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伊利股份:2024营收近1200亿元 基本盘稳固、多维度全面进阶

伊利股份:2024营收近1200亿元 基本盘稳固、多维度全面进阶

证券市场周刊 640浏览 2025-05-08 IP属地: 未知

近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了2024年财报与2025年一季报,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窗口期,公司仍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凭借品牌力、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行业地位、业务韧性、股东价值等多重维度的全面进阶。

2024营收1157.80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经营现金流创新高

经过数十年的深耕发展,“伊利”早已深深根植于消费者心中并成为无数消费者购物清单中的必选项。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乳业第一、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的行业巨头,构建了从液态奶、婴幼儿营养品、成人营养品,到冷饮、酸奶、奶酪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矩阵。

从伊利股份4月29日披露的2024年经营业绩来看,营收、净利润均展现了十足的韧性。

从营收来看,目前唯一营收超千亿的中国乳企,伊利2024年度实现营收1157.8亿元,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剔除商誉减值后的净利润为115.39亿元,同比增长12.2%。在当前竞争加剧且多变的行业背景下,伊利股份实现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实属不易,充分彰显了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市场优势与产品实力。

2025年第一季度开局,伊利同样交出了一份超预期业绩答卷。其中,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实现逆势双增,业绩企稳向好。

另外,公司盈利能力、现金流、费用管控等方面也均有向好表现。2024年,伊利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17.4亿元,同比增长18.86%,并创出新高。在费用端,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23个基点至3.86%,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6.9%,同比下降152个基点。上述核心财务数据的改善表现反映出公司在降本增效、业务增长及现金流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

目前,包括伊利股份在内的19家A股乳制品上市公司已经悉数披露2024年度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经营业绩,从营收、净利润、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等多维度横向对比来看,伊利股份均处于领先优势地位。

多产品线齐发力

新品成重要利润增长点

在伊利稳健发展的背后,是产品端多元发力、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渠道拓展等多重因素的共振。

从业务结构来看,整体表现出“液态奶基础盘稳固、其他领域多点开花”。2024年,公司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0.03亿元,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也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此外,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21亿元,稳居市场第一。

奶制品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明显,市场需求不断向多元化功能需求、品质提升等方向转换。作为行业龙头,伊利股份率先捕捉市场的需求变化与机遇,通过在新产品布局、高附加值产品拓展等方面持续加码,以不断满足消费者健康化、场景化等多元化需求,夺得市场有利先机。

2024年,公司“安慕希”常温益生菌酸奶、“伊利”枸杞红枣牛奶、“优酸乳”金装果粒牛奶饮品等新品收入占比达15.1%,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驱动力。

伊利股份多元化产品持续发力背后,与公司的品牌溢价优势同样紧密相关。凭借市场地位、产品创新、品牌战略、社会责任以及国际影响力等,“伊利”品牌价值已经多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全球乳业第一。

此外,公司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立体渠道网络与高效协同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在全球拥有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余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能达1600余万吨/年。

目前,随着消费端改善预期不断向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利好举措频频出现,叠加育儿补贴、养老服务等需求的带动效应,乳制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伊利股份有望凭借品牌、产品力优势进一步抢占先机,实现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持续拓展。

加码人工智能、大数据

赋能产业链降本增效

当下,新质生产力与乳制品行业正在实现深度绑定。伊利股份注重AI、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加码布局,通过加快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发展乳业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产业链降本增效。

在乳制品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研发创新已成为乳制品企业突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穿越产业周期的关键驱动力。长期以来,伊利股份高度注重研发投入,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8.7亿元,同比增长2.33%。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已连续多年保持在8亿元以上,持续高居行业领先水平。

伊利股份研发转化效应明显。当前,公司已在全球布局15个研发创新中心,新品研发效率不断提升,研发周期不断缩短。近年来,公司在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拓展,不断打破乳业发展中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如公司的乳铁蛋白提取技术突破国际技术壁垒,研发“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提升至90%以上,实现国产化生产。再如公司首创高纯度β-酪蛋白技术,得率高于国际同类水平20%,纯度超80%,为更接近母乳的婴配粉研发奠定基础。

作为最早加速数智化升级的中国乳企,伊利股份目前已实现了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持续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AI、物联网深度应用体系。

在智能生产端,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牧场与工厂,智慧牧场实现无人化养殖,智能工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在供应链与产品创新方面,公司AI技术实现深度渗透,如决策式AI赋能供应链优化,生成式AI重构产品创新模式。公司YILI-GPT大模型基于用户洞察输出产品创新概念,已在集团内部大规模应用并赋能业务系统,支持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落地的全流程智能化。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973件,比上年末增加135件,这一数据凸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性进展。在2024年世界乳业峰会上,全球乳业最具影响力奖“IDF世界乳品创新奖”揭晓,“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荣获“新产品开发创新奖”,为公司连续第3年蝉联该奖项。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力度、加码新质生产力,伊利股份“创新驱动经营—经营优化提升竞争力—竞争力反哺研发创新”的生态圈闭环已经形成,这对于公司打破产品同质化瓶颈、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优化成本结构等多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且深远意义。

注重市值管理、股东回馈

现金分红金额续创新高

近年以来,强化市值管理、加大股东回馈已成为上市公司提升内在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伊利股份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与股东回馈,作为中国乳业龙头,公司围绕市值管理已构建了“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的循环体系,积极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公司长期价值提升。

在分红方面,公司2024年度推出了10派12.2元(含税)的分红预案,拟现金分红达77.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4%,分红金额、分红率均创出新高,且远高于行业均值。

伊利股份多年以来均保持了高比例分红以回馈广大投资者。自1996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分红总额超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企第一,持续为股东创造稳定回报。公司表示未来几年会保持不低于70%的分红率标准,进一步强化长期分红预期。

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推动股票回购。公司于2024年表示拟回购10亿~20亿元股份并用于注销。截至2025年4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3620万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8.77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将直接提升EPS(每股收益),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以及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视。

持续推动股东回馈,不仅是公司价值分配的长期战略部署,更是公司综合业务实力、内在价值、长期稳健经营以及充沛现金流的体现。

作为市场中的核心资产、A股首家中国乳品行业上市公司,伊利股份也正在由“内在价值提升”向“市场价值认同”转换。自去年“9.24”以来,公司股价持续稳步攀升,在发布财报的次日,即4月30日,公司股价放量上涨3.37%,截至当天收盘市值报收1894亿元,稳居食品饮料行业头部梯队。此外,在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趋势下,伊利股份成为外资布局的重点选项,如北上资金对公司的持仓市值多年均在200亿元左右。

展望未来,伊利股份将继续在乳制品赛道做深做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为驱动力,以增强股东回馈为着力点,向“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愿景以及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战略目标奋力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371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