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从拥有几十年造车经验的老牌央企到造车新势力,纷纷在“三电”领域持续发力,毕竟在当下市场逐步饱和且稳定的格局中,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进阶才是整车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而在近期,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12月7日,为帮助用户深入了解,长安新能源CEO邓承浩通过视频亲自对原力超集电驱进行了解读,受到了广泛关注。
同时,长安原力超集电驱还入选了“中国心”2022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引起了行业轰动。那么,这套引爆行业的原力超集电驱系统究竟是什么?为何获得了行业高度认可?
什么是“原力超集电驱”?
首先从技术发展来说,时下所有的东西的体积都越来越小,但功能却越来越多,比如各种电子产品、芯片,体积变小的同时,性能却越来越强,超集成,高效率,是时代的演变,也是技术的趋势。
而评价一套电驱系统是否先进、高效,高集成与高效率是最根本的衡量指标。目前业内主流电驱系统的综合效率大多都在90%左右徘徊,采用的也都以“三合一”技术路线为主,通常是将电机、电控和减速器集成在一起,无论世界顶级汽车零部件巨头还是国内多数整车厂的电驱系统莫不如此。
而长安深蓝首发的“原力超集电驱”技术,将电机、电控、减速器、充电机、DCDC、DCAC、PDU等七大核心功能深度融合,将更多的功能和部件集成到更小的体积内,整体置于后桥,完美适配后驱基因的EPA1平台。从而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前机舱,去放置不同性能和配置的增程器,甚至是更加多种多样的动力布局,比如纯电,氢燃料、两驱,甚至是以后的四驱,原力超集电驱都为它们奠定了完美的技术基础。
同时,原力超集电驱较过去的“三合一”重量降低10%、体积降低5%、效率提升4.9%、功率密度提升37%。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63项,实现极致的体积、效率、重量、NVH、可靠性,并硬生生的将系统最高综合效率提升到了95%的水平,带来了行业内电驱技术的突破。
所以说,原力超集电驱的到来,给用户带来了更低的能耗,更好的兼容性,更先进的技术。而在出色的用户体验和超高效率的背后,长安深蓝原力实验室的四大黑科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原力超集电驱的“四大黑科技”牛在哪里?
长安深蓝原力实验室的四大黑科技指的是温度场实时动态预测技术、NVH主动控制技术、工况自适应效率寻优技术、以及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但除了这四项关键技术,原力超集电驱还拥有包括游电磁兼容分级控制技术、电驱智能健康管理技术等将其他十多项“黑科技”,累计申请专利也超过了163项。
从技术角度出发,原力超集电驱的四项“黑科技”的每一项几乎都攻克了当下电驱系统的某一个行业共性难题。其中温度场实时动态预测技术,解决了对关键部件如电机转子的温度场预估难题,可以对转子温度进行实时保护,完美规避退磁以及温度过高导致电机损坏等问题。工况自适应效率寻优技术则在减速器润滑系统优化过程中,采用最极致的方案,既能有效对所有的齿轮和轴承进行润滑并保证可靠性,又能够以最小的搅油损失带来最小的效率损失。
而NVH主动控制技术则解决了电驱系统高频啸叫的噪音问题,建立了NVH主动控制方法和敲击异响优化理论,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真正做到了全域无感运行,领跑行业水准。
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则真正解决了电动车不过山海关的行业痛点。这一技术利用电池在低温下内阻远大于常温阻的电化学特性,通过脉冲加热控制策略,产生脉冲电流,当高频交变的大电流通过电池时,由内阻产生焦耳热,从而实现了电池加热,可实现在-30°的超低温环境下,每4分钟电池温度提升4°、动力性能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大大改善了电车在寒冷地区的冬季用车困难,-30℃超低温环境畅快驾享,对于北方地区的众多车主来说,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
原力超集电驱是如何实现的?
