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车茶一味 5269浏览 2024-02-28 IP属地: 四川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发现、让利于消费者了?

那就“To Younger To Simple”了!

这样来说吧,在今年,镍、锂等电池原材料价格相较于2022年底分别下降了50%和80%。

原材料价格下降,让秦PLUS DM-i这样的车型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有了成本下降这个契机,比亚迪也有了降价的“由头”。

在笔者看来,比亚迪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在秦L上市之前,清理掉秦PLUS这款油改电产品的“落后产能”,顺便再给其他自主厂商与合资厂商“来点压力”。

至于在这一波降价潮中,买到秦PLUS DM-i的消费者,大概率是被当成“韭菜”给“割掉”了。

而更惨的,是众多合资品牌。

它们甚至都还没来得及上桌,桌子上的“韭菜”就被比亚迪和其他跟着降价的自主厂商给“吃完了”。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一、自主新能源集体挑事

比亚迪最先开始降价,其实算是“无差别攻击”:不管你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统统给我下桌子!

但令比亚迪没想到的是,长安、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竟然也能继续跟上来。

长安启源A05、吉利帝豪L HiP等自主A级插混轿车纷纷把价格降低到了8万区间。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更让比亚迪没想到的是,长安启源A05、帝豪L HiP这些车还都是近两年上市的新车。与秦PLUS这款“油改电”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既然都这样了,那我们不如把枪口一致对外,瞄准合资品牌!”

二、合资品牌“实惨”

这一下,压力就给到合资品牌了。

当自主品牌们打响价格战的时候,合资品牌还在自己的美塌上做着好梦……大众速腾1.5T,价格继续保持在14万区间、大众朗逸1.5T,还要买11万多、雷凌和卡罗拉双擎,至少也得十万才能买到。

合资品牌们,首先输在了消费者的认知之中。

国产A级插混,只要八万级,就能享受到大空间、低油耗、高性能的优势;而合资A级燃油车,价格更贵,油耗更高,同时还在性能与空间方面没有差异化的优势。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在这个大家越来越理性的年代,谁还会觉得合资车更好呢?

或许也只有合资品牌自己觉得自己好了。

在国产新能源车纷纷宣布降价之后,东风日产与北京现代也纷纷宣布调价:轩逸·经典打出“油比电稳,更比电低”的旗号,降至6.98万元;第七代伊兰特打出“油比电强”的旗号,降至7.58万元。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说句实话,包括笔者在内,不少消费者都不清楚比秦PLUS还要老的上一代轩逸、动力孱弱的第七代伊兰特,到底强于何处?

其实在看到合资品牌们这些无力的“反击”之后,笔者并不觉得大家“可笑”,而是觉得它们有点“惨”。遥想十几年前,卡罗拉、轩逸、思域这些车,谁的价格不坚挺?但是在今天,所谓的“合资溢价”、“品牌价值”,也不过是即将幻灭的泡沫罢了。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当合资品牌的溢价能力被消磨殆尽之后,这些外资品牌,也即将在这场“价格大战”中,跌入更深的深渊。

  1. 从下至上,合资大厦将倾

如果把合资品牌比喻成一座高楼大厦,那么A级车产品,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

从销量数据来看,在2023年,轩逸、朗逸、速腾这三大合资A级轿车的销量仍然处于高位,三大车型的年销量总合超过了100万辆。

自主品牌这次掀起的价格大战,其实“战术战略”十分“鸡贼”。它们没有从高端市场去发起价格大战,而是直接从入门级车型出发,试图从底层出发,引起合资车企的震荡。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这种震荡其实很好理解,在消费者眼中:“性能更好的国产插混,能卖到8万元价格区间,为什么性能跟不上的合资燃油车还要十万块?”基于这种消费者的质疑,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购车目标从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

笔者预测,在2024年年内,朗逸、速腾和轩逸这样的合资燃油A级轿车将全面“溃败”。

随着合资A级轿车的溃败,合资厂商将会失去大量利润。出现这一情况,将造成合资品牌研发实力下降、市场动能衰退的问题。

根基都被别人挖走了,谈何品牌向上?谈何高端发展?

  1. 降价,是合资品牌的缓兵之计

为了保留自己的竞争力,合资品牌在短时间以内,难以重新构建起自己的品牌力,也难以吸收并制造出优秀的插混车型。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合资品牌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降价,而且是深度降价。

简单来说,卖6.98万的轩逸·经典,其实很难吸引到消费者。

只有当第十四代轩逸超混电驱车型的价格降低至8万元-10万元区间,日产品牌才能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同理,在其他品牌中,需要深度降价的不只是“低配车”和“老旧车”。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当朗逸1.5T中配的价格降低到8万元、速腾1.5T中配的价格降低到9万元、思域混动的价格降低到10万元……按照这个逻辑,合资车企用“自断臂膀”的方式去降价,才有可能在A级市场扳回一城。

但是从长期来看,合资车企如果只是依靠降价来重振雄风,而不去重构技术路线的话,那也只是徒劳。

  1. 合资品牌的定价权,已经不复存在

在五年、十年之前,合资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依靠产品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拥有汽车市场的定价权,并且掌握市场内的话语权。

但在如今,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入门级车型的消费者,逐渐青睐于自主品牌。

当市场风向从合资品牌阵营中逐渐背离,合资品牌失去了“群众基础”,还谈什么定价权、话语权?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而当下A级车市场的定价权,已经移交到了自主品牌的手中。

这样来说吧,在以前,自主品牌想要在A级市场中存活并且发展下去,需要看合资品牌的脸色;但在如今,两者的地位恰好反转了过来。

在以后,合资车企想要继续在A级市场叱咤风云,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至于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继续发展下去,还得看自主品牌们的脸色。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 合资车企想在2024年持续增长,很难

2024年的车市主基调基本可以确定了,那就是“降价”。

而在混乱的价格大战中,其实很多消费者都“不敢买车”了。

在前段时间,笔者陪朋友去看了一下别克君越。

朋友很喜欢,而且君越28T 越尊版的终端价格也只有17.99万元,价格也十分合理。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但是最后,朋友突然醒悟过来,对我说:“我还是再等等吧,万一后面还得降价?”

其实在今年,很多朋友购车的时候,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别看合资品牌也加入到了价格战之中,但是大家都在“看猴儿”、“观望”。毕竟,15万的君越28T、迈腾330TSI,远比十七八万、二十来万的价格要香得多。

按照合资品牌“挤牙膏”式的降价策略,大家会等、会观望。毕竟在这个时代,能省一点是一点。

比亚迪秦PLUS DM-i把价格下压到7.98万,你若以为比亚迪是良心

综上所述,在这个经济不是太景气的年代,合资车企即便是不断地降价,消费者也不会贸然出手。大部分消费者会按兵不动,继续等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但是,对于“大厦将倾”的众多合资品牌而言,大家都还等得起吗?

结语:

说了这么多,笔者只是想说一句话,所谓的价格大战,比的不是价格,而是良心。

自主品牌下场厮杀,虽然背刺了一些老车主,但也让尚未买车的消费者明白了车企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特别是合资车企到底有多赚钱!

对于合资车企来说,这场价格大战损失的不仅仅是利润,也不仅仅是定价权和市场主动权。归根结底,是损失了消费者对“合资车企”四个字的信任。“老百姓苦合资车企久矣”,而合资车企真正需要做的,是为消费者带来诚意,重新构建市场的信任。

 
相关推荐
车茶一味 7621粉丝    1290作品 关注 男人可以没房,但没车?我跟你聊啥!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