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奥迪请刘德华拍摄了一条短片《与时间同行》。华仔谈了他对于时间的理解,视频中出现的那台A8L,在奥迪的历史上也算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A8的起源,要从当年奥迪的前身奥迪V8说起。1988年奥迪V8面世,这款车搭载了3.6L和4.2L两款V型8缸发动机,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35km/h和249km/h。奥迪V8也是奥迪历史上第一款以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命名的车型。
第一代A8(1994年-2002年):1994年,第一代奥迪A8在日内瓦车展上正式发布,这款车型搭载了ASF轻量化全铝车身,还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氙气大灯;1997年,第一代奥迪A8开始配备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标配六气囊的车型;2000年,第一代奥迪A8完成改款,搭载了W12发动机。
第二代A8(2002年-2009年):2002年,奥迪推出了第二代A8,首次提供了带中央通道的后排独立座椅;在动力方面,首次采用FSI燃油直喷发动机。2004年,奥迪将LED日行灯配备在奥迪A8 W12车型上,成为了全球首款装备有LED日间行车灯的车型,随后也在其他车型上进行了LED灯组的普及,开始了玩灯之旅。2005年,第二代奥迪A8进行改款,在同级别车型中率先引入侧向辅助、换道辅助系统。
第三代A8(2010年-2017年):2010年,第三代奥迪A8在北京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同时推出长轴版车型,首次搭载豪华舒适躺椅、MMI智能触摸板、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技术。2013年,第三代奥迪A8进行了首次改款,搭载了全球首款矩阵式LED大灯,灯厂发扬光大。
第四代A8从2018年发布持续至今,A8的历史数起来也有30年之久。今天要聊的就是奥迪最新的这台A8L 55 TFSI。
外观上面,A8L给人的气场是比较足的,有以前大家普遍认知的豪车气质,整个车身以及内饰上有很多直线条的应用,车身侧面线条修长,仪表台也是那种横平竖直的感觉,我觉得看起来还是比较大气的,豪华感十足。
我个人对于汽车的内饰比较注重感觉和氛围以及材质,至于到底用了什么设计有什么说道并不在意。在这台A8L的内饰上,有几处给我留下印象的地方。
第一是这台车的木饰板,不同于上次试驾的宝马X5——宝马X5的木饰板我也挺喜欢,它是那种天然随意的感觉,保留了很多天然疤瘤——而这台奥迪A8的木饰板追求的是一致性美感,车内实木材质需要精选自寒带同一棵树的枝干或根部实木,以求保证木纹的完美一致性,两者理念不太一样。
第二是奥迪A8L的座椅,从我刚拿到车还未坐之时就感觉座椅的舒适性很好,皮料的感觉以及座椅的形态会让人先入为主。实际体验后,确实座椅的支撑性、包裹性、舒适性都属于很好的水平,据说此座椅是奥迪与理疗师、骨科医生等医学专业人士共同合作开发设计,与传统认为的“大软沙发”不是同一概念——它并不软。
另外座椅几乎在所有角度都可调,包括常规的前后、上下、腰部、坐垫调节,除此之外靠背上半部分、坐垫和靠背侧翼都可以调节,人体差异适应范围比较广。
第三是一些小细节上的设计我觉得挺不错的。首先是前排的手机无线充电,A8L把它放在了扶手储物盒的侧壁,并且使用了背夹的形式,充电时将手机直接夹在侧面即可,一来不会滑脱(随便加速减速或者做大侧向动作),二来不占用储物空间。
另外比如四门扶手位置都做了一个小储物空间,用来临时放一些票据等等我觉得挺好。再比如后排中央扶手关闭时在最后一截只需要松手便可以轻轻关上——看样子没有电吸,纯机械设计。
对于智能化方面我最不满意的是奥迪A8L的语音控制,我只能说和目前国内的车相比,奥迪在语音控制交互上肯定是落后的,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语音控制,但是既然搭载在车上就该有一定水平才行。
这台奥迪A8L的语音控制我总结下来是:用一两次之后就再也懒得用!换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最终不管是识别率还是准确度都有待提升,要不是“鸡同鸭讲”要不就是执行错命令。好在奥迪在实体键上面保留得还不少,就算没有实体键也还有屏幕或者触摸键控制,而且奥迪的车机等等的控制逻辑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不至于找半天都找不到。
静态的东西或者说与“坐”相关的东西说完,“动起来”的感受才是重点,很早以前就说过,一台豪华车,开起来的感受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就来讲一讲它“动起来”的感受。
