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价格贵并不是电子外后视镜的缺点,噱头+低安全性才是?

价格贵并不是电子外后视镜的缺点,噱头+低安全性才是?

路咖汽车 4857浏览 2023-07-12 IP属地: 北京
图片
今年7月1日后,配备电子外后视镜的车辆可以在国内上路了,国内的朋友们对有电子外后视镜的海外雷克萨斯ES、奥迪e-tron等车型,已经羡慕依旧,不过由于之前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家的羡慕也只能停留在网络上,可真的到了电子外后视镜允许装车之后,这方面的热度却变得很低了。
不只是消费者们没有太多关于电子外后视镜的讨论,就连车企们都没有什么大动作,海外已经有不少车型有了这项配置,而引入国内的车型在此前一直都用着传统物理外后视镜,而在法律法规允许之后,这些车企也几乎没有在国内引入同款配置,也没有进行比较大的宣传推广,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大的水花,为什么电子后视镜在国内火不起来呢?
图片
缺点远远覆盖掉了优点,电子后视镜真的很难火?
2015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无后视镜汽车的国际标准,对于加装的电子外后视镜的显示屏的安装位置、显示范围、画质、倍率等具体参数都做了比较细致的规定,此后电子外后视镜在2016年迎来了一波比较高的热度,欧洲以及日本等地纷纷允许配备电子外后视镜,不过从2016年至今,市面上的电子外后视镜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幅度的创新,不过也能够理解,因为市场规模太小了,虽然像法雷奥、麦格纳、博世它们也都是电子外后视镜的主要供应商,但它们并没有继续开发新产品。
图片
电子外后视镜的好处已经被大家都熟知了,传统后视镜的有效可视面积是固定的,由于驾驶者的身高、坐姿、眼点观察不同,观察的可视范围也不同,而且物理后视镜的观测角度无法改变特别多,而电子外后视镜通过不同的传感器不同角度的摄像头,对车身四周进行多角度实时拍摄,显示车辆情况、视线盲区及车尾行人,视角更灵活,可视范围会变得更大,同时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对于过去视觉盲区的可观测度,很多使用传统后视镜的车型,都会在镜子底部加装一个小镜子,来观测盲区。
图片
而且电子后视镜对于夜间行车来说,好处会更加突出,人眼观察黑暗中的物理后视镜,基本上看到的就是一片漆黑,而从摄像头中可以看到比较清晰的外界环境,这一点大家不妨试一试自己手机中相机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就能理解了。虽然相机看到的可能也是漆黑一片,但是有了算法的加持,摄像头可以更清晰地还原外界环境。
图片
而且电子外后视镜的摄像头材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种镜头对解析力、畸变量、杂光和鬼影、疏水性以及低光成像能力要求要高,同时需要保证优秀的温度特性,一般会采取全玻璃+金属结构,它的制造工艺会比ADS摄像头工艺更高,很多人叫它是批量制造的单反镜头,所以成本会比较高。
但是电子后视镜的很多劣势,依旧绕不开,首先上面我们提到了就是贵,装车量太少,导致成本难以均摊,上万元的选装价格就为了一点科技感,真的有必要吗?而且如果发生了损坏,维修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图片
其次就是它的不稳定性,电子产品的不稳定性大家都会深有体会,小到手机死机、电脑死机,大到车机死机、全车断电等,特别是随着智能化的浪潮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后,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如果这些集成了众多功能的电子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我们的生活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到了电子外后视镜这种事关行车安全的关键硬件上,它一旦发生卡顿或者死机的问题,车辆就不太能正常行驶了。
而且如果真的因为电子外后视镜的故障,导致车辆发生事故,那么这个责任划分问题又会变得很复杂,在智能化时代,由于智能硬件导致事故之后,如何取证,依然是一个难题。
图片
欧洲目前允许电子后视镜的延迟小于200毫秒,也就是小于0.2秒,如果车辆以120km/h的速度行驶,那么0.2秒的时间,车辆大概已经多行驶了6米,这个误差不能说很大,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危险可能就在这时发生了,因为你不要忘了,你看到的画面有延迟,而你反应过来之后踩刹车或者做出避让动作,一样是要花时间的,这里外里可不是0.2秒和6米这么简单。
目前量产的使用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型,集中暴露出的缺点主要在复杂光环境影响下的画面偏色、暗态噪点、弥散和鬼影,时延大等问题,当然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花更高的成本,比如使用硬件素质更高的摄像头,而且还要使用定制化的Soc芯片,普通的车规芯片难以确保更好的渲染效果以及低时延性的要求,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是AMD Xilinx系列中的中高端芯片。
图片
强行改变用户习惯的配置,可能真的没必要存在
而电子外后视镜暴露出的劣势问题,会把它的优点基本上都吞没掉,所以车企们对于这种硬件表现得还是比较克制的,如果消费者真的想尝鲜,可以花大价钱去选装。
图片
愿意使用传统物理外后视镜的用户,肯定还是会占绝大多数,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这种极度事关安全的硬件,真的有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们的购车决策。现如今的绝大多数新车都在减少车内实体按键的数量,甚至在一部分车型中已经彻底看不到实体按键,就连应该被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双闪”按键也被藏了起来,还有可能被换成了触控按压式的开关方式,这些本来就已经在挑战用户们的底线了,因为物理按键对于盲操作来说,确实会更友好。
图片
此前已经有车型因为被用户吐槽太多,重新安装了空调区域的实体按键,消费者们的选择已经能够开始影响厂家的决策了,因为真的有很多厂家在强行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营造所谓的“科技感”,比如我们在很多新势力车型上看到把开关窗按键变成触控式的,还有把灯光调节区域集成到屏幕中的,给车辆装上电动门,而后让车主使用电动开门的方式……这些让用户改变使用习惯的车型,市场已经用销量表现回馈它们了。
图片
总结
所以,如今不断内卷智能化的车企们,没有去卷电子外后视镜,其实也是一种冷静的表现,虽然政策方面已经允许了,但是面对需要用户用很长时间来接受的新事物,还是需要全方位考虑的,况且电子外后视镜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新事物,从2005年左右就有了设想,到2015年后开始装车,而将近20年的发展时间,依然不温不火的电子外后视镜,可能真的是一个巨坑。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