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度丨阿拉善英雄会结束十天后,一位越野迷的反思

深度丨阿拉善英雄会结束十天后,一位越野迷的反思

越野部落官方 0浏览 2019-10-21 IP属地: 未知

恐怕连阿拉善自己都没想到,它的高光时刻会伴随着如此大的争议。

在本次黄金周前后,以某音、微博为平台,阿拉善一跃成为新晋网红。爆火内容就是每年一度的阿拉善英雄会。这本是一场越野小圈子的盛会,影响力的指数级增长算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消息,但众多圈外网友给出的反馈并不友好。

比如在某个短视频评论区,一条评论被上万网友点赞:“嗨归嗨,压了我的梭梭树,追你到天涯海角扎你轮胎!”。

图片来源:抖音 截图

梭梭树是蚂蚁森林项目中,网友通过减少自己的碳排放量,最终换取的一棵实际存在的树。它被公益组织种在阿拉善沙漠中,目前大约已经种植了1.22亿棵。

越野爱好者在意的远方和自由,在圈外人看来全是折腾和胡闹。伴随着本届英雄会各种项目的展开,网络上各种流言也开始泛滥。

有人拿着东拼西凑的所谓“证据”,说它是“沙漠中的海天盛宴”,每条消息下方无一例外地附上了心怀不轨的链接,由此诞生了一场灰产和流量的狂欢;还有人为博眼球夸大事实,捏造现场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后来官方不得不亲自发声辟谣。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微信 截图

说起来,2019年应该被视作英雄会的正式出圈年,意义非凡。然而,出圈的本意是想要向多人的普及越野精神,壮大同行队伍。

但随后的事件发展,就如同脱缰的马一发不可收拾。真正的越野爱好者都在痛苦地面对一个问题: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摘下有色眼镜,公平地看待越野这项运动呢?

从一个越野爱好者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01
 

阿拉善英雄会的发展轨迹

在这个越野文化稍显贫瘠的国土上,阿拉善英雄会是越野迷们期盼的为数不多的年度大事件,地位非同一般。

说到阿拉善英雄会,就不得不提越野e族。越野e族是一个定位于中国越野、SUV、改装、旅行、赛事领域的媒体,同时也是国内越野的圈子论坛。随着这个圈子论坛的发展,便逐渐分化出越野、自驾、改装、赛事等不同的圈层。

图片来源:越野e族官方论坛

长期以来,越野在国内一直以小众文化的形式,徘徊在主流文化的边缘。但随着经济发展,汽车逐渐普及到大众。玩车的人多了,越野这项运动也随之升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来看看越野e族在7年前,也就是2012年的数据:资讯主页的流量约520万PV/天;由论坛、微博、个人中心等版块组成的大社区总流量约1600万PV/天,最高在线137000人,日均在线90000人,日均发贴量31000帖。

以2012年为界,我们可以说越野e族这个平台已经积攒了相当一部分狂热爱好者成为铁粉,此后,事情便像滚雪球一样,平台粉丝数量越来越多,论坛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

图片来源:越野e族官方网站

但越野终归是一项需要落实到现实的运动,基于越野的社交同样如此。随着圈子人数的增多,这项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因此越野e族便开始将圈层活动延展到线下。

2006年第一届英雄会的举办地点并不在阿拉善,而是选择了赤峰市翁牛特旗,当时仅有16支车队参会。经过4年的发展, 等到2010年张家口崇礼英雄会时,参加人数已达3000人,参与车辆达1500多辆。

2013年对于越野e族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正是在那一年,英雄会不仅永久落户阿拉善,而且以此为节点,这个最初只是由圈层延伸出的线下聚会,规模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

图片来源:车云网

到2019年,阿拉善英雄会的参会人数不仅扩张至百万余人,甚至连聚会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单调越野赛事,变成了一场集演出、表演、文旅项目和展示会于一身的大型嘉年华。

随着各种与之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造势,阿拉善英雄会俨然变成一股风潮,小众文化的“出圈”之势已成定局。


02
 

出圈“一地鸡毛”,越野本质就是如此?

阿拉善火了。众多越野迷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对于越野爱好者而言,如此“出圈”让他们忧心忡忡,甚至有人用“一地鸡毛”这个稍带贬义色彩的词汇,来形容2019年的阿拉善英雄会。

赛事全程被吐槽最多的便是交通问题。

开幕第一天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拥堵。会场入口一条一级公路,配合平行的三级公路,都未能有效缓解巨大的交通压力。而且,几乎所有的堵车都发生在进入园区路段,甚至出现了几公里的路,开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尴尬局面。

进入车过载是导致堵车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活动本身号召力和国庆黄金周特殊的时间节点下,不到一个星期,进入活动场地的车辆数量就已经超过40万,这完全超出了场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排队、堵车等情况。