01
动力性与驾驶平顺性
这台奥迪A8L搭载的是3.0T V6发动机+48V的动力系统,最大输出扭矩500Nm,额定功率250kW,参数上看着好像一般般,不过它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是5.7s,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最大扭矩输出范围在1370rpm~4500rpm之间,最大扭矩输出的发动机转速起点很低,范围还是比较宽广的。
所以,从实际主观体验来看,奥迪A8L的动力输出显得挺轻快的,不管是城市低速跟车亦或是高速巡航超车等都比较从容。动力输出上共有三个模式,节能、平衡、运动,即便是节能模式起步也不至于感觉到“力不从心”,使用运动模式时,日常驾驶发动机维持转速会比节能模式高几百一千来转,基本保持在2000rpm出头,这时候动力输出和节能模式相比还是会更迅速一些。
我专门找了个封闭场地,试了一下几乎全速段加速(奥迪官方称最高车速250km/h),把车速开到了最高238km/h,而且实际在加速后半段我并没有全油门,在整段加速过程中提速都比较从容,动力储备很足。初段加速感虽然比不上很多电动车,但是中后段我觉得更强更舒服,很多时候虽然感觉加速感不强,但是实际车速不注意就已经超速。
(我跑出的最高时速238km/h,注:封闭合法场地测试,请勿模仿)
车辆在进行超越加速或者起步急加速时,动力输出上稍微有一点延迟或者不那么线性的感觉,因为确实涉及到降挡或者转速攀升的阶段,这一点不如电动车。
对于驾驶平顺性,车辆起动时,发动机起动很平稳,不会有明显的转速波动,而且车辆的隔音很好,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微弱。怠速时,同样发动机不会有明显波动。低速或者高速时进行tip in/tip out,发动机动力响应比较迅速,没有明显迟滞,车辆没有明显耸动,驾驶平顺性做得比较好,车辆开起来比较顺滑。
02
制动性能
奥迪A8的制动脚感总体上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轻度制动时踏板的自由行程比较适中,踏板力给人的感觉不错,不会太轻也不过重,踩下踏板后制动力的响应较好,制动过程中的调整性也挺好,能够很好的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不过有时会感觉制动力不够线性,因为轻度制动减速时,变速箱降挡有比较明显的顿挫,尤其是前3~4个挡位之间的切换,导致降挡过程中车辆的减速度有变化,引起脚下的感觉变化。
中度制动时在踏板力、踏板行程、制动响应上我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制动俯仰的控制也属于不错的水平,俯仰角度不算大,能感觉到有轻微点头但是可以接受,舒适度不会有明显影响,同样由于变速箱的顿挫会影响脚下制动的感觉。
重度制动时,制动力的建立比较迅速,ABS介入比较快,在制动过程中车身也比较稳定,没有左右摇晃的情况出现,制动效能主观感觉也比较好,不会有刹不住的感受。
要说制动方面不算太好的地方有一点,因为明显能感觉到奥迪A8做了抗点头的设计,将俯仰动作转化为纵向的动作,所以在各个力度制动刹停时,车辆前后窜动的动作比较明显,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做此设计的车都会有,只是看程度大小,比起严重的俯仰,我情愿选择纵向的动作。
另外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诸如制动异响、抖动等等异常情况。
03
转向设定
转向总共有3种模式,舒适、平衡、运动,三种模式下的手力反馈会有一些区别,手力大小逐渐微增,总体上奥迪A8L的转向不是那种特别轻的感觉,挺不错的。
这台车轴距达到了3128mm,总长5320mm,是一台体量很大的车,不过其实转向的灵活性不算差,至少不笨拙,只不过确实因为车太长,转向有时需要适应一下。
对于中心区转向,转向窗口(转角空行程)中适中,对于这种车来讲我觉得比较合适。力矩死区(转向力空行程)较小,中间位置力矩的建立比较明显,中心感很明显,对于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感比较有好处,在我把车开到接近极速时转向也没有拖后腿。奥迪A8转向力矩建立的线性感是没问题的,力矩上升线性感较好,左右力矩的对称性也做得不错。
对于中心区的响应不算是很充分,毕竟轴距这么长,响应量对于它这种取向的车挺合适的,也不至于和很多国产大车一样转向响应做的很差。另外转向时没有明显摩擦感,转向很顺畅,和车轮的连接感比较直接没有明显橡胶感,快速转向没有明显助力不足情况出现。
对于转向回正性,我觉得有点问题,尤其是在低速时转向回正性能不太好,回正速度偏慢,而且回正速度刚开始快后半段慢,不线性,最终回正残留角太大,无法自行回到直行位置,不过稍微给油或者速度提高一点也能够回正。高速回正在中间位置有微弱振荡,倒还能正常回正。
