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众电动车搭载比亚迪的DM-i技术,你觉得有机会翻身吗?
就在3月21日早间,有业内人士目击大众中国总经理贝瑞德一行人正在参观比亚迪深圳总部,并且由王传福亲自接待。
消息一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难不成大众也要用比亚迪的DM-i技术了?
为什么说是DM-i技术而不是动力电池或者其他三电配件呢?
事实上,去年10月开始,大众集团要在新产品中导入比亚迪DM-i技术的传闻就开始在业内流传。去年11月还有接近比亚迪方面人士爆料,王传福曾带领弗迪动力的技术工程师团队,访问一汽红旗和一汽大众奥迪研发中心调研,双方共同见证了刀片电池和DM-i动力系统适配的成果。
业内人士透露,近半年来,大众集团不仅考察了比亚迪的DM-i技术,同样也考察了吉利雷神混动等其它自主品牌的混动技术。由此可见,为了混动产品的投放,大众真的是煞费苦心。
要知道,公安部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终端销量523.3万辆,同比增长79.8%。其中纯电动车终端销量397.4万辆,同比增长66.8%;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终端销量125.8万辆,同比增长138.4%。PHEV车型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比已超过1/4。
但是对于大众而言,在纯电市场虽然销量说不上很有竞争力,但起码还是有MEB 平台打造的ID家族车型可以拿出来说事,但是在插电混动市场,除了两款油改电的帕萨特和途观L插混车型外,没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技术储备。
相较之下,同为国内合资巨头的丰田汽车起码还有HEV技术以及全面的双擎布局做后盾。但是大众可以说除了燃油车之外,基本就只有纯电的ID家族车型了。
所以,在燃油车型销量被混合动力车型(油电混动、插电混动)代替的节骨眼下,大众急需一批可以抵御自主车企的混动产品。否则,大众在华销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将难以逆转。
但是要想考自研的话,参考大众集团纯电化的滞后步伐,自研的混动技术不到2025年恐怕都很难面世,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所以选择采购现有的成熟技术无疑是当下火烧眉毛的大众最优的解决方案。
而作为成本以及能耗内卷之王,比亚迪的DM-i技术无疑是得到销量榜单盖章认可的不二之选。
其实合资选择向自主车企借技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在这之前丰田就已经和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比亚迪的三电技术也已经搭载在了丰田的第二款纯电车型bZ3身上。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比亚迪的技术并不算是电动化的灵丹妙药,大众当前在新能源市场面临的问题也远不止三电技术这么简单。要想扭转在新能源市场的颓势,大众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比亚迪见证赵心童逐梦夺冠,海狮07EV(BYD SEALION 7)陪伴了他攀至巅峰的每一步,这款不久前刚刚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成为了他在英国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最佳出行伙伴。
4月出新更出众 上汽大众终端销售近8.3万辆
问界M8电池乌龙:三元锂变磷酸铁锂?合格证印错引争议
用户需求驱动技术变革,东风本田携“智电新解法”亮相上海车展
美学进化:点亮“金标”新识别ID. EVO概念车延续大众一贯对设计语言的严谨理解,在“理性科技”基础上注入“情绪表达”。 ID. EVO概念车并非仅凭科技立足,而是在技术之上,引入了“感性体验”作为核心设计哲学。金标大众以此车型,回应新时代用户对情绪价值与数字智能并重的......
与冠军同行:首位亚洲斯诺克世锦赛冠军赵心童
比亚迪不仅致力于提供卓越的产品,更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
特斯拉付费提速0.4s,小米刷圈解锁最大马力,谁值得买单?
造车新势力,已经走不通了?
新能源4月销量丨吉利坐稳第二,东风进前十,一汽也有看头
哪吒汽车将向供应商偿还4900万贷款。
Thor即将上车
2024年国内外主流车企负债情况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表现亮眼,出口量达 21.4 万辆
试驾2025款eπ007 它的产品升级点究竟在哪儿
阿维塔风阻系数造假,竟和20年前燃油车水平一样?
极氪突然退市,吉利可能在下一盘大棋 #极氪 #吉利 #李书福 #汽车
近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了2024年财报与2025年一季报,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窗口期,公司仍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凭借品牌力、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行业地位、业务韧性、股东价值等多重维度的全面进阶。
为了打消消费者心中的顾虑,同时也是推动汽车行业从价格战回归长期主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2025上海车展联合发布了“双终身”质保的服务体系,所以“双终身”到底质保了啥?南北大众定终身的背后又会给中国车市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