁车自动折叠等功能,此外还支持OTA升级。
相比之下,卡罗拉双擎整体配置也不低,膝部气囊、副驾驶坐垫式气囊(保护副驾驶腿部)、额外提供主座椅腰部支撑、前排座椅加热、Carlife等。配置上相较于比亚迪弱一些,但也相对比较实用;
而轩逸和其他两款竞品相比,配置并无过多可圈可点之处,OTA升级、疲劳驾驶提示、真皮方向盘,算是其优势配置。而至于其他方面的配置,它有的,竞品也基本都进行了配备。
因此,如果在这三款车中做选择,可以这么选:
1.看重空间和配置,秦Plus值得重点考虑。而且除了上面提到的配置以外,国产品牌这两年在技术和产品上的进步的确不小,刀片电池也好,DM-i系统也罢,总之,在新能源的赛道上,比亚迪起步不算晚,跑的也不慢——就是缺车。
2.如果看重品牌,卡罗拉可以考虑。作为以丰田品牌做背书的车型,1.8L双擎系统,配合丰田油电混动系统,百公里油耗在4.1L。况且这个预算下买到的旗舰版,配置基本够用了。
3.至于轩逸e-Power,“大沙发”的属性应该还在,如果真能像官方宣传的那样,尽管搭载了三缸机,却不影响其振动噪声以及油耗的话,也倒是可以考虑。
经过前面的对比分析,大家对这几款车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最后为大家简单总结下:
对于15万左右预算,轩逸e-Power可以这么选:
建议优先选择指导价为15.59万元的超智驾MAX版,性价比相对高;
若预算有限,可以考虑中配指导价为14.99万元的超智联Plus版车型;入门版的全电驱Pro车型配置偏入门,不建议考虑。
如果横向对比比亚迪秦Plus和卡罗拉双擎,可以这么选:
1.看重空间和配置,秦Plus值得重点考虑。
2.看重品牌,卡罗拉可以考虑。
3.至于轩逸e-Power,刚上市,想尝鲜,来;否则,再看看市场反应吧。
以上,希望能对各位选车用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在对比分析过程中,自然是仁者见仁。希望各位在购车时可以多看多选,也欢迎各位后台留言你想要对比的车型,讨论内容或许就会出现在下期的【导购】栏目中哦。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杨帆
2025年成都车展热度正酣,作为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汽车在本次车展上带来了重磅惊喜。其明星车型钛3正式发布「变脸计划」,如同川剧变脸般让车辆前脸造型随心切换,更同步推出两大个性化彩蛋,打造“A级纯电市场内最性能的车、性能车里最潮流的车、潮流车里最好玩的车,更是好玩车里最实......
我们在2025的成都国际车展现场,那也来到了威麟展台,威麟这台P3X也是他们全新亮相的一台车,简单给大家过一下外观。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小鹏汽车以“AI改变世界”为主题,携全新小鹏P7、小鹏G7、2025款小鹏X9、小鹏MONA M03、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等全明星阵容亮相,全面展示小鹏汽车在AI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
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隆重开幕,长城汽车携哈弗、魏牌新能源、坦克SUV、欧拉、长城炮、长城灵魂摩托六大品牌,30余款重磅车型强势登陆西南舞台,聚焦新汽车时代的技术变革,直面全球竞争新格局,彰显中国汽车品牌作为行业探索者与践行者的向上实力。
张雨绮亮相坦克展台 全新坦克500Hi4-T/Z智享版闪耀成都车展
8月29日,长城炮品类创新力作“赛级皮卡”V6火炮于成都车展正式预售,预售价22.98万元,并同步推出三大专属预售权益,包括:15000元置换礼、5000元老友礼、3次免费保养(首任车主非营运)。价值拉满,诚意十足!
导购|二代枭龙MAX 四驱省油还智能家用适配 #二代哈弗枭龙MAX #哈弗枭龙MAX #买车就买四驱车 不少家庭在选 SUV 时总陷入两难:想要满足日常通勤的低油耗,又渴望自驾时的操控感;看重智能配置带来的便捷,却担心机械性能跟不上需求,尤其是四驱车型,“高油耗、高成本” 的固......
“日常很注意防晒,坐车更要注意防晒。其中,物理防晒特别重要。” 8月29日成都车展上,岚图汽车品牌大使邓超,一边体验全新岚图知音,一边分享自己作为演员的日常用车小感悟。在现场看到全新知音的电动遮阳帘后,当场表示“太实用了”。
哈弗大狗PLUS是行业首款聚焦家庭的泛越野中型SUV,它将打破场景的边界,以全场景适配的核心优势让泛越野进入家庭时代。 #哈弗大狗PLUS开启预售# #让泛越野进入家庭时代# #哈弗大狗PLUS# #家庭泛越野中型SUV#
8月29日,2025成都车展,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携高山家族及蓝山、摩卡等重磅亮相。作为始终践行“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通过DTC模式与用户产生深度链接,以持续两月破万的交付成绩,为品牌持续向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高山家族全新成员——高山7将于9月1......
我们在2025年的成都国际车展现场,现在也是在上汽大众的展台,上汽大众这次我觉得是推出了非常有价值的一款燃油轿车,就是我身边的这个全新的凌渡L。
哈弗携新阵容亮相成都车展,哈弗大狗PLUS正式开启预售
选燃油车,价格没贵多少,变速箱都是9AT,该选2.0T发动机版本呢?还是该选1.5T发动机版本呢?您记住这一点,发动机没法后期升级哦
与用户深度链接!2025成都车展广汽传祺发布“向往的生活圈”
【英俊的车车报道】在七夕这个充满浪漫与温情的传统节日里,当牛郎织女的传说再次被世人传颂,问界品牌携其幸福旗舰——全新问界M7,于8月29日在成都车展上惊艳首秀,为这个古老的浪漫节日增添了一抹现代科技的温馨色彩。
七夕佳节之际,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广汽传祺借此机会,不仅展示了旗下“向往系列”车型,还正式发布了聚焦用户权益的“向往的生活圈”计划,进一步强化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联结。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江山也在成都车展第一时间关注此次发布会。
8月29日,在第28届成都车展上,东风新旗舰东风风神L8正式宣布上市
成都车展欧拉陪你过七夕,七周年经典再启航
我们在2025的成都国际车展现场,现在也来到了上汽奥迪展台,最重磅的车型当然是我身这一台上汽奥迪出品的E5 Sportback,它是一台纯电的轿车,现在也公布了预售价格,预售价格在23.59万元起。
当家庭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家舒适出行”,MPV库斯途显然比SUV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