早晨抵达阿拉善,一直排到晚上7点多,还没进场

图片来源:凤凰视频 截图

硬件配置不完善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诱因。最初设计时,会场主干道宽度为120米,但它真正作为道路投入使用,却只有2016年这短短一年。随后,这条主干道便作为广场归入商用,不再承担交通分流的任务。

除此之外,场地本身规划上也存在缺陷。仔细观察过后就会发现,车辆进入园区的路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向环形线。并且会场上设置的路标数量明显不够,加上周围都是沙漠,可供识别的标志建筑缺乏,维持交通秩序的任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现场工作人员,这就非常容易导致秩序混乱和各路口配合失调。

英雄会“出圈”之后暴露出来的,还有管理上的问题

今年英雄会的资方发生了更换。以前顾地科技是英雄会真正的主人,近年来顾地科技股价缩水,从2016年的45.44高峰跌落至2019年的3.13,于是今年的英雄会易主变成了中电智云。

图片来源:顺企网 截图

英雄会官方指定的主办方也变为2019年2月成立的阿拉善盟苍天大漠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易主之后,或多或少会出现准备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的地方,从而牵一发动全身。

管理上的缺陷在报名审查环节体现得漓淋尽致。园区没有对车辆进行分类管理,入园后很多车辆乱停放,严重干扰场内秩序。

此外,大会对参会人员资格的审查非常宽松,并未对驾驶员资质和进入沙丘场的车辆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大量非专业私家车涌入场地,包括各种各样的城市SUV。我们还可以在场地内发现了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车辆,甚至还有房车来凑热闹。

陷在沙子里出不来的车

图片来源:抖音 截图

有些车型并不具备越野能力,刚进沙地入口就陷车,陷车之后只能等待拖车,后面的车辆也就无法入场。即使勉强进入沙丘场,各种各样的“翻车”事件也是层出不穷。那些硬派越野车,就只能无奈地跟在SUV身后排队,必要情况下还要扮演下救援角色,把它们从沙子里拉出来。

拖车救援

图片来源:携程网

管理上的不足,还体现在安检以及安保上。据了解,今年英雄大会的警力,包括保安员在内,共计302人,他们要在5天内,承担起120余万人的安保工作。

据阿拉善新闻网报道,2018年的阿拉善英雄会7天内共计67.63万人参加,这期间有1200余军警、1300余名保安负责安全工作。

英雄会现场发生斗殴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视频截图

也就是说,今年的游客数量增长了一倍,但负责安保人员数量却“缩水”到原来的八分之一,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不仅安保人员要承受着超极限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参会人员的安全和会场秩序也无法得到强有力保障。

事实上,官方也公开发布消息承认,网传的会场内多人斗殴事件确有发生。

过快的商业化进程,让英雄大会“变味儿”

最初的越野e族英雄大会,仅仅是为圈内的越野爱好者提供一个线下社交的平台。随着英雄会规模的扩大,商业痕迹愈发明显。怎么讲呢,消费情怀,这叫商业卖点,可以理解,但是过度消费便是反噬。

阿拉善英雄会名义上是免费的,但要想驾车进入,必须交上120元的保险费用,贴上会场专用的车标,才能取得入园资格。

交完费用得到一个车贴后,方可进场

图片来源:环球网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往,主办方在大会中加入了电音节、美食节、车展、沙漠挑战和岩石探险等等特色项目,这些特色项目大多数需要额外购买门票。主办方无节制地出售门票,导致参会车辆远远超出场地内的容车量,这也是会场内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

阿拉善园区本身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急功近利的商业化步伐。该地区绝大部分是沙漠,基础设施匮乏。以居住条件为例,会场周围的酒店数量并不多,携程的搜索结果显示仅为150家。

图片来源:携程网

大量参会人员的涌入导致该地区房价暴涨,较平时上涨了3-5倍,却没有任何的职能部门进行监管和调整。而最近的巴彦浩特镇距离会场有50公里,拥堵的交通又让往返变得极为不便。

会场直接住下是过夜的又一选择。会场内有房车可供过夜,但是价格高得令人咋舌,远超出工薪阶层承受范畴。虽然拥挤的营地中提供水电,并且免费供应,但显然无法满足基数庞大的参会人员。有参会人员表示,不仅取水需要排队,甚至还有人因此打架斗殴。

赛事中的各种特色演出,几乎每一项都需要额外购买门票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微信

如今的阿拉善英雄大会,似乎早已脱离了最初的越野范畴。各路媒体和记者们跑一趟下来,有车马费和宣传推广费,大大小小商家赶来出售服务和商品赚钱,厂商打响知名度赚吆喝,看上去每个人都能在狂欢中分得一杯羹。

英雄会就这样在一片质疑和抱怨声中落下了帷幕。混乱、拥堵、危险、逐利,这是本届英雄会给人留下的几个关键词。很多对越野不熟悉的人看到这里都不禁会问,越野原来就是这般模样?


