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百姓评车 825浏览 2024-04-28 IP属地: 吉林
4月26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山西运城某高速路上,一辆黑色问界M7发生追尾事故,前机舱起火,车上3人不幸遇难。4月28日中午,AITO问界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问界方面称,正在积极配合当地交警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提供一切必要数据还原事故原因,并对家属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具体调查结果以后续交警部门通报为准。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是的,关于这场事故,目前还需要有更多的信息流出,真相究竟如何,到底是车的原因,还是人的原因,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但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的谈论再次甚嚣尘上,问界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
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2023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75万起,其中,死亡人数达到50万人,受伤人数达到6万人。
平心而论,问界M7此次事故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讨论度,重要原因是,一,这次事故足够有代表性,足以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二是问界现在的体量和声量足够大,特别是在余承东“遥遥领先”的加持下更是如此。
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问界作为新势力品牌的头部车企,台前有多风光,台后就要接受更多人的注视。
两大问题成讨论焦点
关于这场事故,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已经是群情激奋。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AEB无法有效介入,二是车门无法打开以及车窗没落锁。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关于第一点,网上的舆论认为,AEB一直都是问界汽车宣传的重点,此前余承东和何小鹏还因为AEB的问题展开过一场互怼式的讨论。然而在这次事故中,问界的AEB却受到了质疑。逝者家属也质疑为什么问界M7宣传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和GAEB异形障碍物。
第二点,事故视频显示,问界M7的隐藏式门把手疑似并未弹出,有几人在尝试砸车窗。很多观点认为智驾不是关键,撞击后打不开门才是核心问题,这又让隐藏式门把手再成热议焦点。有网友表示:“如果这个车门是10年前的,人绝对能救出来。”
关于第一点,按照此前余承东的说法,AEB可以在9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刹停,但根据问界的回复,事故车辆发生事故时车速115km/h,不在问界AEB的刹停范围。另外,事故车并非M7智驾版,对路面障碍物的识别能力确实不强;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第二点,隐藏门把手没有解锁,车门无法打开。从事故视频中来看,车辆似乎处在完全断电状态,因为里面的车灯全灭,在这种情况下,车门与车窗肯定是打不开。专业人士因此质疑,是不是因为碰撞把低压供电系统干崩了。因为新能源汽车安全设计的逻辑是,正常电池碰撞后会自动断开高压电,用小电瓶的低压供电系统来维持基本的供电,比如车门解锁,打开车窗,双闪,雨刮等等。
另外,这不是隐藏式门把手第一次出问题了。2019年,美国一辆特斯拉车型发生事故,随后起火,消防员赶到后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打开车门,导致司机身亡。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业内专家认为,很多人对隐藏式门把手产生抱怨情绪,主要是因为目前各家品牌的隐藏式门把手的打开、应急开关的形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旦发生事故需要救援的时候,救援人员不了解,不抱怨不焦躁才怪。
既然如此,问界为什么还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的焦点呢?
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这两年,AITO问界的发展势头是相当猛烈,一直都呈现出“黑马”的本质。2022年3月,问界在极短时间内推出的M5、M7以及M5 EV三款车型,交付量一路“狂飙”,2022年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创造了最快交付量历史;到了2023年下半年,问界更是一飞冲天,2023年9月,问界新M7上市,在原有的6座版本基础上新增了5座版本,并搭载HUAWEI 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与鸿蒙智能座舱3.0,起售价拉至25万元以内。
截至目前,其累计订单超过17.4万辆,连续3月交付破2万辆,更是助力问界今年一季度销量超过理想汽车,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话说,问界汽车这样的迅猛发展势头,怎能不引起市场关注?
再加上余承东的大嘴营销,更是锦上添花,使得问界品牌始终处于舆论圈的顶流位置。
余承东在打嘴仗这个领域,战斗力永远都是十分惊人,只要他愿意,他的每一次讲话都能变成一场舆论盛宴。比如2022年,余承东说M5可媲美百万豪车,说M7带来的是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2023年,新款M7上市,余承东又用一句“起死回生”,煽情指数十级。
当然还有那句世人皆知的“遥遥领先”,更是直接把讨论度直接拉满。此外,余承东的各种操作更是堪称神奇,比如上文说的与何小鹏的互怼,2023年3月份“华为问界”的物料宣传,他甚至还说出“有些人喷我们这个产品车不好看,我想说他的品位还比较Low。”

关于问界M7追尾事故的深思,欲戴王冠的背后是必先承其重

这些金句和操作,有的获得了成功,有的则以失败告终,但无论怎样,都把问界推到了舆论的高点。这种高举高打的打法确实带来了破天的流量,这是其它友商梦不能求的热度。
就好比雷军凭借一己之力就让小米SU7车圈顶流,很多车企大佬都希望能够复制这样的成绩。殊不知,雷军的个人能力是别人效仿不来的,他是挟十年小米用户的积累和个人标签的不断深化,才有了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的号召力。这一点在北京车展上得到了验证,就连以“最老车模”自嘲的周鸿祎都只能屈居第二,更何况别人。
笔者说了这么多,是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问界M7的事故之所以能有今天高的讨论热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问界销量爆发和余承东带来的高曝光所致,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破天流量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后遗症。
还是那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所有大品牌必须要经历的考验。未来,小米汽车也不例外,雷军要做好心理准备。
百姓评车
在这里,我们不是为车企辩解,有问题解决问题,该配合调查就配合调查,该补偿就补偿,这是一家车企的担当,也是义务,这个毋庸置疑。笔者更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确实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但千万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还是要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当一个品牌的安全问题频繁成为焦点,不管是不是自身的问题,那么结局只能是品牌受伤。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724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