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奠基,让这家世界级新能源车企迈出了走向中国的关键一步。
客观来说,中国同意引入特斯拉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因为鉴于当时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展缓慢,造车新势力羽翼未丰,这个时候引入各方面都很先进的特斯拉,无异于对国内造车新势力来说是“引狼入室”。
但从宏观角度来说,若不引入具有领先水平的国外新能源车企,那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就还会懒洋洋地毫无斗志,拿着补贴轻松过日子,用毫无技术含量的“油改电”车型来糊弄老百姓。所以特斯拉的入场,一方面来说堪比“给羊圈里放只狼”,极度刺激了国内懒散的新能源市场,使得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一刻也不敢放松,打起精神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带来先进的新能源车型来和特斯拉竞争。
因此毫无疑问,现在国家的目标都实现了,不仅国内是各家新势力车企新品百出,我们的传统车企也凭借近年来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和努力钻研,而向前迈进了好几大步,纯电车型的性能也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有趣的是,在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日益蓬勃时,我们的一家新能源车企也做出了和特斯拉类似的行为,那就是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来走进其它国家搅局,让别人也看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并且它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这家车企就是比亚迪,而这个被进入的国家居然是日本。
一、比亚迪正式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在7月2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株式会社)在东京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亮相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
比亚迪日本品牌发布会
比亚迪表示在1999年,比亚迪以二次充电电池为起点,开始服务日本客户。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在日本顺利开展,获得了大量日本客户与民众的支持。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发表视频并致辞“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比亚迪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全面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和车规级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进入日本市场之后,日本民众也能够享受到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顶尖的用车体验。
与此同时,比亚迪公布并亮相了元PLUS、海豚和海豹三款即将在日本乘用车市场发售的车型。元PLUS预计于2023年1月发售,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发售。
从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的行动来看,将会让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等大车企紧张起来。有数据显示2012到2021年的十年间,日本和中美新能源车销量差距越来越大,在2020年,日本的新能源市场被韩国反超;在2021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45,296辆,而比亚迪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3,338辆。
也就是说,比亚迪一个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就是日本全年销量的两倍。
不过我们也不能轻视日本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其松下、汤浅等老牌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仍有着巨大影响力。并且早在1967年,日本就成立了电动汽车协会,并在1971年制定出了新能源汽车国家开发计划,起步可不算晚!再加上日本也是公认的汽车工业强国,拥有深厚的造车功力,并且目前仍保持着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地位。
二、日本的新能源市场究竟怎么了?
那既然日本又有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又非常会造车,那为何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是发展缓慢,导致给我们的自主车企以敞开大门的机遇呢?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日本选错了道路,全力发展氢能源,却越走越窄
日本很早就开始了对氢能源的研究,虽然在数十年的持续投入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氢能源技术仍然没有发展到足够成熟的水准。现在电动车在别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而日本却把氢能源这条路越走越窄。
2、日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质疑电动汽车的环保性
日本很多车企都曾宣称过电动汽车并没有那么环保,因为发电一样会产生二氧化碳,日本消费者在买车时,也会更倾向于购买更便宜、性能更好的混合动力汽车(HV),导致日本电动汽车销量一直上不去。
3、日本国土资源有限,发展电动车需要大量资源发电
丰田的社长丰田章男曾公开表示过,如果日本全国都开电动汽车,那么夏季最需要用电的时候日本全国会发生电力瘫痪。2020年日本化石能源发电占到76.3%,而日本的石油等资源大量依赖进口,发展电动汽车带来的电力负担可能会让日本在化石能源上面临掣肘。
总结:
不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纯电车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结果,这点日本无论如何也要接受。比如就在2021年底,丰田宣布2030年实现每年350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目标,而本田也早已宣布开始汽车电动化转型,这意味着在今后十年,日本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左三)、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右三)、BYD JAPAN株式会社董事长兼总经理东福寺厚树(左二)
所以此时深耕新能源行业多年的比亚迪,将三部产品力出众的纯电动车-元PLUS、海豚和海豹带入日本市场,是在和丰田、本田进行赛跑,并且已领先了一个身位,这种情景和当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又是何等的相似?!
赵心童与腾势携手向前,欧洲任我闯荡!
以做大规模为目标,增程已被多个车企验证为有效。从 X9 到 G7 再到 MONA系列,小鹏会在增程领域完成从高到低的布局。
我跟你讲那辆腾势Z9GT底盘被磕到,电池包整个都漏出来 天啊,也太严重了吧,人没事吧? 人没事啊,已经出来拍照发朋友圈了……
前段时间我们做过一期关于比亚迪汉L以及兆瓦闪充技术的视频,当时评论区就有朋友质疑说这都是噱头。新技术嘛,有质疑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战胜恐惧的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比亚迪这回就选择直面质疑,让我们亲身体验兆瓦闪充技术
价格战打到今天,新势力活到现在的,其实拼的就是“护城河”。说直接点就是:如果你没有别人难以复制的商业壁垒,将会活得越来越难。从6月新势力们的销量表现来看,“护城河”之争开始在销量数据上直观显示出来。
试驾2025款钇为3:10万内纯电质感天花板
25款腾势D9迎来重磅OTA升级,新增云辇预瞄、AR脚踩感应开启滑门背门、无麦K歌等功能,并优化部分手机NFC车钥匙刷卡性能和音响音效,为用户持续创造新价值。
新能源车长得都差不多,搞半天是被风吹成了一个模样?
越野是“年轻、探索与热爱”的行动表达, 以音乐为媒,这种情绪将被无限放大。
不止趣玩,热爱正当夏 郑州汇嘉领克900专场活动
中国品牌海外开疆拓土窗口期其实很短,BYD巴西工厂用了15个月便完成了首车下线,看来选择在巴伊亚州,这个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和成熟港口物流设施,还是很明智的,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销量表现可见方程豹产品力与品牌力在市场的认可度,品牌势能不容小觑。
小米YU7好不好?它当然好。但你要说买它行不行?我劝你好好考虑考虑。毕竟现在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一年后,买个车等一年可不是谁都能接受的。
【E汽车】奇骏·荣誉上市,限时11.98万元起
【E汽车】全新奥迪Q5L申报图曝光
提示大家:1.电池续航影响2.电池危害3.防止“滑水”4.控制车速和加速度5.维护雨刷 保持性能6.注意电控系统电脑7.主动关闭驾驶辅助8.避免下雨天雷雨天.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10倍差距?自驾国产电车跑欧洲,充了两次电,“三观”被颠覆了
限时诚意价11.98万起 奇骏·荣誉焕新上市 携手逍客·荣誉双车出道
刚买不到一年,主包的MONA就成了老款,关键新款M03 Max就贵了1万块!那新款车到底变了哪?作为老车主的我情绪是否稳定?看完这期节目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