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路咖汽车 1浏览 2022-05-16 IP属地: 未知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还在坚守燃油车的用户,可能会觉得新能源汽车没有驾驶乐趣,开起来就是傻快。

这种观点普遍存在,想打破这种观点就需要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乐趣。比亚迪的解决方案似乎是从传统的ESP上下手,最近发布了一款iTAC的智能扭矩控制技术;这已经和传统两驱、四驱不是一个类别的产品,而这类产品或许能直接改变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质感。

比亚迪的iTAC系统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更准、更快的响应,适合哪两类车?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先了解一下,iTAC全称为intelligence Torque Adaption Control,翻译成中文就是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这是一项能够通过车辆扭矩达到安全驾驶的技术,是的,它的前提是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iTAC系统与目前车辆搭载的ESP功能有些类似,但依赖于电动机的控制,所以技术层面上更好。系统基于电动机响应速度快的特性,再利用传感器快速识别车辆状态变化,能够减少车轮打滑、转向不足的现象发生,也能够实时调整车辆驱动电机输出的扭矩,这就能让车辆保持良好的行驶姿态。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能让车辆拥有更高的驾驶极限。

从而让车辆达到更高的操控极限,例如:

1.避免起步打滑,深踩油门的时候可能会造成驱动轮打滑,从而造成了起步时的最大扭矩没能完全释放,起步就慢了。iTAC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会主动进行干预,把扭矩从低附着轮转移到高附着轮,避免打滑,让车辆起步更快;

2.湿滑路面、雪地、车辆快速过弯等场景下,车辆出现侧滑的概率增大,iTAC在这个场景下能计算出各个车轮附着力,将合适的扭矩分配到各个车轮,避免出现侧滑、转向不足、转向过度的情况。

功能确实与ESP有些类似,但能做到比ESP更极致的性能。iTAC系统,可以通过安装在轮端的轮速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电机里面的电机传感器监测车轮状态,iTAC系统对车辆的识别精度更高(比ESP提高近三百倍),能够更快速的预测到车轮轮速变化趋势,在轮胎出现异常变化但还未出现打滑时,iTAC系统就会主动干预车轮。

所以配备iTAC系统的车辆会在传感器硬件上有所增加,软件的调校方式上也会存在变化,最直接落到用户端的改变是成本增加。也就是说,能搭载iTAC系统的产品应该是属于高配或者某些性能车型才会搭载。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再说一下比亚迪的iTAC系统都会用在什么车上,两类车型,第一类是性能车、第二类是越野车。根据比亚迪宣传来看,这款新技术很可能会让比亚迪海豹性能版先使用。

iTAC系统,能给这两类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用通俗的表达方式讲就是车辆的操控最终是作用在轮胎上,只要能控制好轮胎在路面上的力,就能实现驱动、制动、转向;那终极目的就是通过控制车轮与路面的作用力,达到车辆的性能的最大化。

而两类车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配套的iTAC系统应该也会有不同的调校风格,或许,性能车更偏向极致运动取向、越野车更偏向脱困能力。

能实现漂移和弹射,而且很简单?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看完以上,有人可能会以为iTAC系统可以替代我们所熟悉使用的ESP功能,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ESP功能包括电子刹车分配力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循迹控制系统、车辆动态控制系统,以上功能底层逻辑就是分别对单个、多个车轮的扭矩控制从而达到车身的稳定。

底层逻辑与ESP相近,iTAC系统的亮点在哪?

我们应该把亮点放在它能实现更快速的响应,能在iTAC和ESP同时搭载在一台车上的情况下减少触发或不触发ESP介入,这就涉及到了轮速传感器、电机旋变传感器两个底层硬件的区别。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普通轮速传感器,是我们常用的ESP所匹配的传感设备。轮速传感器最小识别的车轮旋转角度一般是7.5度左右,车轮转动超过这个最小值之后才会产生一次信号,之后才是ESP的监测。

轮速传感器由于最小值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转动角度才能分辨,所以我们可以视为轮速传感器分辨率较低。车轮转速高,识别频率就高;车轮转速低,识别频率就低,也就造成了我们日常起步阶段猛踩油门ESP介入控制打滑的响应会慢。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电机旋变传感器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上监测电机转速、转子位置的主流配置,因为旋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精准度,让它成了电机传感器的首选。车轮旋转一圈,能够形成约4100个采集点,对车轮的监测精度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依靠更精准、更多的采集点,iTAC系统能够实现比ESP更快的介入,实现车身稳定。

比亚迪海豹可能用新技术,标配“弹射”和“漂移”模式?

更精准的扭矩控制,理论上,对于“弹射起步模式”和“漂移模式”可能实现起来会更简单。只要在调校上对指定车轮匹配最合适的扭矩即可,理论上驾驶员只负责踩油门、控制好方向即可。理论上更极致的做法,是iTAC系统匹配独立的轮毂电机,可能是后续迭代产品的发展方向。

说白了,这套东西很新,但不算先进的技术变革。逻辑、功能没有变,感知设备和算法的使用符合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更快、更精准,把车辆极限拉高让新能源汽车在安全行驶的前提下拥有驾驶乐趣。

需要面临的一个考验,iTAC的调校方式。调校的不好可能会让普通消费者用不明白,反而是个鸡肋;调校的好,能让你下赛道刷个最快圈速也不是没可能。

最后一个问题,现阶段为什么iTAC与ESP共存?

我个人的观点,iTAC系统算的上是一个新的技术产品,它具备替换ESP系统的能力。现阶段如果把一款量产车身上的ESP系统去除,换装iTAC,如果你是消费者,认可这种做法么?或许难以接受去除了使用多年的传统ESP,用共存的方式验证产品力、提高认知度很有必要。

总结

在新能源发展趋势下,电动化平台得益于电能输出、电信号传递速度、电机响应速度的优势,让以往机械结构的瓶颈很容易就能够被突破。ESP和iTAC就是鲜明的例子,后者做到了响应速度更快、更精准的能力,也形成了可替代或者近乎超越的能力。

比亚迪iTAC系统能带给新能源汽车在驾驶层面的改变,有更高的极限,确实值得期待。不过这样一套新的系统,在硬件成熟的前提下,比较看重的就是软件方面的调校方案,这个是决定新系统能否得到广泛认可、应用的核心要素,要想替代传统ESP这就是前提。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