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2022虎年即将到来。面对碳中和目标,自主车企开始铆足了劲进行乘用车的电气化改造,特别是在SUV市场,各类蓝牌、绿牌混动车也将接踵而至,NEDC测试工况最低油耗仅0.9L/100km,将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国产车在13-20万细分领域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比亚迪宋MAX DM-i


作为混动车的领头羊,比亚迪DM-i系列现役的一款轿车和三款SUV车型都有非常不错市场表现和用户口碑。而到了2022年,比亚迪也将全面扩展DM-i绿牌混动车的产品阵容,首先跟大家见面的就是这台宋MAX DM-i车型。

目前,比亚迪官方已经发布了这台宋MAX DM-i的官图,并且新增“升舱顶”车型,预计2022年一季度正式发售。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该车NEDC测试综合油耗为0.9L/100km(电池满电)。要知道,这台车跟唐DM-i一样是六/七座,实用性拉满,而价格有望控制在15万以内。

除此之外,明年比亚迪还将推出汉DM-i车型,换装唐DM-i同款的混动系统后,这台插混车相比现役汉DM将有更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且价格也有望进一步下探。
●奇瑞瑞虎8 PLUS鲲鹏E+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关于瑞虎8 PLUS鲲鹏E+的相关信息就一直是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该车相比现役瑞虎8系列最大的不同就是换装了奇瑞最新开发的鲲鹏E+插电式混动系统,是继比亚迪DM-i、长城DHT之后又一国产混动系统代表作。

遗憾的是,这台绿牌插混车一直“难产”,曾说10月份上市,后来又说11月份广州车展上市,如今看来恐怕“鸽王”也到2022年才能正式跟广大消费者见面。

从硬件来看,奇瑞这套鲲鹏混动DHT其实思路和比亚迪DM-i、长城DHT有些相似,都是经过电气化改造的发动机,外加前桥双电机驱动,不同的是,奇瑞在发动机输出端采用了三级齿轮变速机构,在保障经济性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高转速爆发力,搭配P4电桥(后桥电机,电四驱),在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上做到更好的平衡。

官方数据显示,瑞虎8 PLUS鲲鹏E+的1.5T发动机和三台电机,系统的综合功率可以达到341kW,综合扭矩735Nm,0-100km/h时间4.9秒,综合工况油耗低至1.0L/100km。当然,这只是电池电量较高时的数据,完全不充电的话,性能和油耗都会打折扣,预计亏电油耗跟唐DM-i差不多,在6.0L/100km左右。
●吉利星越L Hi-X

和几位同行一样,吉利汽车也看到了混动车领域的巨大潜力,今年下半年首次对外发布了全新一代雷神动力架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这套雷神Hi-X混动系统,这套动力总成将首次在星越L上服役,并在今年12月25日正式开启预订。

其实吉利现役多款车型都有插电式混动版,但都是基于1.5T+7DCT的魔改,例如领克01 PHEV、吉利缤越PHEV,外挂式的单电机在有充电条件时确实能保持比较出色的燃油经济性,但没有充电条件的话油耗会显著上升,这实际上也是德系混动思路和日系混动思路的最大差距。

因而,理论上星越L雷神Hi-X的混动系统应该算第二代产品,其发动机部分依旧是那台1.5TD直列三缸引擎,但经过电气化改造后账面数据被削弱到150马力/22牛米,伴随压缩比提高,热效率提升至43.32%,已经是一台正儿八经的混动车专用引擎。

更为重要的是“变速器”部分,雷神Hi-X并没有独立的变速器机构,而是将三级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融入到了两台同轴驱动电机之中,从而兼顾功率分流和机电耦合。官方数据显示,星越L雷神Hi-X的0-100km/h加速时间7.9秒,满油情况下最大续航为1300km。和瑞虎8 PLUS鲲鹏E+不同的是,这台车先期应该是小电池,上蓝牌。
●上汽荣威龙猫



上汽乘用车也有现役的插混系统,并在荣威eRX5、名爵6 PHEV等车型上服役,但这台龙猫无论产品定位还是动力系统都不一样。申报信息显示,这台车不光是小型SUV的尺寸,长宽高4440/1810/1634mm,轴距2625mm,而且上的是蓝牌,预估价格在10-12万,指不定是2022年最便宜的混动车。

在动力部分,荣威龙猫搭载的是型号为15S4C的1.5L自吸发动机,其最大功率88kW(120Ps),同型号的引擎在现款荣威i5上也有应用,功率数据也一样,其本身就是阿特金森循环,再做一做电气化改造,取消皮带轮系就能照搬到混动车上。

而在电驱模块,现役的第二代EDU机电耦合系统已经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设计,只不过,。相比第一代取消了发动机端的ISG电机,同时通过三平行轴齿轮箱为发动机和TM电机进行机电耦合和功率分流(上面几位都是双电机,甚至三电机),硬件简化的结果是对挡位切换逻辑有更高要求,否则很难保障不充电时的平顺性、燃油经济性。
●长安UNI-K iDD

今年9月份,长安UNI-K也首次推出绿牌插混版,命名为UNI-K iDD,这台车是首款搭载蓝鲸IDD混动系统的车型,配大容量电池组,上绿牌,官方透露其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30km,竞争对手直指唐DM-i。

其实早在长安汽车在UNI-T上首次展示蓝鲸NE动力总成的时候,官方就透露过这台1.5T发动机有混动专用版本(型号为JL473ZQ6),先轮系取消皮带,再通过进排气的精准VVT技术实现全场景米勒循环,搭配废气再循环、电子节温器以及皮带轮系的简化。官方表示其账面数据被压缩到了170马力/260牛米,但最高热效率可以达到45%。

然而,和比亚迪DM-i、长城DHT、吉利Hi-X不同,长安iDD混动系统并没有采用多轴双电机的机电耦合模块,而是在一台六速三离合变速器的前端集成了一台驱动电机,属于比较典型的P2布局,宝马535Le、帕萨特PEHV、奥迪A3等德系车经常用。

从结构来看,这套混动系统主要靠大容量电池拉低综合油耗,没有充电条件的话经济性大概率不如日系“削峰填谷”思路的RAV4双擎E+、唐DM-i以及玛奇朵DHT-PHEV。客观说,相比这台UNI-K iDD,2022年长安推出的新款CS75PLUS(1.5T+8AT)、UNI-V(四门轿跑)。
●总结:
毫无疑问,各类HEV、PHEV车型正在取代纯燃油车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流选择,而具体到细分领域,相比于德系那种单电机的P2混动,消费者对日系风格的双电机混动认可度还是更高一些。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以电驱为主、取消变速器的设计思路能最大限度强调电驱的高效率,让发动机始终处于稳定转速/复杂工况,甭管堵不堵车,甭管蓝牌绿牌,即便不充电油耗也远低于纯燃油车,还能兼顾燃油车的实用性,这就是比亚迪DM-i、长城DHT、丰田THS、本田i-MMD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混动相比纯电/燃油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