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车小帝AUTO 931浏览 2024-01-09 IP属地: 山东

在以往中国人固有的印象中,买车就买日系、尤其是丰田,甚至还有“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的顺口溜。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曾经备受青睐、销量巨大的丰田车,如今在中国却走起了下坡路。

今年1月,广汽丰田公布了其2023年的累计销量——95 万辆,同比下降5.47%。值得一提的是,不只广汽丰田,而是整个丰田体系的在华销量都在逐年下滑。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畅销全球的丰田,为何在中国市场全面失守?今天我们就以广汽丰田为例,探究其中缘由。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错失电动时机、质量事件频出,广汽丰田不再是汽车香饽饽?

新能源出行时代,中国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加速萎靡,新能源车成为消费主流。对此,绝大部分中国自主车企和其他合资车企都在转战新能源,这不仅符合全球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为日系车企在华代表,丰田汽车曾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丰田却在背道而驰,在今年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丰田董事长组织了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的部分成员,向峰会发出了一个倡议,主要是“反对汽车全面电动化”。然而,丰田董事长的倡议与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不符,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推动电动车的普及,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电动车已经成为了未来的主流。其次,倡议与他们的实际行动不相符,丰田声称要贴近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共处。但事实上,丰田并没有重视中国市场的需求,也没有跟上新能源的步伐,导致丰田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失去了竞争力,甚至有些车系已经退出了国内市场。

即使为了拒绝全面电动化是为了维护丰田在氢能和混动技术上的优势。但是丰田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品质也在逐渐暴露出问题,不仅由于数据造假在国际市场的大面积召回,在中国市场,广汽丰田汽车旗下产品屡屡出现的问题,则加速消解国内消费者对其的信任。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近年来广汽丰田的用户投诉问题层出不穷:比如车机系统卡机黑屏、后门框生锈、低速涨紧器异响、车窗漏风等等。无论是车型种类,还是产品体验,都难以跟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抗衡。如果说仅靠燃油车型,凭借丰田全球第一车企的名号,广汽丰田也能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就是其引以为豪的燃油车领域,广汽丰田近日密集出现的投诉暴露出丰田汽车在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不小的挑战。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汽丰田在智能化方面研发投入强度不够。开发新能源汽车平台的前提,是有足够的销量规模去分摊研发成本,但广汽丰田汽车的电动化车型销量不如燃油车,因此缺少大手笔投入研发的动力。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2023年12月份,根据车质网投诉平台12月投诉榜单来看,投诉量排前十的车型中,丰田汽车居然有九款车型进入了榜单。来自广汽丰田的锋兰达和雷凌均位列其中,车型被投诉的问题均比较统一,即由于颗粒捕捉器堵塞,发动机/电动机排气故障,车辆加速无力,油耗增加,换挡顿挫等情况。

所谓颗粒捕捉器,可以把它理解为汽车发动机排放系统的过滤嘴,它的功能就是捕捉“碳”等微小颗粒物,阻止或减少它们进入大气,从而达到当地市场的排放标准。自从国六排放标准政策实施以来,有的车企选择升级燃油发动机技术品质,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物。广汽丰田则选择给车型加装颗粒捕捉器,显然就事实来看,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价取胜本是好事,但如果因为价格战而导致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就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会让广汽丰田的口碑下滑,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最终选择用脚投票,那么广汽丰田将变得岌岌可危。

对中国市场玩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很有一手

不仅如此,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迅速崛起成为行业标杆的同时,丰田依然躺在燃油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在新能源汽车上(电驱动车型领域)鲜有成绩,并在产品、服务和营销上对中国市场玩起了“傲慢与双标”。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首先是价格的傲慢。广汽丰田的高端车型,在国内经常发生加价提车事件。就近来看,广汽丰田2023款埃尔法智能电混双擎在日本本土的售价仅为472万-89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45万人民币),但在中国却能卖到89.9万-90.9万人民币,就算加上关税和运输等成本等因素,这价格也高得离谱。

其次是产品的双标。前有2020年凯美瑞Hybrid因“机油增多/乳化”问题在在美国市场召回了44191辆车,并给出解决方案:更换缸盖和异常磨损缸套活塞,对受损严重的车辆免费更换发动机总成。而对中国市场则称“非质量问题”,不予召回;进而2021年广汽丰田的乘用车,年平均碳排放量比同期在美国的排放量高出11%;后有2022年大量用户反馈的C-HR保险杠左右两边下护板减配......

日本汽车出现问题之后都会很快召回并进行整改。但丰田公司往往却只召回了在美国市场上的问题车,在中国市场,丰田似乎没有太多的表态。不难看出,广汽丰田在产品质量和对客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中外双标」倾向。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从前的中国消费者,对广汽丰田等丰田品牌车型情有独钟。现在来看,被宠爱到有恃无恐的广汽丰田,它在中国市场的没落,似乎有一种咎由自取的意味。

依靠傲慢与双标,广汽丰田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写在后面:

曾几何时,广汽丰田以“性价比高”、“省油”、“耐用”等优势收获中国市场青睐。然而,如今的“广丰”在华早已没有往日荣光。究其原因,还是其本身对产品质量的放松,以及对中国市场的傲慢与双标。面对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广丰”能尊重当地消费者的才是“好丰”。我们也希望广汽丰田能够继续推出更多高水准和高性价比的车型,携带诚意,更好地服务全球汽车市场。当然,也包括中国市场。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小帝AUTO 285粉丝    497作品 关注 车界小帝,客观犀利。全心全意,聚焦车市!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