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众车网 4浏览 2023-03-31 IP属地: 北京

这是属于混合动力的时代,关于混动技术、混动产品,各路厂家正上演着“神仙过招”的戏码。从基本面上来看,这是混动技术“军备竞赛”最激烈的一年,当然这也是新能源格局再开放、新能源市场再升维的一年。

对于消费者用户而言,各家的混动技术参数层面的孰高孰低并不是他们最直接关心的;相反,技术引发的产品表现层面的差异更引人关注。对此,太平洋汽车于2023年开年之初针对23款主流混动车型精心策划了堪称“行业首测”的大横评。

本次测试的车型覆盖14个品牌,12种混动系统,共23款车型,基本上囊括了市面上主流的合资和国产品牌混合动力产品。测试地点选在青海省,测试路段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途经共和县、玛多、玛沁、茶卡盐湖、宗喀拉则,全程路段共计2500km以上,不少路段属于冰雪路段。当地气温均在0℃以下,最低时达-20℃。测试维度涵盖大家最关心的油耗、性能、纯电续航、NVH、智驾、爬坡、可靠性等等。旨在探索HEV、PHEV以及增程式三种技术的代表车型在高海拔、低气温、低氧度的极端环境下的续航、油耗、性能等真实表现。看看在高原高寒的极端使用场景下,到底哪家混动表现最能打?谁才是消费者能买到的最强中国混动车?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光电测试

光电测试实际是检验车辆的实际纯电续航水平,为的是最大程度地展示各台混动车型的真实续航,为消费者在购车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项测试,所有车辆在出发前基本保持满电状态,以发动机最终强制介入驱动为终止。测试环节中,所有车辆的驾驶模式调节成纯电或标准(没有纯电选项的车型选“标准”),SOC调至最小档位,动能回收调至中间档,空调统一为24℃自动。

为了测试结果尽可能真实客观,太平洋汽车选择了西宁-214国道-扎哈公路的快速路段,测试车辆基本都能保持在30km/h的匀速行驶状态。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本项测试主要针对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因此,本轮光电测试实际有14台车型符合测试标准。

从测试结果来看,续航达成率真正能达到90%以上的车型仅有2款,分别是腾势D9、唐DM-P。绝大部分车型的续航达成率保持在60%以上,其中比亚迪汉DM-i、比亚迪秦PLUS DM-i的续航达成率接近80%,摩卡DHT-PHEV达成率也在70%以上。

有5款车型续航达成率低于60%,其中1款车型达成率在50%以下。

在既有印象中,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表现略显被动。但从本次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续航达成率排名靠前的多半是磷酸铁锂车型。排名前六的车型中,仅有摩卡DHT-PHEV采用的三元锂电池,剩余五款均为磷酸铁锂电池的载体,且都是比亚迪家的。

因此,可以充分证明,三元锂电池的低温表现并不绝对比磷酸铁锂好,续航水平也不能单看电池类型,关键还得结合各家的电池管理技术。

油耗测试(高速+低速油耗):

油耗测试环节分为高速油耗测试和低速油耗测试,车辆均采用亏电状态参加测试。高速路段安排在了海拔3000m左右的德马高速,车辆均速85km/h;低速路段途经214国道、共和县,海拔也基本保持在3000m以上,车辆均速35km/h。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高速测试成绩显示,有一半的车型实际油耗在6L/100km以内,其中长安UNI-V 智电iDD和本田思域e:HEV油耗在5L/100km以内,其余6L/100km油耗内的车型也算可圈可点;6L/100km的油耗值就像一个分水岭,超越该数值的车型实测油耗跨度明显更大。

事实证明,实测油耗在6L/100km以上的11款车型中,油耗为7-9L/100km的车型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理想L8、腾势D9、丰田赛那、岚图梦想家这些MPV车型的实际高速油耗均在8L/100km以上。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低速油耗排名顺序和高速工况下的排名相差不大,但整体油耗要普遍高于高速油耗。本田思域e:HEV依然稳坐排名前二的位置,另有四款车型实测低速油耗在7L/100km以内。三款车型低速油耗介于7-8L/100km之间,绝大多数的车型油耗在8L/100km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有6款车型的低速油耗在10L/100km以上,其中腾势D9、岚图梦想家的低速实测油耗超过了11L/100km。

总体来看,无论高速油耗还是低速油耗,实测数据与表现数据总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出入;紧凑型车的油耗水平正常情况下要低于中型车,而轿车的油耗也要优于SUV优于MPV,因此风阻和车重对油耗有着不可争辩的影响;HEV的综合油耗表现一定比PHEV或增程式更加理想的,同时多挡位车型不一定就比单挡位车型省油。

动力测试

都说新能源车型的主要目的不是性能,但对于动力储备,车主用户们的看法往往是多多益善。对于一台新车,我们唯一能了解到其性能的渠道无非是官方公布的动力参数及加速成绩,但结合光电测试和续航测试来看,鉴于种种因素,实际表现与官方数据难免会有差异。那参加测试的23款混动车辆在真实的性能测试中会否忠于官方数据,亦或是差异悬殊呢?

