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箱油行千里背后的奥秘 我从这款车身上找到了答案

一箱油行千里背后的奥秘 我从这款车身上找到了答案

欣哲频道 5106浏览 2019-10-25 IP属地: 未知

“V8成绝唱?下一代性能明星C63或将搭载4缸发动机”,大排量燃油车正离我们渐行渐远······ 


面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传统厂商先后踏足新能源领域,推出各式EV、HEV、PHEV等新能源车型以适应新规则。为了打消消费者对这此类车型在续航和实用性上的顾虑,纷纷推出“一箱油”、“一箱电”跑XXX公里的宣传。


如果笔者告诉你,有一款价格实惠的传统汽油车能给你媲美新能源车的油耗,同时额外“附赠”远胜同价新能源车的便利与舒适性,会不会很心动? 这番话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国庆前夕,东风日产举办了“逸行千里·幸福海岸线”第五届轩逸节油赛,看看这回轩逸如何上演“鱼和熊掌兼得”的好戏。


节油赛的意义

 
日产自2015年首次为轩逸举办“一箱油闯三国”节油赛活动, 随后连续举办2016年“一箱油穿越远东”、2017年“一箱油纵贯北大荒”到2018年“归来·此处是吾乡”,通过一系列节油赛活动一次又一次的展示出轩逸出色的油耗表现。
 

轩逸纵贯北大荒

 
2019年,第14代轩逸来到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沿海岸线一路向南抵达青岛,开启“逸行千里·幸福海岸线”之旅。
 

节油赛区别于赛场刷圈这类计时赛,并不以竞速为诉求,而是挑战车辆节能水平和驾驶者操作技巧的极限,以获得日常路况下的极致低油耗。4天逾千公里的体验,对轩逸、对参赛人员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但当测试成绩出来后,活动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成就感满满,至于最终成绩是多少,咱们后文揭晓。
 

笔者也曾几次参加节油挑战赛,起初对这类测试还持保留态度,甚至有些小怨言。一方面测试过程实在辛苦,比赛全程就像跑马拉松,对意志力也是不小的考验,要小心翼翼地像分配体能一样分配车内的燃油。一脚畅快的油门,一股宜人的凉风简直不要太爽,可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不得不的把最佳的驾乘体验暂放一边。
 

另一方面我总有疑虑,如何将节油赛测试过程最大程度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用车场景,在与同行伙伴的讨论中,我找到了其中的奥义。
 
首先,不论是传统汽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在五花八门的节能赛上都会采用相对极限的方式来挑战最低能耗。这一轮节油赛途中,我们走过山路、城市道路、国道、高速路甚至拥堵路段,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用车场景,最终测得的油耗数值自然具备极具含金量的参考价值。

测试过程辛苦在所难免,作为“竞技”,每位参与者都在推进自身和车辆的极限。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车主的参与,越来越多人通过节油赛增进了自己的节油知识,同时传播了绿色节油的驾驶理念。厂家也可以通过节油赛采集数据,为新车开发提供参考,让未来的日产更节油,更环保。
 

如此看来,“逸行千里”可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试驾会。
 
回到前文提到的优秀成绩。在本次节油赛渤海站中,轩逸最终实测得出远低于工信部4.9L/100km的数据 — 3.23L/100km,一箱油综合续航里程达到惊人的1350km,达到了售价更高的新能源竞品车型的油耗水准。
 

正是因为厂商对14代轩逸的实力有足够的底气才敢高调“秀肌肉”。活动举办方还特意安排了一台卡罗拉双擎以完全相同的模式进入到车队中,最终测得一个与轩逸旗鼓相当的3.2L/100km数据。轩逸媲美新能源车型的油耗表现,再次得以证实。
 

混动级油耗背后的奥秘

 
车迷们熟知的马自达,坚持探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性能极限,“创驰蓝天”的技术实力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当下车坛一股“清流”。前不久上市的全新一代昂克赛拉,依然只提供1.5L与2.0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供选择,再一次上演马自达造车理念的“偏执”。
 

无独有偶,日产同样在内燃机领域拥有很高的造诣。
 
日产自上世纪60年代便迈入自主研发发动机之路,几十年来先后推出“G”系列、“A”系列、“Y”系列等等优秀发动机,最为国人熟知的便是搭载代号“Y31”发动机的日产公爵王。

回到近代,诞生于90年代的一代“神机” —  VQ系列发动机更是让世人领略到“技术日产”的深厚功力。VQ25成为天籁与大众涡轮系对手一较高下的最大资本,而搭载VQ37的英菲尼迪G37至今依然被不少车迷奉为“Dream Car”,二手市场更是一车难求。
 


