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爱驾天下 1899浏览 2024-08-10 IP属地: 广东

要说2024开年至今为止最红的车型,莫过于小米SU7。凭借着和某德国车厂“心有灵犀”的造型设计,以及在新势力中少有注重驾驶体验的特点,小米SU7收获了一群年轻用户和米粉。当然,让其成为最近热点车型,除了车辆本身还有“雷布斯”的人设和近期几起赛道刹不住撞墙事件的“功劳”。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在小米宣传初期,一直都有用赛道成绩作为宣传的文案,但在事情发生后,小米却又强调SU7不适合下赛道,而且还推出刹车升级套装(合计4133元,包含前后一套高性能刹车皮和高沸点刹车油),小米这一波操作看来是被近期几起“撞墙”事件整怕了。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其实,在如今新势力都在卷冰箱彩电智驾的大环境下,还有一家中国的新势力车企能以驾控为主要卖点,属实是股清流,小编作为喜欢驾驶的人,其实内心也希望有更多小米SU7这类注重驾控的车型出现,也衷心希望接下来的小米SU7 Ultra能在纽博格林取得好成绩,让世界知道我们国产车不是只会搞冰箱彩电。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但本文不是为了评价小米SU7的好坏,只是想通过它来详细讲讲大家的对刹车的误区:不是卡钳大就能刹得住,刹车性能不是只看100km/h-0刹停距离,刹车性能和日常舒适性并不能兼得。

卡钳大=刹得住?

刹车系统不是只有卡钳,卡钳只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刹车系统是由刹车总泵、分泵、ABS泵、卡钳、刹车皮、刹车盘等配件组合起来,其中还要通过刹车油来在整套刹车系统中传递压力。一般新车上市时,卡钳品牌是brembo还是AP racing、有多少个活塞,这些信息都能非常清晰,那刹车系统其余外部看不见的部分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我们先了解整个刹车系统的工作流程,踩下刹车踏板后,刹车泵通过刹车油来向各个轮子上的刹车分泵施加压力,让其推动刹车卡钳里的活塞,活塞推动刹车皮来与刹车盘摩擦,最终通过这个摩擦力来让轮速降低,从而达到减速效果。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原厂brembo四活塞卡钳,看上去就很“运动”,但它的整套刹车系统真的表里如一吗?)

刹车泵:如果只用了大卡钳,但刹车泵的力度跟不上,那也无法发挥出卡钳的性能。当然泵推不动卡钳基本只会在业余改装车上出现,原厂车不大可能出现这种不合理搭配,所以在此我们无需太担心。

刹车皮:如果刹车片的性能不好,例如耐高温能力不够,那么在连续刹车或者是超高速(例如200+km/h)全力制动时,就会使刹车皮温度超过设计上限,从而导致刹车皮的摩擦力和耐磨度断崖式下降,如果卡钳大但刹车片接触盘的面积不够,那卡钳有再大的推力也产生不了足够的摩擦力。而这个刹车皮,也是小米SU7赛道撞墙事件的罪魁祸首,后面会细说。

刹车油:激烈工况也有可能令刹车油在制动系统里高温沸腾,此时部分刹车油从液体转化为气体,导致刹车油路内的旷量产生,毕竟从而让卡钳推动刹车皮的力度下降。但这种皮和油热衰减的情况在遵守我国交通法驾驶的前提下几乎不会发生,大部分会在赛道上出现。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刹车泵的问题我们无需担心,而刹车皮、刹车油可能出现的问题,只要我们日常驾驶中不是刻意作死,基本不会遇到,毕竟我国的道路限速都是120km/h。久而久之,在刹车上普通消费者只看到且只在乎卡钳,毕竟与车的颜值挂钩。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车厂关于刹车的宣传重点也放在了卡钳上,毕竟说刹车皮盘用料这些,大部分消费者无法感知其好处,那车企何必要吃力不讨好呢?还不如只在肉眼可见的卡钳上下功夫。所以“赛道刹不住”的这个锅,并不能全让车厂背。

100km/h-0刹停距离33.3米,为何到赛道就刹不住?

100km/h-0刹停不用担心刹车热衰减,但赛道工况可不一样。(注意,以下摄氏度单位来表达温度,而非华氏度。)

如果仅在国内公路上行驶,确实需要看100km/h-0刹停这个数据,毕竟日常就算一个急刹,刹车皮盘也不可能过热,我们平时也什么机会在路上频繁急刹让刹车皮盘继续升温到超过NAO刹车皮的工作温度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NAO不是品牌,而是刹车皮配方中的一种,大概为无石棉无金属刹车,小米SU7以及大多数家用车,尤其是亚洲地区车企的原厂皮都是NAO型刹车皮。这种刹车皮的优势就是低异响、低粉尘,并且常温下十分耐磨,但缺点也明显,工作温度上限低(普遍不会超过400度)、高温时磨损程度急剧增加。然而我们日常行驶几乎没机会超过它的工作温度,缺点很难体现出来,因此NAO刹车皮足以应对日常工况。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上图来自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黎军、李义顺的【NAO与低金属摩擦材料制动性能的对比研究】节选表明,NAO刹车皮在300度以后高温状态下的磨损程度会急剧增长,与常温状态下成几倍差距,相比之下,有金属含量刹车皮在高温状态下表现较为稳定。

