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一直有着“买发动机送车”的美誉,而且在混动技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面临电动化时代,本田还能保持领先的地位吗?今天,我们就拿本田即将上市的e:NS1,来对比目前热度最高的比亚迪元PLUS,一来看看本田电动车的实力,二来看看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结果。
首先是外观方面,本田e:NS1也采用了很多降低风阻的设计,与传统的燃油车大不相同。至于美丑就不好评价了,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元PLUS也同样如此。
本田e:NS1是基于全新的电动平台和智能生态系统打造的小型电动SUV,并非油改电的车型。而元PLUS是基于比亚迪e平台3.0技术打造,相比本田来说要略微先进一些。本田e:NS1定位于小型SUV,而元PLUS则是紧凑级SUV,虽然元PLUS有些胜之不武,但是两者的尺寸相差不大。另外,元PLUS的轴距达到了2720毫米,几乎领先于同级别的燃油车,这都得益于e平台3.0的好处。
动力方面,本田e:NS1分别提供134kW和150kW两种动力,而元PLUS则全系搭载150kW的驱动电机。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本田和比亚迪的电机都是毋庸置疑的,性能也十分强悍。值得一提的是,本田e:NS1搭载的是三元锂电池,元PLUS则是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这两种电池各有千秋。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大、体积小、能够耐低温,缺点是热稳定性较差,达到250℃高温以上就会产生分解,使用寿命能达到2000—3000次充放电循环。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高寿命和长续航的优势,得益于结构上的优化设计,让它的能量密度完全达到了三元锂电池的水准。而在在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3000次后,电量仍能达到原有的80%。不过缺点是不耐低温,当温度达到0℃环境下,能量密度就会缩减到原来的70%,-10℃时就得打五折,大大降低了冬季的续航里程。
众所周知,发动机越省油则代表技术越先进,而电动车也一样。以本田e:NS1和元PLUS为例,两款车的最大续航里程均为510km,本田e:NS1配备了68.8kWh容量的电池,而元PLUS的电池容量为60.48kWh。理论上说尺寸偏小的本田e:NS1更省电才对,但是元PLUS通过一系列先进技术,使电耗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改善。因此,在同等续航里程的情况下,电池容量更少的元PLUS也在轻量化、操控性方面占据了优势。除此之外,元PLUS还将刀片电池融入到车身结构中去,不仅加强了车身的刚性,也使车辆重心进一步降低。而其它车型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毕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电池,能够代替刀片电池来充当车身的加强件。
最后就是价格,元PLUS补贴后的售价区间为13.78万一16.58万元,几乎与同级别的燃油车差不多。本田e:NS1还没上市,而目前公布的预售价为18万一21万元,比本田CR-V还贵。其实也并非本田心黑,而是e:NS1的制造成本确实太高了。不像比亚迪,除了玻璃和轮胎,其它都能自己造。不难看出,在电气化领域,本田已然使去了优势,让中国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
85后精英的三明治人生,需要怎样的家庭移动空间?
16.49万元起解锁家庭美好出行 捷途全新山海L9沈阳五一车展上市
5月1日,新豪华中型电混SUV——2025款风云T9登陆沈阳五一车展。其集豪华智能座舱、豪华混动性能、豪华舒享空间、豪华安全标准于一身,成为沈阳五一车展最具价值的中型豪华电混SUV。车展期间推出沈阳专属限时钜惠,至高狂省20000元,车展专属置换价11.99万元起,以诚意重塑中型......
“大·有新天地”国民车东风纳米06闪耀庐州 同级唯一天地门解锁N+1种生活!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的辉煌战绩,是中国制造业从“跟随”到“引领”的缩影。
吉利银河爆款频出:4月销量大涨281%,加速迈向“百万银河时代”
家用⼤六座,看完理想问界,你必须还得看一下深蓝S09,这是一台为年轻家庭打造的“家庭大六座智慧旗舰SUV”。
方程豹钛3亮相苏州车展,造型个性,续航501KM,哪款车型值得选?
激光雷达VS纯视觉辅助驾驶:阿维塔07为何比Model Y更懂中国路?
1秒钟1公里,比亚迪兆瓦闪充的巨大用电量是怎么解决的?
阿维塔品牌销量暴涨,成为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黑马,结合华为、宁德时代科技,以智能、性价比吸引年轻用户,其产品将全球化销售。
自熄方案不能降低车辆起火几率,灭火不是克服电车缺点的正确思路
谁说国产车没排面?仰望这波操作直接刷新婚车天花板
五一小长假提个车?25万级家庭SUV绕不过去问界新M7
大场面!新能源“祖师爷”与“教父”同框,万钢为何心系比亚迪
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超3000㎡的智能化体验场景,涵盖智能辅助驾驶、整车智能、智能座舱三大技术板块,普及智能化带来用车安全、舒适、与便捷性,让好技术全民可享。
上汽大通轻客新能源车1-4月国内销量同比大增71%
4月16日,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揭晓
体验“超级e平台”技术,揭秘“兆瓦闪充”黑科技
2025上海车展:新能源下半场,合资品牌正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