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海豹做了双面B柱碰撞,电池包还能继续用?!

比亚迪海豹做了双面B柱碰撞,电池包还能继续用?!

那辆车评 4826浏览 2023-07-28 IP属地: 广东

最近比亚迪的针对e 3.0平台的海豹,做了同一台车,双面B柱碰撞的测试。碰撞结束后,电池包卸下来没有任何的物理损伤,并且在另外一台车上面可以立马上电复用,这件事情还真的挺令人佩服的。

  

但是为什么要做双B柱碰撞测试呢?其实在物理结构层面上来说,无论是传统燃油车,亦或是新能源车,B柱的抗压能力,可以说是整台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但同时,又是和驾乘人员安全最密切相关的核心保护区域。B柱的强弱,直接决定了驾驶舱在被侧面碰撞时,被外来物侵入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关系到生命安全。所以,无论是CNCAP、EUROCAP、IIHS都会对车辆做严格的B柱碰撞测试。

比亚迪海豹做了双面B柱碰撞,电池包还能继续用?!

进入新能源车年代,BEV车型对于电池安全的保护,以及人员安全的保护,都有着非常严苛的标准。因为布局上的物理特性,意味着车架一定要比传统燃油车要高,以防止车身形变。同时还要保证驾乘人员足够的空间,保证舒适性和空间利用率。

比亚迪海豹做了双面B柱碰撞,电池包还能继续用?!

传统油改电车型为了符合要求,和迁就电池包的体积,往往都需要牺牲驾乘人员的空间,平衡性也会被打破。所以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就成为了攻坚这一难点的最优解决方案。        

 


而这次的双侧B柱碰撞测试,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左右,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可见,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下,整车的结构强度在碰撞上,对驾乘人员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而这次有意思的事,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新车,车辆仍可以正常启动、安全行驶,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也能很好体现这一技术的保护优越性。也确保了再碰撞过后,电池不会出现热失控的现象,从而杜绝了二次伤害的产生。


 
可能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碰撞测试只是谈资。但是对于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0%的当下车市,这个成绩的好坏,也直接体现了新能源企业的良心,以及技术水平。


我不敢说比亚迪的技术就是独步天下,甚至无人能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同时,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在安全上,的确想多了很多、走远了很多。这离不开技术的积累,更离不开产品研发人员的“远见”。

中国新能源车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只希望后续,能有更多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拿出更多更优秀的产品。不仅利于中国消费者,更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正向发展。

 
相关推荐
那辆车评 3.9万粉丝    558作品 关注 爱生活的那辆车,剖析汽车,点亮生活人车志。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