来到赛道驾驶,无论是车速还是制动频率都远高于日常驾驶,以目前电车的马力在国内正规赛道的大直道上开到200+km/h的时速是随随便便的事,更别说电车车重都远超过去的纯燃油车了。此时极高速下全力制动所产生的热量和100km/h-0刹停的热量完全没有可比性,而且赛道上几乎每个弯都有全力制动,达到甚至超过400度是轻轻松松的事。此时,NAO刹车皮耐高温性差、高温下磨损加剧的缺点就会完全暴露出来。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来自布加迪的刹车测试视频,在第二次330km/h全力制动时刹车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

所以,在赛道行驶时,100km/h-0刹停成绩意义不大,更多的是考验刹车系统的抗高温能力。而NAO刹车皮过热时的异常磨损具体能有多严重?相信第一个小米SU7赛道事故的当事人最有发言权了。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从第一个开小米SU7冲出赛道的UP主回顾视频可以看出,刹车皮已经磨没了,此时有再好的刹车卡钳也产生不了一点制动力,而这都要“归功”于上述NAO配方刹车高温下磨损过高的问题。要知道,当时他拿来刷圈的小米SU7,还是一台刚落地的新车,所以不存在刹车皮在下赛道前就老化或消耗过多的问题。

但关于新车宣传上,100km/h-0刹停距离更容易让人理解,你说抗热衰减如何好,大家也听不进去,就如同上面提到的大卡钳那样,何必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那要怎么才能在赛道刹得住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案,就是换耐高温刹车皮,尤其是在一些车原厂就配好卡钳的情况下。刹车皮配方种类除了NAO外,还有含金属刹车和其他复合纤维,例如碳陶刹车等。下面,我们来讲讲含金属刹车皮,它属于性能刹车皮的主要类别。

金属刹车皮,顾名思义就是加入了金属材质作为摩擦材料,除此之外,金属刹车皮还有许多配料和NAO刹车皮的配方不同。而且,金属刹车皮和NAO刹车皮的优缺点几乎是反着来的,其拥有更高的工作温度上限(普遍在600度甚至更高)、摩擦系数普遍更高以及更能抵抗极高速全力制动需求。因为欧洲有不限速公路,高速开200 + km/h时速是很正常的事,此时NAO刹车皮的工作温度上限就显得有点不够了,所以欧洲车企比亚洲车企更偏向于使用含金属刹车皮。

但如果各位想要把原厂的NAO刹车皮换成更耐高温的含金属改装刹车皮的话,除了要花钱,还要接受它的缺点。因为改装刹车皮后,相比于原厂NAO刹车片,普遍会有异响、初段刹车不够线性、粉尘多导致轮毂更容易脏等问题。而且还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用车需求,不是越贵的刹车皮就一定好,很多能兼顾日常行驶的改装刹车皮,在工作温度上限尽可能高的同时,还会兼顾常温及低温状态下的制动力,但顶级的赛用刹车皮就不一样了,以某品牌赛用刹车皮为例,工作温度上限可能达到800度,但也有要求500度开始时才有最佳制动力,常温时制动力甚至不如普通的NAO刹车皮,然而我们日常在道路行驶几乎无法将它开到工作温度,所以并不是顶级就一定适合,应该要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刹车皮。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几乎每个改装刹车品牌都有对自家刹车皮做分级,以适应各种用途工况)

总结来讲,NAO配方更注重舒适,含金属刹车更注重性能。所以我们并不能只通过刹车皮配方来判断一套刹车系统的好坏,要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

原厂使用NAO刹车更适合日常驾驶,听着确实没问题,但现在新车动辄2吨多车重、五百匹以上马力、零百加速只需3秒左右的车比比皆是,因为车重和马力上来了,对刹车系统的要求也会更大。但从目前结果来看,刹车系统似乎也只有100km/h-0刹停距离和肉眼可见的卡钳跟上了。所以,您们是提供了超跑级别的马力给到用户后,然后又祈祷用户们不会把马力用到100%吗?

爱点评

但是这个事能怪小米一家公司吗?洪水泛滥时,没有任何一滴雨水是无辜的。在目前新能源市场里,各家都在用户能轻松看得到的地方疯狂内卷。要是谁刹停距离多了半米,零百加速慢了0.1秒,或者是续航少了2公里你会就被友商的营销给比下去,这个时候您来卷刹车热衰减这类数据,则需要花更多的成本,不仅增加了新车的售价,用户还无法理解。无形中就降低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商业角度上,完全是弊大于利,于是渐渐的大家都忽略了这些本应需要注重的问题。

从而导致现在很多新势力的营销已经接近妖魔化,只吹或只造肉眼可见的东西,仿佛忘记了自己做的是一台车。到底是消费者的认知及需求教育了市场,还是从某些时候开始,新势力们的宣传方式就已经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消费者对车的认知呢?这个问题估计就和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一样,找不到准确答案。

最后说回小米SU7刹车失效冲出赛道的问题,很庆幸几位驾驶员都安全无恙,其中的两位当事人也是一直有做原厂车圈速节目,偏偏这次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在小米SU7上“翻车”,然而从最近小米针对SU7推出的4133元刹车皮油升级套装,并且OTA优化了刹车过热提醒,就可以看出小米已经知道问题所在并作出应对了。在此,我们也只能希望小米不是最后一家发现这类问题的车企。

卡钳大就是“运动”?刹车距离短就是性能?刹车远远没那么简单
文章标签:
用车用品
 
相关推荐
爱驾天下 1万粉丝    2434作品 关注 以汽车行业为核心,做全方位多角度的汽车类自媒体。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