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汽车市场,国产必减配似乎已经成了所有合资车企的共识。这也没办法,谁让曾经的中国汽车工业薄弱呢,人家即便是减配也能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须将国产车型和海外版车型在配置上保持一致。
不过,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快速崛起,已经让不少合资车企感受到了危机,从而在减配的问题上收敛了不少,甚至在配置以及价格上都展现出了不小的诚意。但是,即便已经到了2024年,依旧有自视清高的合资车企还在走国产必减配的道路,就比如华晨宝马。
换代上市的宝马5系褒贬不一
近两年的宝马可以说是BBA中最大的赢家,靠着奔驰和奥迪前两年受芯片危机影响,直接成为了国内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豪华品牌。即便是到了2023年,宝马在华总销量也超过了80万辆,达到了82.5万辆,实现了4.2%的同比增幅,继续蝉联高端市场销量冠军。
或许正是连续几年的热销,让华晨宝马在国内彻底飘了,对旗下车型的升级换代上依旧走起了国产必减配的老路。全新一代宝马5系作为2024年宝马的重磅车型,在1月25日也终于迎来了上市,售价区间为43.99-63.99万元。
随着全新一代宝马5系的上市,整车所有的产品力和卖点也正式揭幕,但有关全新一代国产宝马5系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全新一代国产宝马5系升级点很多,看到了华晨宝马少有的诚意,也有人认为,全新一代国产宝马5系又是一款国产既减配的产物。
在升级点上,全新一代宝马5系除了在设计上走起了“机甲”风格外,在尺寸上也迎来了提升,和现款车型相比其车长增加了69mm,长宽高分尺寸分别为5175/1900/1520mm,轴距为3105mm。
另外,全新一代宝马5系内饰也才采用了最新的设计风格,搭配了12.3英寸的仪表屏和14.9英寸的中控屏,且内置了iDrive 8.5车机系统,让用车体验有了很大提升。最重要的是,现在常见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也终于在宝马5系上实现了全系标配,这或许也是宝马诚意的一面。
但是在动力上,宝马依旧改不了国产必减配的习性。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国产全新一代宝马5系525Li车型发动机最大马力仅有190Ps,而欧洲版的全新一代宝马5系520i车型最大马力就达到了208Ps,且国内进口版的标准轴距宝马5系525i,动力参数也与国产版完全一致,这也是为何说全新一代国产宝马5系减配的根本原因。
两种混动系统,国产5系有没有减配?
虽然在性能参数上,国产版车型与欧洲版车型仅相差了18Ps马力,日常用车时很难发现这一性能差距。但国产版车型在性能参数上被特意调低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一动力差的主要原因也是在48V轻混电机上。
全新一代宝马5系不论国产长轴距版车型,还是标准轴距进口版车型,采用的都是最基础的BSG轻混系统,BSG轻混系统电机位于发动机的前端,其工作原就是给发动机配备了一台“大功率的启动/发电一体机”。
反观欧洲版的全新一代宝马5系,全系标配的则是ISG轻混布局,即把电机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电机能够在低速工况下提供额外18Ps马力。因此同样是搭载了低功率发动机的欧版520i的零百加速成绩,要比国产版525Li车型更快。
BSG和ISG技术虽然都是48V轻混技术,但BSG系统在启停过程中会存在明显的延迟和异响,而ISG系统则有着充足的动力输出、平顺驾驶的体验和较为安静舒适的驾乘体验。同时,ISG技术还可以进行更精细的节能管理,通过动态能量收集和分配,将气动阻力最小化。
也因如此,ISG在成本上要比BSG高很多。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华晨宝马为了降本增效,对全新一代国产宝马5系再一次搞起了区别对待。同时,全新一代宝马5系也是市面上少数仍在坚持燃油车、电动车同平台打造的车型,首次进入国内的宝马i5和i3一样,本质都是“油改电”车型。
虽然宝马官方一再强调宝马i5基于CLAR平台打造而来,而CLAR平台也就是宝马所宣传的油电共生平台,而这只是一个好听一点的说法,依旧无法改变宝马i5是“油改电”的本质。更何况,宝马i5后排标志性的“凸起”也已经坐实了整车“油改电”的身份,根本就没有狡辩的余地。
写在最后:
诚然,宝马在国内高端市场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宝马国产必减配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反感。且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上,尽管宝马是BBA中新能源汽车卖得最好的一个,但宝马大多数新能源车型都是“油改电”,且也是靠着大幅度的降价优惠才取得的“高销量”。
如果宝马还是这副有恃无恐的态度,相信在不久之后,其市场地位就会被竞争对手所取代,理想汽车就对2024年定下了80万辆的销量目标,宝马还感受不到压力吗?
提到驾控,第一时间想到宝马。那么未来“电动宝马”如何让车主更愿意坐在主驾,这个问题在宝马上海车展展台上找到了答案。当进入7.1馆,相信你一定会被宝马展台“巨幕影院”版沉浸式超感智能座舱所吸引,这也是宝马未来新世代车型的“标配”之一。
上汽新生,尚界蓄势,提前占位20万级主流爆款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比亚迪海鸥(BYD SEAGULL/BYD DOLPHIN MINI)摘得“2025世界城市车(World Urban Car)”冠军;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柯荣获“......
究竟谁能成为20万级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2025年4月24日 中国上海讯)杜邦将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重点推广创新先进出行解决方案,覆盖电动车电池和车身结构、电机和传动系统、功率电子和互连。杜邦专家届时将介绍其在应用开发、材料配方、测试和验证方面的综合实力,以及本地供应、支持和技术服务。
超级e平台,是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把电池、电机、电源等都做到1000V,将电动车带入千伏时代。4月27日,比亚迪在北京举行了超级e平台技术解析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大家现场体验了兆瓦闪充和双枪充电。
上汽正不断加快调整转型步伐,突破本土,展望全球。
林肯以“堂”为轴、以“器”为媒,向世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豪华叙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的新型复合型材料,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在国内有一家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领军企业HRC,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战略布局,正在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并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
2025上海车展上,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台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汽车揭开面纱。这台搭载10颗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和2000TOPS超强算力的“科幻战车”,不仅刷新了行业对智能驾驶的认知,更让“2028车轮上的新世界”这一畅想变得触手可及。
上海车展现场,作为ID. EVO概念车外观设计总监,Frank J. Bruse也与我们分享了有关ID. EVO的设计故事。
18.29万起,华为生态上车,长安猎手K50硬刚福特猛禽?
置换升级 比亚迪宋Pro DM-i限时9.28万元起售
牵手华为,丰田首款D级纯电轿车实力如何?
不追求炫技,只为解决用户的真实问题
坦克 Hi4-T/Hi4-Z 双剑合璧,承包城野用车全需求
福田汽车何时才能有一份和“行业第一”相匹配的利润表呢?
4月20日,iCAR通过线上直播开展了一场充满人文温度与科技锐度的春季生态发布。
宝马集团以AI创新引擎驱动战略纵深,加速中国AI战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