03
 

英雄会需要包容,为越野文化,也为我们自己

仅以这些混乱的场面来否定这场越野界的盛事,并不公平。

英雄会对阿拉善当地旅游业的推动是巨大的。阿拉善左旗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2时,本次活动共接纳了124.88万人次、40万辆车次,国内外游客 460.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0.79%和14.85%。

出现在本次大会的粉色越野车,吸引无数眼球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微信 

除去巨大的客流量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贡献之外,或许我们还需要冷静下来,拨开车轮扬起的沙土,去看看英雄会背后的东西。

在之前的报道中,主办方承认,本届阿拉善英雄会从项目策划到实际落地,中间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些困难确实不是朝夕间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比如资方更换、场地困境、资金的回笼等。再比如这次英雄会暴露出来的管理疏漏、交通秩序混乱和过快的商业化等等,这些都是一件事物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人山车海的英雄会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微信

发展带来了规模上的扩张。阿拉善英雄会的参会人数逐年递增,而且依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递增的状态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这就证明了国内的越野文旅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同时越野文化也有充分的群众基础。汽车越野这种小众文化引爆流行趋势,再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就是阿拉善英雄会从规模上讲已经是庞然大物,但从汽车文化的积累角度讲,它更像个被迫提前早熟的孩子。

文化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这点同样适用于汽车。各类汽车亚文化实际上就是汽车细分市场的发展和延伸。

JEEP成了越野人心中的经典

图片来源:新浪网

十多年前的中国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汽车文化,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汽车厂商几乎都在萌芽阶段,另外一方面是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工具这一种属性,基于汽车各类型产品的亚文化根本无从谈起。毕竟以前经济水平低,对于大众而言,吃饱穿暖才是第一要务。

如今中国的汽车市场居于全球销量首位,国内的汽车工业也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加上政策的开放,不少留学归国人员带回了国外的汽车文化理念。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助力下,汽车慢慢才脱离了工具的属性,人们对于汽车的关注点,也从单一的实用角度慢慢延伸到了其他方面。但由于国内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我们的汽车文化和那些汽车工业成熟的大国相比,还是存在不小距离。

越野演变成一种文化

图片来源:搜狐网

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这几年来如火如荼,让信息和文化的快速传播变成了可能。在短视频平台席卷网络世界之前,很多人对阿拉善的印象,都还只是局限在支付宝的“梭梭树”上,而对“汽车越野”这四个字的理解,恐怕只能从脸上画着油彩的陆战军人身上得到灵感。

可流行和趋势的发展,最初大多都以小众文化为土壤,再经过漫长时间的发育,一点点为人们所熟知并接纳。

相较于国外近百年的汽车文化史以及半个多世纪的越野文化史, 2006年才诞生的英雄会,完全称得上是国内汽车亚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

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坎坷和碰撞。但阿拉善英雄会成功地化为一个媒介,向人们普及着汽车和越野文化。反过来,这对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是一种积极助力。

“豁沙”的越野车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

有人曾经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实际上,中国还有高达百万名的越野爱好者,他们的消费需求正等待着被真正的挖掘和满足。

国内的汽车厂商对此做了相当多的尝试。他们尽最大努力,想要把真正的越野车连同越野文化一起,带入普通人的生活中。

在历届阿拉善英雄会的身前身后,我们都可以发现很多汽车厂商的身影。他们在这一市场细分领域的培育工作,也许尚未见到太大的进展。但从无到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时间,更需要理解和宽容。

本次英雄会上展出的皮卡

图片来源:新华网

尤其是身为越野圈内人,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给新生事物更多时间和空间,相信这场盛会在调整之后发展得更好。

面对这届英雄会因为各种原因给旁人造成的误解,我们绝不要急着去恶语相向,而是要用自己今后的行动,给别人更多观察我们的机会。让那些对越野文化不了解的人们,理解越野爱好者心中的所思所想,明白我们的行事准则和底线,从而感受到越野的热血和激情。

车队进场

图片来源:阿拉善英雄会官方

文章的最后,应该致敬那些英雄会现场的志愿者们。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是企业老板或高管,平时工作繁忙。

但在英雄会期间,他们却放弃难得的休息时间,像候鸟一般回归到这片沙漠中,只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只为感召更多的力量。

整个英雄会期间,到处可以看见这群人忙碌的身影,甚至英雄会结束后,本地俱乐部和分队还会组织公益活动,深入沙漠腹地捡垃圾。他们把阿拉善英雄会视为越野人的狂欢,把腾格里沙漠视为自己的家园,这才是真正的越野文化精髓。

 英雄会后,志愿者们主动参与到垃圾清理中

赛事结束后,会场干净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图片来源:越野e族 官方微信

希望明年的大会,志愿者队伍中可以再添新血液,英雄们能再次于大漠中相遇,所有参会司机可以开心地朝着对讲机喊出“收到,我们起飞!”。

深度丨阿拉善英雄会结束十天后,一位越野迷的反思

文章标签:
越野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越野部落官方 955粉丝    95作品 关注 在这里开启越野人生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