对于原力超集电驱来说,每一个完美的成果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外界的质疑都是研发团队所必须面对的,比如其中最核心的“深度集成化”,虽然这早已经是各大品牌对于电驱技术发展的共识,但真正敢于实施,或者说有所建树的其实寥寥无几,原因自然是因为研发成本以及技术要求过高,所以这种深度集成的技术路线一直是“曲高和寡”,此前从未有人应用。
所以“七合一”电驱技术路线可以说是长安深蓝在行业中率先吃的“螃蟹”,之前没有成功先例可供参考,技术路线从概念提出、到技术验证、再到最终量产都是由长安主导完成,而也因为是正向研发,在研发过程中,长安也遇到了大量内部分歧与外部的不理解。
其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无疑是来自于战略合作伙伴的不解。长安新能源CEO邓承浩介绍,长安曾就“七合一”电驱技术路线与欧洲一家知名零部件巨头进行沟通,但他们都不看好深度集成技术路线,认为这是不可能达成的设计。面对这样的质疑,长安的研发人员不信邪,没有迟疑,也没有动摇,而是坚定信心,通过5年的坚持,迭代了5轮技术,验证了36种不同构型,最终完成了技术研发,达成了业内电驱技术的全新高度,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创造”的强大研发实力。
写在最后:
近年来,以长安深蓝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纷纷走出研发“舒适区”,在“无人区”的道路上驰骋,并不断走深、走远。此次,长安深蓝原力超集电驱系统的发布,让中国汽车工业在电驱领域独树一帜。相信随着更多中国品牌在“三电”领域发力,中国品牌在“新赛道”的领先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东风猛士M817,目前40万级别的硬派越野中最均衡的选择!
看了一下这个猛士M817的资料,真的被震撼到了!作为一个经常跑山路的人,我觉得这车简直是为我们这种人量身定制的。 首先说驾驶体验,华为的智驾系统真的厉害,27个传感器加上激光雷达,基本上可以实现全程自动驾驶。我最头疼的就是城市拥堵和找车位,这车的P2P 2.0能搞定160多种车......
当地时间7月10日,2025年古德伍德速度节(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于英国西萨塞克斯郡古德伍德庄园正式启幕。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和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亮相现场,展现中国汽车品牌科技力量。
艾瑞泽8 PRO对比星瑞,国产燃油家轿谁更值?
高度可用,搭载天神之眼B的腾势N9,智能泊车有多强?
我们在赛车场体验了汉L EV,2s级加速太猛了!来一起看看,2s级加速牛在哪儿?
Ultra 230F+RTX5060 ITX神机暴打3A大作,ITX装机终极方案曝光
越野将驶向何方?全栈华为强势助力,猛士M817掀场景革命
比亚迪新推出的「手车互联」功能真是太方便了!手机导航轻松转到车机上,音乐无缝续播,体验极佳。特别是隐私模式,让我不再担心敏感信息被泄露。比亚迪的开放合作理念,真的是为用户考虑,期待未来更多惊喜!智能出行,畅享便利!
奇瑞风云A9L指导价14.99-20.79万元,限时超级置换抢购价13.99-19.79万元。开起来感受如何呢?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2025年7月,据多家媒体报道,野马汽车已与巴顿汽车共同成立三家合资企业,包括两家整车制造主机厂和一家研发中心。公开资料显示,野马巴顿(四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野马巴顿(四川)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野马巴顿重型汽车(四川)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经营范围均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
看完了新势力们在7月份申报的新车,娜娜姐带大家再来看看传统车企们在7月份都申报了哪些新车吧。
理想i8,为什么会长这个样子?
千匹旗舰家用SUV,是一种什么体验?
小鹏G7可以是周末带娃的“移动城堡”,是通勤路上的“解压神器”,是商务接待的“体面伙伴”,更是暗夜归途的“忠诚卫士”。
揭秘!岚图FREE+为何上市即火爆,获大量友商用户转定?
口口声声说它不值的人,他买得起吗?
风云A9L搭载鲲鹏CDM 6.0系统,以4秒级零百加速、260km纯电续航、前双叉臂+五连杆底盘表现惊艳,搭配高通8255芯片和23扬声器伯牙之音打造沉浸座舱。20万级价格享受50万级体验,以13.99万起售价颠覆C级豪华市场!
两款在中型新能源SUV销量榜上靠前的选手应该如何选择?是纯电续航更长配置更高的零跑C11还是更省油的宋L DM-i?
长途自驾兼日常家用,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与猛龙Hi4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