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尚未兴起的年代里,消费者想在实体店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讨价还价”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当然,说着容易,但实际执行起来,需要深厚的功底。一个无限接近成本的零售价,要求你既有着对商品行情的基本预判,又能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最好还懂得人情世故。否则,要么是收到一句“你再看看吧”,由主动变被动;要么是直接“爽快成交”,内心有种占了便宜,但又没完全占的感受。
毫无疑问,自去年3月份席卷国内车市的“价格战”,便将消费者与车企置于博弈的两端:车企降价以吸引消费者入手,而消费者则在持币观望中等待更大力度的降价。结果不言而喻,车企将“限时优惠”由闪电战打成了持久战,而消费者也在“果断出手”和“担心背刺”之间持续徘徊。
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都知道“价格战”并非国内车市的健康态势和长久之计,但如何直面“价格战”、率先从持续内耗中抽身出来,始终没有成功案例。显然,奇瑞集团有意成为破局者,自3月初先后公布的“百亿补贴置换季”、“全系车型整车+二手车终身质保政策”,正朝着“价值创新战”方向转型。而这,便是奇瑞集团找到的答案。
饮鸩止渴,打到最后没有赢家
“没有卖不出的车,只有给不到的价”。在过去一年里,这句话成为车企眼中的“爆款信条”、消费者心中的“抄底指南”。但事实上,滞销车型并未通过降价一炮而红,而畅销车型也不是依赖降价持续霸榜。归根结底,“价格战”并非提振汽车市场的特效药,相反还产生了诸多副作用。
对于车企来说,降价意味着价格体系的妥协与重塑,对外考量着竞品车型的优惠力度,对内则压缩了中低端车型的生存空间。久而久之,中高端车型盈利能力削弱,亲民车型也丧失了销量优势。从短期来看,车企利润缩水是消费端的“胜利”,但就研发投入、服务质量和售后体系的长远发展而言,车主同样会受到波及。
此外,相比舆论环境的欢呼,真正有买车需求的消费者,同样在等待“价格战”风平浪静的那一天。就像当下年轻人反感“双十一”越来越复杂,看似热闹的“价格战”背后,是充满噱头、层出不穷的营销套路,既增加了筛选成本,又令消费热情付之东流。在新车持续降价、二手车大幅贬值的环境下,没有车的人不敢入手,想换车的人舍不得出手,最终令整个行业陷入低迷。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价格战”,饮鸩止渴或许再合适不过。降价对于行业的刺激效果,往往是短时、局限,且不计后果的,而车企想要迈入良性循环,首先便要跳脱出恶性竞争的旋涡。不过,抛开降价之后,车企如何说服消费者买单呢?奇瑞集团的做法足以重拾市场信心。
价值创新,“获得感”才是用户所需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应对“价格战”,从来都不是靠更低的价格将对手逼上绝路,而是应该在长期主义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感的购车、用车体验。如何在令新车主享受实惠的同时,坚定维护老车主的权益与利益,成为奇瑞集团脱颖而出的关键。
今年3月1日,奇瑞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号召,携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联合官宣百亿补贴置换政策,至高提供4万元置换补贴。从4月1日起,奇瑞启动政策焕新,除限时指定车型购置税全免,更有旧车至高抵3万元、抽49999元大额购车券,展现出更大诚意。如此一来,奇瑞集团既能在避免“背刺车主”的基础上,令消费者获得肉眼可见的实惠,又能在推动节能减排、营造高品质出行方面,展现出大企担当。
与此同时,继去年年初官宣“全系新车终身质保”之后,今年3月4日,奇瑞集团再度为旗下四大品牌落实了“二手车终身质保”,成为目前唯一一家敢承诺“全周期质保”的汽车企业。诚然,虽说“质保”二字很难通过量化价值被用户感知,但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奇瑞集团对于产品质量的自信和对用户体验的保障,同时为二手车赋予更高的附加值。凭借这一点,便有望令消费者放心买单。
如果说奇瑞集团在技术研发层面的刨根问底,令其获得“老实人”标签,那针对行业现状、需求痛点所进行的战略调整,则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在“价值创新”的赛道上,奇瑞集团兼顾了增强品牌“含金量”、提升用户“获得感”,而情绪价值的满足,远比兵疲马乏的“价格战”更有奇效。
用户奇瑞,真诚与厚道回馈信赖与支持
早在2009年,中国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市场,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以价换量的低质竞争、用户口碑的两极分化。占据庞大基数的家用车消费者,很难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相较于终端价格的优惠,消费者更期待高品质的用车生活,奇瑞集团的核心发展理念,便是持续满足用户期待。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服务、价格都是不可或缺的亮点,但归根结底,技术才是最稳固的“护城河”。自创立之初,奇瑞集团便将孜孜不倦地深耕技术视作企业命脉,历经20多年发展,如今已形成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核心技术王牌,在技术下探普惠消费者的同时,更保持着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在传统的造车理念中,自主品牌善于在配置、尺寸层面做加法,但看不见的品质、安全领域,则是合资品牌长期以来独掌市场话语权的原因。为此,奇瑞集团除了构建出完善的V字研发体系,强化采购、生产和运营的整体建设以外,还积极拓展全球化视野,以高标准、严要求赋予产品更强的可靠性保障。