从1995年至2018年这14年间,日产VQ发动机连续14次入选“沃德十佳发动机”,个中实力,一目了然。
 
中小排量家用领域,日产与雷诺联合推出MR与HR两大系列发动机。其中MR系列主要以2.0L排量为主,曾经的骐达、逍客、天籁以及老轩逸都使用过这款发动机。为了适应更严苛的环保法规,雷诺日产联盟推出排量更小的1.6L HR系列发动机,即HR16
 
诞生于2005年的国产骐达,让日产在受众群体相对较小的两厢车领域,从飞度乃至高尔夫手上分得一块大蛋糕,个中“奥秘”,除了出色的空间和舒适性,其搭载的第一代HR16发动机,具备全铝结构打造以及进气正时、进排气反向布置等领先技术,便是骐达与两款标杆车型一较高下的法宝。
 

时隔5年,日产进一步将HR16发动机升级优化。第二代HR16加入双喷射技术以及进排气正时技术,在保证良好动力的基础下,大幅提升燃油经济性。笼统的记忆中,大概就是那时日产在“大沙发”的标签之外,新增了“省油”的另一大标签。
 
第14代轩逸上市后,不少人对其依然搭载HR16发动机提出非议,在这个几乎全员“小排量 + 涡轮”化的时代,日产此番如马自达一般的“固执”确实会让人疑惑,直到笔者试驾之后,再次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真理。

日产当然清楚当下市场环境,如何保证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轩逸在与涡轮对手们的竞争中不落下风,是此次换代的首要问题。
 
此时不得不感叹“背靠大树”的优势,日产居然将家族图腾 — 战神GT-R身上那台VR38发动机采用的镜面熔射缸孔技术下放至新轩逸搭载的第三代HR16发动机身上。
 

所谓镜面熔射缸孔技术,通俗的讲便是在缸体内喷涂一层细密的保护涂层,有了这层材料的保护,可大幅减少缸体运动的摩擦力,从而提升效率;此外还能够降低缸内温度提升压缩比,10.8 :1的高压缩比便是新轩逸进一步降低油耗的因素之一。
 
都知道发动机做功需要吸入空(氧)气将汽油燃烧,第三代HR16另一大亮点技术便是新增EGR废气再循环技术,通过降低废气温度提升废气体积,以达到更高效的燃烧效率。其它诸如电动VTC(进气阀)、多级TCV阀等全新技术的加入,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了2大目标:降低油耗、提升性能

技术再多,不如数据说话。新轩逸的动力在最大功率/马力两项指标相比主流竞品有着明显领先,而拥有涡轮加持的纯燃油版卡罗拉则在扭矩上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CMF平台对新轩逸混动级油耗表现同样功不可没

 

平台化概念已渐渐被各大主流厂商运用得驾轻就熟,注重技术发展的日产自然不会例外。新轩逸基于雷诺 - 日产联盟CMF超级模块化平台打造,诞生于该平台的车型包括日产奇骏、逍客、天籁以及雷诺的科雷傲、科雷嘉等明星车型。

 

新平台不仅赋予第14代轩逸焕然一新的颜值与更加优异的操控性能,事实上,对第14代轩逸实现3.23L/100km的超高燃油经济性同样功不可没。
 
第14代轩逸颜值提升最显而易见的便是“宽体低趴”的动感设计:车高降低56mm、车宽增加55mm、重心降低17mm,达到媲美宝马3系(1.246)的1.254宽高比。更优异的空气动力学,使得新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6Cd。
 

造型设计师在设计跑车时,空气动力学便是最核心的要点之一,风阻系数每降低0.1对车辆性能的提升都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第14代轩逸全系标配主动进气格栅,车辆行驶中,电机根据空调开闭状态、车速、冷却系统温度和压力主动对格栅叶片进行开合控制,关闭风口的情况下能将Cd值降低0.01,平均油耗降低1.5%。
 

此外,第14代轩逸车内配备了与时俱进的ECO节能模式与发动机启停技术,正是每一处细节的优化,共同为车辆性提升以及油耗的降低起到至关重要的帮助。
 
总结: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第14代轩逸一箱油行千里背后的奥秘。CMF 平台+ 第三代HR16的双赋能,不仅赋予第14代轩逸更加全面的竞争力,更是以销量为自己正名:根据8月中汽协数据显示,第14代轩逸上市一月有余便斩获同级销量冠军。
 
何为第14代轩逸一直宣传的“为幸福而生”家轿?笔者看来,回归到一台家用车的本质,再低的油耗数值、再领先的机械参数,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家庭、提升家庭幸福指数,这便是轩逸畅销多年,走进超300万中国家庭的终极奥秘。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欣哲频道 33.7万粉丝    695作品 关注 努力创作的CTCC三届年度总冠军谢欣哲 动态评测看 《欣哲频道》
推荐作者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