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二师兄研究所》第94期
龙年开局,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以不到8万的超低价带动节后第一波车市价格战。
但在这件事背后,让全行业沸腾的,真的只是7.98万这个数字吗?
并非如此!
7.98万元的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是以插混A级车的身份,实现了“电比油低”。
换句话说,插混车型的优势,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
与此同时,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插混、增程、普混、纯电、燃油,这几种汽车动力形式的话语权正在被重塑。
那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1、汽车圈也有“鄙视链”?
大多数领域都有鄙视链,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每到节假日,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的相互鄙视就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你笑我找不着地方充电,我笑你回趟家比我多花好几千。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几年前不少厂商鄙视增程式电动是“脱裤子放屁”,理想CEO李想则痛斥那些黑增程式的人是“臭搞技术的”,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鄙视链,是什么样的呢?
先把结论摆出来:插混>增程>弱混>燃油!
这怎么来的?
老规矩,用数字说话!
2024年1月份,国内纯电车型批发量同比增长49.5%,插混车型同比增长104%,增程式电动同比增长262%。
与此同时,2023年1月份纯电、插混、增程式的份额分别为70%、24%、6%;2024年1月份,这三个数字变成了59%、28%、13%。
论销量,纯电动车型比插混和增程式电动的总和还要高,但插混和增程的增长率却远远超过纯电。
很明显,“权力”发生了转移。
2、鄙视链为什么被重塑?
新能源汽车真正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也就是这两三年的时间,从理论上来说,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稀奇,现在是行业变革期,燃油车时代的那些“规矩”,早晚都要被重塑。
就目前来看,插混应该是最受欢迎的。
其中,比亚迪是主力,可以这么说,是比亚迪一手催熟了整个插混市场。
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插混车型销量达到143万辆,这么庞大的销量,已经可以决定整个行业的走向。
插混车型的优势,在于它基本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问题。
可油可电,这对消费者来说有着比较强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串并联插混可以让电机、发动机都处在最高效的工作区间,因此有着远低于燃油车的用车成本。
但这儿有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点:插混车型的优势,早在多年前就已经为各大厂商所熟知,但一直到比亚迪的超级混动DM-i系统量产上车之后,它才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原因很简单,厂商理解技术原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原理”变成现实。
插电式混动的工作模式,是目前几种动力形式中最复杂的,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它在一套动力系统中,兼容了纯电、并联、串联等多种工作模式。
比亚迪超级混动DM-i系统能够成熟,得益于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整车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研发,因此才能发挥出插混系统的潜力。
实际上,目前新能源市场中,只有比亚迪超级混动DM-i系统超出了普通零部件的身份,具有了品牌影响力。
每次比亚迪车型更新,很多消费者都在关注它有没有DM-i车型。
插混系统之外,增程式电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它是一种串联式插电混动,实际上是纯电动驱动,但由于随车自带一套“发电系统”,可以通过加油的方式来补能,因此基本解决了用户续航焦虑的问题。
从技术原理上来上,它相当于插混系统的简化版本,但“没有续航焦虑”的特征,还是让它收获了不少用户。
从客观角度来说,插混和增程的用车成本都要高于纯电,不过从过去一年多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不少消费者宁愿多承担一些用车成本,也需要剔除“续航焦虑”!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等人就此认为,插混和增程未来5-10年内将会是与纯电并列的主流车型。
但从销量上来看,纯电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车型,那背后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首先,是因为它的用车成本明显低于插混和增程,其次则是因为各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续航焦虑大大缓解,纯电车型已经可以满足用户在大多数城市区域内的用车需求。
插混、增程和纯电,目前处于“汽车鄙视链”的上游,这代表着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厂商在多年研发之后,打了一个翻身仗。
另外一种人们常说的HEV,其实是一种不可外接充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
这其实是被许多消费者容易产生误解的一种车型,它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但不可外接充电就意味着它不是新能源汽车之列,在中国,它被划分为节能汽车,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日系车尤其喜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插电,就意味着它属于油车的改良版,而比亚迪等厂商主导的插混、增程和纯电,是对燃油车的“革命”,在产品逻辑上,HEV就已经落了下风。
燃油车则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这并不是说它们很快就要消亡,实际上,它们仍然是市场上存量最大的车型,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某些类型的消费群体而言,燃油车依然是出行的最优解。
但另一个维度来讲,接下来的每一年,燃油车的生存空间都会被压缩。
3、2024年的趋势是什么?
其实汽车行业的鄙视链,反映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变化趋势,如果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全面新能源化,动力模式之间的鄙视链也就消失了。
从近期来看,插混和增程式在2024年的关注度和份额有可能进一步提升,仅仅是比亚迪、理想、问界这3家头部厂商,就能为插混和增程带来不小的关注度。
不过纯电车型还会是主流,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在市区内用电,充电桩数量越多,800V高压快充越普及,纯电的优势就越明显。
2024年的汽车市场应该是这样的:纯电、插混和增程一起发力,燃油车继续唱独角戏。
4、燃油车会撑到何时?
想想看,你上一次看到传统汽车厂商拿出全新技术是什么时候?
燃油车没落,一方面是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天花板,短期内难以给用户带来突破性的体验。
不过,燃油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短期内也不可能消失。
根据王传福在近日的预测,2024年可能会出现新能源单月渗透率超过50%的情况,但全年渗透率可能在40%左右,考虑到燃油车庞大的存量,要想看到“满城都是新能源”,可能要到几年甚至大几年之后。
不过到那个时候,国产厂商早就已经成为中国车市的绝对主力,汽车市场的鄙视链之说,可能就是另一个维度了。
结束语:汽车行业“鄙视链”生变的过程,背后其实是中国新能源厂商逐步掌握主导权的过程。肉眼可见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品质、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也使得中国汽车厂商在国际竞争中有底气崭露头角,改变以往由国外厂商主导的局面。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下线首车,开启中巴新能源合作新篇章。巴西州长杰罗尼莫称该项目为巴中合作的绿色转型典范,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绿色动力驶向全球,比亚迪为何一定要自己造船?
自由之光,不止一面。7月2日,五菱红标旗下新时代灵活多能的新标杆——五菱之光EV进取型正式亮相并开启全国预订。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客车之王”宇通,造“百万级豪车”下注高端旅游?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3/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迎来关键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飙至753公里(增加40公里),零百加速缩短至3.8秒(提升0.6秒),但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增至750公里(提升31公里),售价维持......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
奇瑞集团发布销量快报:6月份,集团销售汽车233,607辆,同比增长16.6%。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官宣!赵心童与腾势携手向前!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如同诸多非遗在当代所面临的境遇,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悄然隐退。所以此次胖哥就携团队及广汽丰田铂智3X踏上了这场探寻鄂温克族森林牧鹿人的旅程,一起为这份即将消逝的文化留存一份永恒的记忆!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