在J.D. Power 2023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排名中荣获自主品牌新车质量第一,多款车型获得欧洲E-NCAP、澳洲A-NCAP、中国C-NCAP等“五星安全评价”,便足以说明问题。
显然,经过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之后,奇瑞集团终于迎来蜕变之年。2023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188.1万辆,同比增长52.6%;营收达到3151亿元,同比增长50.4%,在逆境之下交出一份完美答卷。同时,奇瑞集团去年出口93.7万辆汽车,既做到充分利用产能,缓解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又实现深耕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响亮名片,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深厚积淀。
此外,据最新公布的官方销量快报来看,奇瑞集团3月份销量181585辆,同比增长45.3%;1-3月份累计销量529604辆,同比增长60.3%,再度交出一份出色答卷。整体销量基盘大、新能源阵营涨势猛,以及海外布局实力强,奠定了奇瑞集团今年的发展基调,未来有望带来更大惊喜。
结语:从奇瑞集团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老一辈汽车人的“韧性”。在浮躁的时代中不忘初心,在严峻的环境下平心静气,需要稳健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同时也是穿越周期、跑赢“车市马拉松”的必备要素。对于车企而言,“价格战”是躲不开的历练,而度过风暴的奇瑞集团,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行稳致远。
这两天,东风日产又火了,然而出圈的不是他们生产的车型,而是一张椅子。
中国是灵感之地,奔驰要更中国也要更奔驰。
当你一进入上海车展4.1展馆,远远就能看到醒目的奔驰星徽车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大型车展,梅赛德斯-奔驰展台都是必须要打卡的展台之一。这是奔驰作为豪华品牌引领者的独特魅力,更是奔驰每次展现让人惊叹的新车型和新技术的专属期待。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魏牌发布会盛大开幕,魏牌以为用户而改变为核心主题,携焕新车色的全新蓝山、包含福祉版在内的全新高山等重磅车型以及多项智能化技术集中亮相,并在车展现场打造咖啡馆,场景化展示魏牌所带来的品质生活。
“太空机甲/星际旅行”走向海外 “捷途狂飙”成为闪亮名片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奇瑞集团全球品牌阵营联袂亮相4.1号馆,海陆空代表性技术展品悉数登场,还有5000外宾齐聚展台,看点十足。 奇瑞品牌携16款重磅车型参展,全新QQ以“高质空间、高智安全、高能关怀”三大领先技术切入A0级电动市场,定义小车高......
4 月 23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作为汽车座舱电子产品的全球领导者,伟世通携一系列前沿技术及最新产品耀目登场,全方位展示其在推动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变革中的硬核实力,为行业描绘未来出行新图景。
双星闪耀上海车展,上汽奥迪全面开启品牌升级
【乐阳频道】上汽奥迪与大众双雄亮相上海车展
以智能重塑越野,捷途纵横携豪华越野天团登陆上海车展
在2025上海车展上,布雷博展示了其极具革新意义的Greentell套件。上海车展是久负盛誉的国际车展,展示汽车行业的最新创新成果。
荣威品牌焕新 以用户之声重塑国民车价值标杆
直击2025上海车展:长安汽车经典车型焕新新蓝鲸500Bar,领先合资一年!
在以灯光、秀场和新车“刷脸”为主旋律的上海车展,上汽大众干了一件“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的事:他们没有堆新车,也没请明星站台,而是把“品质实验室” 整体搬进了3号馆展台。
2025年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现场,哈弗品牌正式发布“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的战略宣言,宣布全面聚焦新能源四驱技术研发,未来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驱。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已经跑出了超越世界的加速度。作为其中的一员,哈......
开启皮卡新能源元年!真新能源皮卡山海炮Hi4-T全球预售22.88万元起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隆重启幕。以“众进向新”为名,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携前瞻的技术成果、强大的商品阵容以及全新的品牌面貌,实力亮相5.1号馆。由一汽-大众打造的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全面焕新的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也......
2025年4月23日—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在以“Essence in Motion”为主题庆祝成立75周年之际,安通林携未来出行创新技术与产品隆重亮相,向全球展现了其作为汽车内饰引领者的最新技术与创新基因。
让每个家庭的出行走得更稳!更远!哈弗品牌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
受益人工智能推动的算力产业链急速扩张,光模块概念股在2024年收获了良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