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路咖汽车 5329浏览 2023-07-06 IP属地: 北京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人怕出名、猪怕壮?随着新势力之中,理想汽车在销量上的脱颖而出。它所遭遇的争议,似乎也越来越大。比如,近日网上就流传着理想L9“10个不能说的秘密”,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十大产品缺陷。这里面有多少“善意”,多少是“恶意”,除了一一用事实说话,还得结合产品的客观情况来聊。但一篇文章的篇幅,是很难将其中所有问题都聊清楚的。不过有一个点,几乎伴随了理想汽车的从始至今,那便是其底盘悬架的问题。在“十大缺陷”中,与底盘相关的也占到了2条。包括麋鹿测试,与“理想魔毯空气悬架”等。那就借着这个契机,我们好好来盘一下,为啥理想的底盘,总是被这么多双眼睛给盯着呢?

空气悬架是理想的必需品?

往好的方向说,理想汽车虽然不是中国品牌中率先使用空气悬架的车型。但从普及、推广力度来看,理想汽车对于空气悬架的热爱,恐怕是鲜有车企可以与之匹敌的。目前在售的理想L7/L8/L9三款车,除了前两者的“丐版”之外,空气悬架是一应俱全。那么,有空气悬架不是挺好的吗?或者反过来说,理想汽车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空气悬架呢?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先下结论:空气悬架对于新能源车可以说是“绝配”,落脚到理想汽车身上,甚至可以说是“刚需”。首先,在动力电池的加持下,新能源车普遍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重不少。传统的螺旋弹簧结构,虽然能够解决“硬”的问题(撑得住)。但同时还想兼容“软”(舒适性调校),对于调校功底与结构压力而言,无疑会面对比燃油车更高的难度。而且空气悬架因为省去了不少金属部件,本身就具备减重的功效。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其次,高度可调是空气悬架的核心功能。而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较低的离地间隙可以减少车辆的风阻,客观上降低能耗、提升续航,甚至是控制风噪。相反,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调整为较高的离地间隙,还可以起到保护底盘,以及位于底盘的动力电池的作用。这两个核心优势,对于体积庞大,自重本身就已经超过2.5吨(以理想L9为例),且现阶段产品线基本都定位为SUV的理想汽车而言,就显得更为重要。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那么用上空气悬架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是否就是一劳永逸了呢?结合诸多媒体对于理想L9的麋鹿测试效果来看,空气悬架似乎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好像又没有完全解决。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在麋鹿测试的速度上,其实相比理想L9的身材来说,成绩无疑是优秀的。但即便在空气悬架的加持下,麋鹿测试中理想L9车身姿态的画风也已经失态。这种割裂的底盘表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背后又隐藏着理想哪些一脉相承的“造车逻辑”呢?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断过的空气悬挂,证明不了什么

首先我们还是来划一个限定范围。即,不讨论空气悬架本身在成本、维修保养、故障率等方面的压力。就以理论上它能够带来的优势,进行技术推论。在这些前提条件下,空气悬架无疑能够为车辆提供良好的支撑性、滤震效果,以及较大的车身高度调节适应性。特别是包括理想汽车在内,车企们大多采用的都是单腔室空气悬架。这种硬件标准,使得空气悬架的高度越低,悬架的硬度就越高。相对而言,诸如小鹏G9那样的双腔室空气悬架,其悬架高度与硬度之间理论上没有必然关系。不过,多腔室的空气悬架同样更考验调校,这里就不展开了。回到理想汽车这边,单腔室也算是“无心插柳”。更低的车身配合更硬的悬架,这一组合在面对铺装路面麋鹿测试的时候,无疑是相对合理地搭配。于是悬架也能够支持相对更高的麋鹿速度。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但是,空气悬架并不能解决底盘在麋鹿测试中遭遇的所有问题。这其中空气悬架的名字估计要先拿来背锅。因为所谓的空气悬架并不是值得整个悬架系统,而是指其中的弹性支撑结构。严谨的说,用空气弹簧来形容,似乎更为得当。而这一结构的作用,主要是负责垂直方向的支撑。此外,车辆的悬架系统,至少还需要减振器,以及导向结构。减振器主要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衰减振动,优化车辆形式的平顺性。而主要负责处理包括纵向、侧向等复杂方位力矩的,便是导向结构部分。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如果说导向结构听起来太模糊,那么我们拿起一张普通车辆的悬架图片,删除螺旋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等部分之后,剩下的机械结构,基本就是导向结构了。更直白地来说,便是纵臂、横臂等控制臂,以及横向/纵向推力杆(防倾斜杆)等等。很显然,在面对包括麋鹿测试等需要大幅度“动盘子”的极限操控的情况下。悬架所受到的挑战,绝非是完全来自纵向。更不用说对于理想L9这种庞大车型而言,高速情况下改变方向,其侧向压力也在挑战者悬架的机械结构与调校水平。而这点,恰恰是理想汽车容易习惯性“忽略”的地方。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还是以旗舰级的理想L9为例,其后悬架部分,已经运用上了标准的五连杆形式。但除了上横臂是铝制之外,其余全是钢制。当然也包括那个粗壮且被涂装为银色的下摆臂。底盘悬架部分,钢与铝的区别,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各种争议,去年李想就已经亲自下场“解释”过。时隔一年,我也只想说,既然钢那么好,理想L9的前悬架又何必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双叉臂呢。而且双标还不仅这一处。理想L9的前副车架采用的冲压钢板,而后副车架又采用的铝合金。这算是与前后悬架材质一起中和了吗?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当然,有关悬架的调校是没法用肉眼判断的。所以技术分析也就在硬件这块点到为止。但在这部分,理想汽车的造车逻辑似乎是一脉相承的。比如,理想L9的前后轮胎宽度皆为265。而整备质量比它还低的宝马X5与奥迪Q7,至少也有275(这还是宝马X5的前轮胎规格)。在这一系列的搭档面前,有关理想汽车的底盘悬架表现,还能把锅全部都推给空气悬架吗?只能说空气悬架已经尽力了。如果没有它会是什么表现呢?理想ONE应该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而且彼时它的前悬架居然都能采用麦弗逊式结构。至于工程塑料材质的下控制臂,就更是刷新底线的存在了。

理想正面回应L9十大缺陷,但麋鹿测试和魔毯的真相呢?


聊到这里,似乎都没打算去聊“理想魔毯空气悬架”。其实在硬件聊的差不多之后,这套底盘能不能依靠主动识别,从而主动调节,在我看来已经不重要了。庞大的车身,新能源车的车重水平,以及底盘结构与材质,甚至是整体机械素质上奉行的“点到为止”。这三者的割裂,已经不是所谓真假“魔毯”能够弥补的了。在一句“500万元以内最好,就这?”的感慨中。这套迎合既要、又要、还要、也要逻辑,造出来的“最好”。我们早就在各类数码产品身上看到太多了。所谓“最好”,不过是纸面上的最好,答题卡上的满分,看得见位置堆料的跑分冠军而已。但,用起来呢?如果说数码产品还有“抚摸党”。那车,终究是要拿来开的。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