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国内市场,销量最好的车系,毫无疑问就是德系车了,虽然日系车的表现也不差。
单单是南北大众,在销量巅峰时,每年就能卖出400多万辆车,基本上是日系丰田、本田和日产的销量总和。
高端车市场就更不用说了,奔驰、宝马和奥迪多年以来,以绝对优势“统治”着整个豪华车市场。
德系车之所以销量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系车品牌相比日系车,在整车品质和动力方面表现的更好,显得很高级。
在整车制造工艺上,德系车明显也要好于日系车。
同时,高速行驶德系车的底盘也更稳。
而相比美系车,德系车开起来更为灵巧,油耗也低。
所以,即便是德系车有着烧机油的通病,被很多人说吐槽,但仍然不影响国内消费者对于德系车的青睐。
不过,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即便是曾经如日中天的德系车,如今的市场表现也并不理想。
根据中汽中心公布到今年11月国内纯电动车上险量数据来看,从售价10万以下到40万以上各级别车型销量中,德系车占比并不大。
其中,在售价10万和20万以下车型销量榜中,销量排名前10的车型只有大众ID.6和奥迪Q4 e-tron两款车型入围,并且排名也都比较靠后。
售价30万以上车型中,宝马的表现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的。宝马i3和iX3在售价30~40万区间车型中,分别位居前两名。
40万以上售价区间,虽然有多款德系豪华电动车入围,但销量相比蔚来汽车差距非常之大。
很明显,在新能源车领域,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比亚迪、特斯拉以及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车企所蚕食。
也正因为如此,在上个月奔驰EQ系列车型才有了高达20多万元的降幅。
奥迪也在前两天正式宣布,2033年停售燃油车,全面转型为纯电动车品牌。
另据媒体报道,有德国媒体称德国汽车制造在中国市场正变得平庸,跟不上中国的发展了。
就连有着“汽车教父”之称的德国汽车经济专家费迪南德·杜登霍夫也发布文章称,随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德国人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光泽。在电动汽车市场,德国汽车制造只处于行业中间位置。
您认为,在新能源赛道德系车是否还能称霸国内车市?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上汽通用汽车东岳白金工厂第650万辆整车下线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等中巴嘉宾共同见证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方程豹6月销量近19000辆,钛3月销破万,豹5蝉联冠军
国产新能源汽车都值得去选择,友商大可不必拦截小米汽车订单
“德系品质+中国智慧”相互赋能,上汽大众将开启下半场的全势能加速。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还有很多话没说出口。
10款大尺寸SUV排队上市,下半年买车的人有福了
近日,上汽大众途岳家族再叠新BUFF,在限时一口价7.99万元起+整车终身质保“双王炸”的基础上,再推“3年0息”购车金融政策,分期购车3年内无需支付利息,首付仅需7,990元起,“三管齐下”创途岳家族拥车门槛新低! *详情请洽上汽大众授权经销商
汉家族百万交付创中国新能源巅峰荣耀,汉L赛道体验日盛大启幕
26万元起,上汽奥迪A5L开启预售,华为智驾能否成为新突破?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途虎宣布投入十亿补贴,助力加盟商降本增收,提升竞争力
3年0息、首付7,990元起!途岳家族拥车门槛创新低!
7月3日消息,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自打亮相起,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就可以说是备受瞩目,日前新车正式开启了预售,共推出了5款车型,预售价26万元起。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英俊的车车报道】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
极致AI科技与满配舒适兼得,跨时代的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特斯拉在Q2迎来史上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