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百姓评车 2794浏览 2024-01-16 IP属地: 吉林
纯电动车存在补能焦虑,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升补能速度,能够跟燃油车一样方便,一是提升充电桩普及率,让充电桩布局能跟加油站一样广泛。刚过去的2023年,各企业也是在补能赛道上持续发力,去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8,相当有一个桩满足3辆新能源车使用。
理论上现在的桩车比已经能基本满足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补能需求,实际上由于很多充电桩无法正常使用,以及很多燃油车占用充电桩车位,因此新能源车用户的充电便利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开车出行仍会有补能焦虑。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解决充电焦虑问题,今年很多车企和企业也将会在补能赛道上持续发力,计划推出以快充和超充的充电基础设施,也会加大力度建设换电站,从而缓解充电难题。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动力电池技术加速突破,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续驶的焦虑正在减弱,对于充电的焦虑愈发明显。
快速增长的充电桩无法根治焦虑
现在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动辄700km,甚至1000km,远远超过传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但是电池的化学成分在冬季时活性较低是难以改变的物理特质,所以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在冬季时严重缩水也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对于新能源车用户来说,想要解决新能源车续航焦虑问题,不仅仅是提升车辆续航里程,更要提升补能效率。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目前新能源车补能方式主要为充电,尽管充电桩数量持续增加,但是新能源车的市场保有量也在不断上升,所以现在的充电桩还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车用户的充电需求。截止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到202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有望达到4000万辆,占汽车总量将超过10%。
但是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并不算高。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其中2023年公共充电桩增量为92.9万台,同比上升42.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45.8万台,同比上升26.6%。中国充电联盟预计2024年将新增297.7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884.7万台;新增公共充电桩108.4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52.6万台,公共交流充电桩55.9万台。这样的充电桩数量还难以充分满足新能源车用户的补能需求。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新能源车补能问题迟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车企也想了不少办法来提升用户的用车便利性,超充和换电技术就是较为受消费者待见的补能方式。现在越来越多车企推出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800V似乎已经成为电动新车的标配,这也意味着超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的补能方式之一。
有了超充技术赋能,5分钟时间就可以充电至60%,已经能够跟传统燃油车基本一样方便。编者去了多个城市也发现,很多地方的商业中心、住宅小区都有了800V超充桩,特别是一些加油站也开始配超充桩,成为真正的综合补能站。同时很多企业也布局了超充,新能源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服务企业、科技企业等。目前特斯拉、比亚迪、保时捷、小鹏、理想、极氪等车企都已投入运营或者发布了自己的超充解决方案。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换电技术也是各大企业踊跃进入的赛道。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换电站数量已经超过3600座。入局换电模式的车企中,不仅有北汽新能源、上汽飞凡、蔚来、吉利枫叶、睿蓝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且还有国家电网等充换电企业。同时换电站的充电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前几年换一次电池需要几分钟时间,现在已经有车企打出“换电”不超一分钟的口号。
正因为超充和换电技术补能效率足够高,所以很多用户都认为比普通的快充要更好,而超充和换电赛道也成为了车企们在2024年的主要发力方向。
超充与换电已成为行业的香饽饽
充换电的市场需求量大,也能实质上提升新能源车用户的用车便利性,所以2024年充换电网络的建设有望得到提速,加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服务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近期不少企业也公布了2024年超充布局计划,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方面,广汽能源发布了万桩计划,2024年将加速推进高质量充换电行动,加快布局建设1000V高压平台超充终端。极氪汽车提出了“千站万桩”目标,2024年将布局千站超快充,2026年冲击超快充万桩保有量。
新势力车企阵营方面,理想汽车计划2024年累计上线超级充电站2000座以上,建成“九纵九横”超充网络,实现国家高速主线70%和三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50%覆盖。华为数字能源计划2024年在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建设10万个以上华为全液冷超级充电桩,赋能合作伙伴新能源产品的发展。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赛道上,除了新能源车企、电池企业、充电企业纷纷入局之外,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巨头也在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中石化计划到2025年建设5000座充电站,中石油计划到2024年底要建成1500座站外充电站。而电力、石化等能源巨头的加入,无疑能为新能源行业增添了新的动力,通过形成覆盖面广、能力更强的综合补能站网络,无论是对用户还是相关企业都是利好。
换电与超充两者适用的用户群体不同,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从国家到地方已经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很多企业都在加快布局。因此有地方提出‘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思路是可行的,甚至关于充电桩的问题,现在行业里也出现了一些新思路。一种设想是直接利用换电站作为储能站,探索降本增效的补能方式。因为换电站的电池通常是在后半夜用电低谷、电价低廉的时间段以慢充方式充电,如果能在保证日常换电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利用部分冗余换电电池作为储能,为超充提供电能,是既经济又高效的一种方式。

充电桩问题重重,新能源车焦虑难治,补能赛道将何去何从?

今年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要解决相关问题,还会呈现出建设渠道下沉的特征,很多充换电设施会走进更多县城和乡村等地方。因为新能源车下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很多县城和乡村的新能源车保有量是越来越多,所以在这些地方扩大充电网络具有较大意义。
百姓评车
2024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新能源车用户的用车便利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补能焦虑也能进一步缓解。不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会面临难题,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甚至存在充电桩散热能力、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稳定性带来的冲击等问题,所以充换电基础设施短期内难以得到大面积普及。
只有解决了充换电基础设施的瓶颈和短板问题,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才能实现为用户提高补能效率的目标,进入盈利的新阶段,但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是任重道远。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957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