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获得更畅快的大马力体验,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如果早十年提出这个问题,恐怕还能炸出不少大排量自吸,还是大涡轮的争议。但现在随着电气化的深入,无论你是已经投身新能源的革新派,还是坚持燃油车的保守派。至少在动力性能方面,更多人已经意识到电气化是一种降维打击的存在。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宝马M 50周年的重磅新车,全新一代宝马M2推出了。这款在国内售价接近60万元(指导价59.9万元)的“大玩具”,到底凭啥能在电气化的大环境下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呢?
仅仅只谈马力,M2搭载的宝马旗下一代“神机”S58双涡轮增压3.0T直列六缸发动机。根据宝马的官方说法,M2身上这台发动机相比宝马M3与M4的动力单元,只有几个“细节”上有所不同。虽然所谓的“细节”体现在宝马M2上时,有着几乎50Ps马力以及100N·m的差距。但最大460Ps马力以及550N·m的最大扭矩,在绝对数据上依旧是顶级的。就算是把奔驰AMG那台“地表最强2.0T”的M139发动机请出来,其最大调校不过是421Ps以及500N·m。当然,你要说那只是一台四缸机,而且排量也只有2.0T。但不好意思,如此调校的奔驰A级AMG的指导价已经在55万元以上了。
那么电动车呢?确实,车用电机想要把最大马力刷到450Ps以上并不是一件难事,无非就是搭载前后双电机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电机驱动的最大扭矩相当夸张,要做到800N·m以上都不稀罕。同时电机输出极为线性,几乎在“瞬时”就能做到最大输出,所以零百加速成绩一直是电动车的强项,诸如4秒左右的成绩并不在少数。
但是,想要做到高动力输出,对于电动车而言,一般都意味着更大的车身尺寸。因为没有足够的尺寸支持,就等于失去了大容量高性能电池的加持,续航的血崩是纯电动车无法承受的产品力缺失。随便举几个例子,即使强如保时捷Taycan,也是一款车长近5米,轴距达到2.9米的庞然大物,并且其整备质量至少在2.1吨以上。更不用说像蔚来ET7这样的选手,车身尺寸和整备质量还要超过这个水平。它们确实很快,但与灵活、轻巧和从容似乎从来画不上等号。更有意思的是,当下的纯电动车似乎也过了一味卷性能的阶段。如何平衡续航、电耗以及性能表现成为它们的新课题。在权衡主流消费需求的情况下,还在起步阶段的纯电动车们,还没有办法把精力放在“好玩”这件事上。
前面比较克制的聊到了车重的话题,其实引申下来,这就是一个车身结构的问题。宝马M2从命名来看就与宝马2系有着密切关系。但仅从车重角度来说,宝马M2搭载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其车重大约也不过1725kg。而搭载B58发动机,排量同样是3.0T六缸机的M240i,其整备质量就有1676kg。不到50kg的增重幅度,除了满足发动机的变化之外,还要满足宝马M2在可变减震器调节功能的M悬架,更强大的制动效果等等。而且宝马M2的减重重心放在了簧下质量部分,比如延续宝马M3的新型铝制前叉,更轻的轮毂轴承,以及减重后的刹车系统等等。
除此之外,宝马M2还提碳纤维桶形运动座椅,甚至是碳纤维车顶等选装件,进一步降低车身重量。据宝马的官方说法,碳纤维桶形座椅可以比M运动座椅减重约10.8kg。在宝马M2这种车长还不到4.6米的“小车”上,实现如此大刀阔斧的减重,使其整备质量大约与主流长轴距的中型车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保障了大马力发动机的有效运用,不会变成“淡了加水,闲了加盐”的骚操作。
但更核心的是,宝马M2是一款前置后驱车型。纵置直列六缸、8AT、前置后驱,这几个关键词搭上宝马之后似乎就变成理所应当的事情,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价位类似的车型之中,无论保时捷718还是前面提到的奔驰A级AMG,都是四缸(保时捷718顶配不再讨论价位范围),甚至奔驰A级AMG还是横置结构。
