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汽车大事记 935浏览 2023-04-07 IP属地: 湖北

那边厢任正非刚刚重申不造车,这边厢余总就要甩手不干了?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就在前天,业内爆出惊天大瓜,称小米已经向余承东伸出了橄榄枝,要聘请他当小米汽车的首席技术官,而且这次挖的还不止于成东一个人,可能要带着华为汽车技术研发部门的其他成员一同跳槽。

这消息太劲爆,劲爆到吃瓜群众一眼就看得出是假的。小米很快就辟谣了“都是胡编乱造”。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不过空穴来风必事出有因,有人认为是小米在蹭热度,也有人猜测这是余承东受了委屈之后,向华为施压的手段。

就在上周五,任正非时隔三年再次发布华为决策公告声明不造车,紧接着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年报发布会上更直接点名:“我们有些部门有些个人,或者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这件事情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随意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

就差指着余承东的鼻子骂了。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更意味深长的是,就在任正非重申不造车的当天晚上,余总在旧文件下实名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了,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余总这短短的四十个字写满了“委屈”,也让这次出走“谣言”更值得玩味。

但是从当下形势来看,即使时代变了,即使余总真的以离职相逼,当下的华为都不可能更不应该造车。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从全球环境层面来看,“活下去”比造车重要。

众所周知,华为如今仍在美方制裁名单中。在制裁压力之下,过去两年财务状况已经略显疲态,2022年全球销售6,423亿元,相比2020年8914亿元已经下滑了27.9%,净利润356亿相比2020年646亿更是下滑了44.8,尤其是终端业务,2022年2145亿的销售收入,相比2020年4829亿的水平直接腰斩。

任正非半年前就明确表态“2023年甚至到2025年,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度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在新能源车企普遍持续亏损的局面下,亲自入局造车不仅无法为华为带来真实利润,反而会消耗大量资源和资金,加剧“活下去”的压力,2022年净利润同比暴跌61.4%的小米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说,造车对于当下营收状况持续下滑的华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从市场层面来看,当下内卷的市场容不下新入局者。

看看今年这大环境就知道,真的是死的死伤的伤。

一开年,特斯拉刷新了价格新低,比亚迪整了台9.98万的秦PLUS DM-i,湖北为首引发全国燃油车价格大战……在这个弃价保量的疯狂内卷的2023年,没有谁能过上舒坦日子,不说那些接连停产夭折的弱势新势力,就连树大根深的日系合资三巨头一季度都集体大跌。更别说华为加持的问界,20022年还好好的,到了一季度却只卖了11674辆,约等于去年四季度单月销量。

但是尽管已经如此内卷了,在新能源市场内除了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刚刚扭亏为盈的理想外,新能源车企无一例外都处于长期持续的亏损泥潭当中。

作为新势力代表的蔚来、小鹏、理想2022年分别亏损了144.37亿元、91.4亿元、20.32亿元。合计达到256亿元,比比亚迪166.22亿元的净利润还要多出90个小目标。

整个智能汽车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内卷”,尤其是在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马太效应愈发强烈,新入局者风险越来越高。同时,被禁止交易的造车资质更是一道大坎。

风口之上猪能起飞,而刀口之上,就算是华为都得挨两刀。

天要下雨,余承东要跳槽,华为也不能造车

从华为自身来看,想造车随时都可以,但不是现在。

就问一个问题,造车对于华为来说难吗?一点都不难。

要技术,华为在智能领域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存在,在三电领域更是早在2010年就早早入局,如今也已经在阿维塔、问界等多个品牌身上得到验证。

要渠道,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5500家体验店、2200余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47个国家和地区。

要品牌,被誉为民族品牌骄傲的华为,那更是一呼百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在问界的品牌合作中,华为一步一步从联合开发转变到全面主导,除了赛力斯负责的代工环节外,华为几乎把一台汽车从设计到制造到销售的所有环节都拿捏了。

对于这样几乎是“毫无难度”的造车事业,只要市场时机成熟,华为想造随时都能造。

但是,现在肯定不是那个成熟的时机。

“华为不造车”看似是保守主义,是被动防御,但是细品你就会发现,这是强者的以退为进,蓄势待发。

一言以蔽之:弱者才抢风口,真正的强者,即使逆风也能翻盘。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大事记 9155粉丝    6590作品 关注 行业资深人员打造,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