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狂堆配置,就等于好车吗?

狂堆配置,就等于好车吗?

回水键 2250浏览 2023-05-16 IP属地: 广东

最近连续试了三款市面上销量和声量都很高的国产车:吉利星瑞、长安UNI-V和极氪X,有油有电,有主打家用,也有运动化取向的,算是补了点功课。对于中国品牌如今的造车水平,也有了大概的认知。

这三款车的共同点,就是在内卷的环境下,催生出狂堆配置的特性,比起同价位的合资车,起码是高出一个level,这是如今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前大家在初步选车阶段,可能只会在网上对比一下配置表,中国品牌肯定是占优的一方,而如今,即便是摸到实车,甚至是短暂的试驾,中国品牌的作品,也不会跟合资车有明显的落差,再考虑到价格,又是中国品牌的赢面更大。但在配置的背后呢,也是这么风光吗?

图片

咱们一个个来说。先说星瑞,它对于吉利品牌的重要程度,不需要多讲了,用的是吉利跟沃尔沃一起开发的CMA平台,发动机也跟沃尔沃有很大渊源,再加上吉利擅长的“精装修”,用较低的价格就能体验到入门的豪华感。试这车的时候,我是一天跑了近400公里,油耗表现还是比较有惊喜的,全程高速只是5.6L/100km左右,对于2.0T的机器来说,是比较省了。

但这车有几个明显的槽点,第一是坐姿,就算是前排,头部空间对于我171cm的身高来说,都不算很宽裕,后排的压抑感就更明显了,这也导致了它座高调整的空间有限,更要命的是,长途驾驶之后,同车的另一位同行也觉得这座椅坐久了之后,会觉得腰酸背痛,不负责任地推测,星瑞的座椅在承托力分布上并没有考虑得很好,这个缺点,如果你去4S店试驾,很难体会得到。其二,是这车的转向手感,尤其从中央位置开始打方向,有种明显的粘滞感,就好像日久失修的齿轮缺乏润滑一样,让它的中心感很模糊,但只要过了中心点附近,就会明显变轻,也就是说,这车的转向手感不够线性,转动起来不够流畅,在中心区域,总有种你要跟车较劲的感觉。

图片

再来说UNI-V,我开的是1.5T,跟其他长安系的新车一样,这车的油门初段调校很灵敏,并且收油之后,会有明显的动力迟滞——油门松开之后,转速回落比一般车要慢,好像油门没收干净一样,好处是动力衔接会流畅一些,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油耗偏高。而对于一款主打运动取向的轿车,电动尾翼、MC6轮胎、小巧的方向盘,再加上响亮的排气声,这些都是加分项,会让你很有参与感,但对于驾驶来说,更内核的东西还是在于沟通感。

图片

这车的方向盘虽然尺寸很小,很有标致的味道,但标致的精髓在于小方向盘+大功率的转向机,很明显,UNI-V没学到这点,它的转向比例依旧偏买菜,而且前轮的沟通感较为模糊,电子味很浓,直线加速虽然很有冲劲,但攻弯的欲望骤减。另一个是它的坐姿,尽管上下调整幅度很大,好像怎么调都调不出合适的位置,调高了,没有贴地感,调低了,又会被方向盘遮挡住仪表(个人感受,仅供参考)。底盘的质感,也不如影豹那么柔韧有余,当然,这也是个人喜好问题,影豹给人的感觉是车头车尾跟随性很好,而UNI-V则有些钝,但对于大震动的过滤,还是比较到位的。

极氪X是个特别的车,特别就在于它尽管定位是SUV,但实际上用途更偏向于MPV(multi-purpose),首先能满足一个人开的时候,那种精致的享受,开累了就躺在副驾的女王座上休息,是的,这么小的车居然能放下零重力座椅,真的卷出天际了,想要带宠物出行,也不怕弄脏后排,能上翻的后排坐垫,还增加了很多空间使用的可能性,跟飞度的魔术座椅类似。其二是很多电调功能,都只出现在四座版上,所以五座版只是走走过场,要买,一定要买四座的。

图片

它又是一款以设计为主导的车,设计师一定是有强迫症的,“干净”,是它的主题,任何会让这车看起来不够整体化的元素,都要剔除掉,比如说为了让外观看起来是一个整体,它用了隐藏的水切口,后视镜变成了无框,就连充电口也巧妙地隐藏在车体内,好比你去看金字塔,是难以发现它的入口在哪。车内同样遵循这种理念,它的装饰多,但不显臃肿,不会过度去运用材料,所有的装饰件都用在细节上,是拿来点缀的,做加法很简单,但要做到极氪X这样的克制,需要对设计有更高层次的感悟,关键在于理念。当然槽点也有,这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一到两个人的出行考虑,所以前排跟后排的滤震和静音表现,有着明显差异,加上后排的靠背角度较为垂直,坐垫高度也不高,长途去坐,真的谈不上舒适,而前排让人惊艳的静谧性,来到后排就只能打个五折。

图片

我想起最近买了一部华为P60,看配置表,这手机是完败的:4G、8G内存、像素不高的长焦、不过百瓦的充电,再加上一个落后的处理器,还是降频版。但体验上,却要比那些小米、OPPO好得多,以至于我能接受它硬件落后一代的缺点,因为它在一部手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流畅度上面,给了我满分的体验。车也是如此,配置再多,功能再丰富,只是锦上添花,最重要是满足其目标用户的需求,我始终觉得,汽车还是开起来的感觉最重要。但中国品牌,或者说如今的用户,大多都本末倒置了,把重点放在了配置享受上面,对于机械功力的感知不明显,这是以往合资车的护城河,现在也逐渐坍塌。不管怎么样,看配置买车,并不是科学的方法,最好还是亲自去体验,有条件的租一辆,长时间去开开,才知道真正合适自己的,究竟是哪一款。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回水键 1860粉丝    4作品 关注 吹水唔抹嘴,讲错唔回水,是但求其up主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