为了一探究竟,太平洋汽车专门设置了第三项测试,即动力性能测试。测试地点选在了海拔4300m的玛多县无人区,测试气温达-15℃。

测试车辆依然处于亏电状态,工作人员将每台车的驾驶模式都调到了运动模式或油电混动模式(无“运动模式”选项的选“油电混动”),ESP调至全关,并关闭空调。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测试成绩显示,仅有1款车型—唐DM-P在“零百”环节跑出了5s的加速成绩,摩卡DHT-PHEV、哈弗H6 DHT-PHEV成绩次之,分别为6.59s和7.31s。

在能耗环节表现相对弱势的腾势D9和岚图梦想家在加速环节成功搬回了一城,“零百”均跑进了8s内。多数车型的“零百”实测成绩在8-10s区间内,7款车型的加速成绩超过了10s,其中帝豪L HiP、星越L Hi·p、威兰达高性能版均跑出了11s多的成绩,丰田赛那、雷凌双擎的加速时间分别为12.56s和15.96s。

事实上,实测数据与官方数据之间的差异普遍存在,且实际“零百”成绩与官方数据差异保持在1s内的车型都是少数,仅唐DM-P、哈弗H6、腾势D9、秦PLUS DM-i、问界M7的差异值小于1s。

不难看出,在加速环节,PHEV及增程式的优势要明显强于HEV车型。同时,四驱车型的加速性能也要明显好于两驱。不妨可以认为,电机的性能(电机大小)以及电机的数量都影响着混动车型的加速性能,大电机、多数量的电机才是提升混动性能的最好途径。

另外,对于PHEV或增程式车型而言,电池电量对加速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所剩电量越少,加速性能被削弱程度越大, 与官方标注的加速成绩差异也就越大。

而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在高海拔、低氧度的环境下,动力性能受影响最大,丰田家族在本轮测试中“全员垫底”就是最好的证明。

空调升温测试

关于空调升温测试,测试团队还是选在了玛多县无人区作为测试背景。该区域海拔4300m,测试过程最低气温达-20℃。车辆在统一的室外环境下,空调升温10分钟,车内的升温情况到底有何差异。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空调升温的比拼结果显示,理想L8和腾势D9优势明显,属于升温超20℃的第一梯队;大部分车型的升温水平处于第二梯队,即10-20℃的区间;另有九款车型空调升温10分钟,温度上升在10℃以内。传祺3款车型在低温环境下的空调升温表现相对偏弱,排在了榜单的末三位,其中传祺M8仅升温了2℃。

从整体的结果来看,增程式及PHEV车型的空调制热效果要强过HEV不少。原因在于增程式或PHEV车型拥有大能量的电池支撑大功率制热系统的运作,而HEV车型基本需要依靠发动机废热制暖。HEV车型在动态效果下空调升温效果理论上会更好,因此在车辆静置的测试环节,HEV车型毫无优势。

噪音和振动测试

噪音和振动测试过程将试验车辆分为A、B、C、D四组来看结果,A组为15-20万级别的轿车,B组为15万级别的SUV,C组为30万以上的SUV,D组为30万以上的MPV。

混动时代团队对测试车辆进行噪音(怠速、动态、全油门)测试和振动(方向盘、地板、主驾靠背)测试,振动测试数据主要来源于测试车辆连续五次发动机介入瞬间最大振动方向上的最大振动位移绝对值的平均值。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有关噪音测试,四组车型在动态环节的差别都不是很大。比较明显的还是C组的怠速噪音要整体优于其它组别,充分证明了30万以上SUV在怠速时噪音的抑制效果较为可观。

就单车而言,作为中高端MPV的丰田赛那和岚图梦想家的怠速噪音相对较大。可以看出,并非尺寸越大的车型NVH表现就越好;相反,并非小车就一定NVH不好,就比如国产紧凑型轿车传祺影豹的怠速噪音仅有39.7分贝,可谓C组以外唯一能将怠速噪音保持在40分贝以内的车型。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在振动测试环节,基本遵循方向盘振幅>主驾座椅靠背振幅>地板振幅,这基本是四组测试车的共性规律。另外,HEV车型的整体振动控制要明显好过同级PHEV和增程式。

振动测试环节,就振动幅度相对较大的方向盘测试部分来看,日系品牌和比亚迪家族优势较大;就单车来看,本田思域、传祺影豹、威兰达高性能版、星越L Hi·P、宋PLUS dm-i、腾势D9的方向盘振幅较小,幅度均小于10μm。

总结

新能源汽车达到了空前的普及速度,乘联会数据显示,NEV车型的月度渗透率已基本稳定在30%左右。其中,PHEV车型在NEV车型中的份额也是屡创新高。今年1月,PHEV车型与BEV车型的销量比已几乎达到了3:7。HEV车型长期保持高位增长,增程式在近年来随着理想汽车的崛起也逐渐迎来井喷。所以如果说,新能源是今后的主旋律,那混动一定是当前各路厂家的“必修课”。

高原高寒高强度,23台混动车经受六大测试项目考验

那么,混合动力到底哪家强?这是现如今摆在混合动力市场上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业内外迫切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太平洋汽车举办的前无仅有的混动汽车大横评堪称业内的“神来之笔”,对于厂家,横评结果有利于产品不断的完善升级;对于行业,客观横评具备参考性,也具备推动价值;对于消费者而言,各项排名是难得且宝贵的导购清单,能指引用户高效、准确地锚定心仪的产品。因此,此次大横评项目价值非凡、意义深远。以上仅仅是部分测试数据,想了解更详细的结果,太平洋汽车上都可以查到。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众车网 3.1万粉丝    5599作品 关注 汽车行情导购、试驾评测、热点新闻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