当然,都来到这个级别了,就算是横置也至少是四驱结构,但这依旧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横置发动机布局的情况下,其前后配重的难度远大于纵置布局。这也是为什么在马力大了之后,前置平台的车型更容易出现推头的现象。这其实与是否是四驱的关系不大,而是重心始终在前面,特别是加大马力之后,发动机的重量更大,导致进弯之后推头现象的出现。
另一点在于,横置结构注定是以前轮作为主驱动轮存在的,就算是四驱也是如此(奥迪的纵置前驱是反套路)。而前轴作为主输出轴,且不聊对于前轮轮胎和转向的压力,仅两侧半轴的不等长特性,就容易导致扭力转向的效应。当然,通过悬挂设计、半轴粗细设计、差速器等技术运用可以减轻这种效应。对于这一级别的车型而言,成本不是问题,但伴随马力的加大,后天的弥补总是有限的。又或者干脆把发动机放在前轴的前面,不过这样推头的可能性就变得更大了。
其实关于这一点,那是不是可以说纵置四驱就是万能法则呢?某种情况下这种说法确实是“正确”的。但这也来到宝马M2为何如此有吸引力的最后一个原因,即宝马没有在它身上提供四驱选项。众所周知,宝马M3、M4都提供了四驱版本。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四驱版本的M3、M4成为了相对更受欢迎的选择。但这也并不是一件值得“遗憾”的事情,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四驱确实可以弥补驾驶技术上的差距,让他们把注意力更专注的放在如何控制S58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上。
但在M2这里,宝马直接断了大家纠结四驱的念想,海外还甚至还保留了手动挡车型选择。在这里,驾驶乐趣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形容词,而是宝马M2有底气也有必要让选择它的驾驶员们更为专注对操控的体验,以及对驾驶技术的磨炼和追求。这种底气便是前面聊到的更为轻巧、灵活,以及将实用性抛弃至更远的距离。比M2猛的某种程度上都更加“傻大粗”,跟M2差不多小的,不仅选择不多,价格优势也不存在,还不一定能在结构上赶上它。约60万元的宝马M2就在那里,它的眼里除了是一台民用量产车,还有更多的赛道可能。
高考生别错过!手机里的宝藏功能,承包志愿填报到毕业狂欢
轻薄与强悍的完美平衡!vivo X Fold5 折叠屏深度体验报告
高考出分后别慌!这三个功能让志愿填报+旅行省钱一步到位
从“能热就行”到“真香警告”!这款微波炉让我重新爱上热剩饭!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骨传导耳机也能这么好听?南卡Runner 4让我彻底抛弃了入耳式
单导华夫格T恤和亨利POLO衫,物理速干+防晒抗静电到底有多强?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过去三年,Mini LED毫无疑问是电视行业最热门的显示技术赛道。2024年成功超越三星、拿下全球Mini LED电视销量王冠的TCL,无疑具备了“居高临下、全球领跑”的强大品牌势能。刚刚过去的618,TCL又以绝对优势登顶京东电视品类成交额榜首,让外界再一次看到了TCL的王者实......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不知道大家茶余饭后有什么兴趣爱好?机车?钓鱼还是拍照?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之后玩几轮单机游戏,例如《NBA 2K25》、《黑神话·悟空》等等,对于不抽烟、不喝酒的中年男人来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乐趣。 既然是单机游戏,那就离不开“游戏手柄”,从少年的红白机到如今的Switch......
比亚迪前段时间兆瓦闪充技术的推出赚足了眼球,很多车企看到后随之发布了自己的高压技术平台,可以看到,比亚迪的确在引领行业发展,但是兆瓦闪充我们目前能够看到哪些瓶颈呢?
森萨塔的 SIM200 绝缘监测设备可检测高压电气系统(如EV充电)中的潜在隔离故障以帮助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丰田全新2.0T引擎准备量产,马力至少400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