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理想们给50万元以内的车配电吸门,只会起反效果?

理想们给50万元以内的车配电吸门,只会起反效果?

路咖汽车 0浏览 2023-05-15 IP属地: 北京
图片
“摔车门”是国内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汽车文化”,早期主要集中在对于车辆安全性的自我检测上。以至于“关门声好听就是好车”,几乎成为一代人信奉的选车哲学。虽然得益于安全碰撞测试的深入,与汽车安全知识的科普,“摔车门”这一伪命题逐渐从论证汽车安全的舞台上退居二线。但真正能够让它销声匿迹的,还得是一众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努力。倒不是说它们的关门声音有多特别,而是在电吸门的加持下,再也不用体验这种声音了。不过,一项技术的应用或普及,终结了一些争议,似乎又会带来一些新争议,电吸门也是如此。

电吸门:技术并不难,价格也不贵

由于网友对理想L7电吸门夹手事件的热议,最终引得理想汽车CEO李想下场回应,这一技术的普及也遭到了质疑。按说,造成这个争议的本质,就是越来越多本来接触不到这一配置的消费群体,开始有了体验的机会。因为在新势力之前,电吸门这一配置妥妥的是豪华车,甚至是超豪华车的专属功能。举例而言,第一台量产搭配电吸门配置的车型,便是活在无数港剧之中,上世纪90年代的那台“虎头奔”。虽然W140算是真正意义上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的D级豪华车,但是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且受众人群也极为小众的年代。大伙去羡慕那台V12的发动机还来不及,电吸门只不过是一个“赠品”罢了。
图片
而从技术角度来说,“虎头奔”所创新应用的电吸门,按现在来说并不能算是完全体。因为在那个电气化设备应用不太成熟的年代,“虎头奔”实现电吸门效果,主要依赖的还是气泵。不过这倒不是说上世纪90年代的电气化水平低,而是在依赖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体积,以及当时内燃机动力技术的环境下。其车规级电气化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尚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而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电吸门技术,则是采用信号感应与电机拉紧两个动作实现。
图片
由于车门是由半锁紧与全锁紧两个档位组成,而电吸门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这两个档位之间的咬合。所以当车门被推至半锁紧位时,感应装置收到信号,然后触发电机拉线,直至全锁紧档位的锁舌翻转,实现完全锁死。这套技术应用,不要说在新势力们主要倚仗的新能源路线上,就算是当下燃油车的电气化系统,应用起来也不在话下。比如在售的燃油车中,劳斯莱斯、宾利这种就不说了,诸如BBA等豪华品牌旗下的高端燃油车,也有配备电吸门。不过这些配备电吸门配置的传统品牌有一个相对共性的地方,那便是产品定价绝大部分在50万元这个门槛之上。
图片
是电吸门配置太贵吗?从主流电商平台搜索的情况来看,全车电吸门的后期改装要价,基本在3000-6000元左右。如果单看这个价格,在后期非官方加装的维度内来看,至少谈不上便宜。但是,一方面这些加装的对象基本是BBA级别豪华车的中低端产品线,存在一定市场溢价。另一点则在于其加装的复杂程度,到底前期安装与后期加装的成本差异较大。依据李想的说法,“电吸门后装(加装)成本要5000元,前装仅需500元”。综合来看,电吸门的后期加装难度还比不上座椅通风,而整体成本预估还不如座椅加热。所以,电吸门的应用与普及,压根不是成本的问题,只受到功能与需求的影响。

本意蹭豪华品牌,变成对电动侧滑门的生搬硬套

那么电吸门技术的应用能带来哪些“物理优势”呢?比如说,较小的关门震动,可以规避部分内饰橡胶件、塑件的潜在位移可能,以及保障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安全角度上来说,还能规避车门停留在半锁紧位时的潜在风险。至于日常用车的静谧性与舒适度,个人感觉已经可以纳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一类。因为电吸门配置的下探,本质上就是蹭此前应用该功能的豪华车们的情感价值。但这就像某些奢侈品牌的包装不了多少东西,鞋子并不耐磨一样。不是所有豪华车用的功能,都适合普及,因为需求不一样。
图片
虽然哪吒汽车CEO张勇拿74岁的查理三世来蹭热度有点“过激”。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应用在豪华D级车身上的电吸门。在排除新势力们之后,近30年高速发展的汽车行业,尚且鲜有将该功能下放到“豪华C级”以下车型的案例。可以说,市场教会了传统车企,只能在“出门不动手”,甚至是有司机的受众人群那里,才适配电气门。而在新势力的一揽子配置下放清单中,只能说电吸门被不合时宜的照抄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吸门的应用,对于“出门要动手”的人群而言,基本没有容错空间。
图片
车门从半锁紧到全锁紧状态基本不到1cm,再想想机械车门关闭时“摔车门”的经验。借助惯性作用,成年人关车门尚且需要花点力气。电吸门作为静止状态启动的电气化设备,其扭矩释放可想而知。开玩笑的说,这个空间与力度,完全是为了夹手指而生的。至于说把电动车窗、后备厢防夹手功能照搬到电吸门这里。电动后备厢已经不用解释了,其所谓的“防夹手”很大意义上指的是受力停止的限位功能。而且整个后备厢关闭的行程极长,不仅冗余空间大,而且真正能够夹手时的姿势,非常人所能及也。
图片
至于电动车窗,虽然冗余没有后备厢那么大,但同样最终咬合的位置距离正常坐姿的乘员而言较远,触发场景较少。而且电动车窗不涉及电吸门那样的安全考虑,所以即便夹到手,理论上力度也不需要像电吸门那样夸张。当然,这里需要看各家车企的应用调校。这也算是电吸门在安全性上作用的一种反噬吧。
图片
总之,诸如理想、小鹏、飞凡等新势力车企对于电吸门技术的下放,有着借此传递原本不属于这个价位的情绪价值的目标。但在实际应用中,其安全价值几乎不值一提,车门没有完全锁止,都是会有提示的存在,大不了还可以强化提示方式。至于舒适性方面,电吸门则更像是对电动侧滑门的一次生搬硬套。车型、人群与功能的错配,导致这一场涉及三方的误会。可如果要只是可有可无也就罢了,潜在的安全、舒适隐患,倒让潜在的消费者们不得不防。看来电吸门这个配置,还是只配在50万元以上的车型就可以了?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