04
操稳感受
这台车搭载有空簧和可调减振器,不过对于它的操稳其实不太想说的太多,因为它的产品定义就并非操稳取向的车,但我对于这台车的操稳总体印象其实还不错的,完全够用。
在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方面,车辆加减速时车身的俯仰抑制比较好,加速时有一点抬头,不算明显,肯定比最近在网上被讨论比较多的那台国产“豪华轿车”小得多,减速时前面也说过有一点感觉,都属于正常范围。急加速时,轮胎没有明显打滑现象,也没有出现扭矩转向的现象,高速行驶时,一般侧风或者经过大车旁边都没有明显偏移,直线行驶稳定性较好。
弯道行驶稳定性方面,稳态是偏中性转向的感觉。在弯道中进行加速来改变运动状态,车辆稳定性较好,毕竟带奥迪一直引以为傲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在正常驾驶条件下,其自锁式中央差速器会以40:60的比例在前后桥之间分配扭矩,车轮打滑时前轮最高可获得70%的扭矩,后轮最高可获得85%的扭矩。
进行Break in turn操作(弯道中制动),车辆稳定性也较好,车身很稳定。瞬态下,大侧向加速度时的侧倾中等,有一定侧倾量,侧倾线性度以及侧倾回复控制得比较好。中小侧向加速度转向时,初始侧倾我觉得控制得挺好的,侧倾比较小。
据说奥迪A8带有智能稳姿系统,车速在80 至 130 公里/小时,横向加速度0.4g的情况下,可以抬高弯道外侧的车身,降低另一侧车身从而减小侧倾,试车时从体感上确实感觉有此功能体现。
进行单移线操作时,大侧向加速度变线时侧倾速度以及回复速度控制的比较舒服,横摆响应挺好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大车感觉。侧倾在悬架模式为舒适和运动时有一点区别,舒适模式相较于运动模式侧向支撑略弱一点,虽然运动模式也不是特别运动的设定。
05
底盘平顺性
我来重点说一下底盘舒适性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买A8这种类型车的用户最在意的也就是舒适性的问题了。
初级平顺性方面,车辆在路面激励下的俯仰控制比较好,在经过不管是连续破损路面、连续起伏路面、补丁、坑洼等路面时,悬架的前后平衡感挺好的,俯仰动作很少,几乎可以忽略。
不过在破损路面、坑洼等路面时,侧向动作的抑制就稍有欠缺,尤其是在低速状态下,侧倾动作有点明显,存在比较明显的头部晃动情况,显得悬架的阻尼不足。中高速状态下侧倾有所收敛,幅度小了不少,但是依旧存在。
车辆在垂向振动的控制上我觉得处于比较好的水平,跳动抑制比较好,另外车辆的贴地感挺不错的,不会有很多偏舒适取向车辆容易出现的漂浮感。
次级平顺性方面,在一些坏路以及粗糙路面上,车辆的滚动感较好,平滑路面很少颠簸感。在一些稍大的激励下,座椅靠背上的振动有点明显(我怀疑其中还有座椅本身模态的影响),地板、方向盘等的高频振动我可以接受,比较少。
不太好的地方是在经过一些连续的激励路面时,此时就感觉减振器阻尼偏小带来的影响,簧下的控制显得不够“紧致”,会有一些高频的振动传递到车内,舒适性有所影响。
对于单项冲击,类似接缝、减速带等。在城市或者快速路上的接缝压过去的时候感觉挺好的,比较圆润。对于低速时经过路上常见的减速带的感觉,这台车可能是最近开过的车里最舒服的一台,顶升感几乎可以忽略,触感也很柔和,也没有余振,有我们常说的包裹感,就像蜗牛爬过去的感觉。
这台车虽然有三种悬架模式,但是三种模式下其实总体感受方向是没有太明显变化的,都属于偏舒适的设定,只是相较于舒适模式,平衡和运动模式时在感受上会轻微加强,路感稍明显一点。
总而言之,这台车的底盘舒适性我觉得在它的典型使用环境下是没有大问题的,用户一上手这台车,肯定都会觉得比较舒适。
06
其它
最后我想说一下奥迪A8的变速箱以及隔音情况。奥迪A8L的变速箱,在中小油门起步加速过程中,前3~4个挡位升挡时是没有做到绝对平顺的,能够感觉到升挡的顿挫。
对于降挡,同样那几个挡位,降挡的顿挫感要比升挡更明显,我觉得是不如上次所开的宝马5系燃油车,希望可以改进。
而关于隔音,车辆对于外界声音的隔绝做的确实很不错,这对于豪华感的营造有一定好处,只是在急加速状态能听到稍微明显一些的发动机声音,另外当车速上到140km/h以上时,A柱附近的风噪开始增大,好在在常用车速范围内风噪,都在比较小的状态,足以匹配车型的高端定位。
07
驾仕总结
总结下来,奥迪A8L不管是从坐还是开起来都算得上一台舒适安静的豪华轿车,尤其是机械层面,都配得起它豪华的定位——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台老派豪华品牌汽车。我一直在反复强调,一台车豪华与否不能只看配置,只看沙发彩电,“机械”层面的质感更是重点,每天说“车坐不开”那是纯属开玩笑。
就像是这台A8L,虽然它的“彩电”确实不如现在很多国产车,但要是因为这点就把它开除出豪华车行列,估计也没有人会同意,只不过,我觉得奥迪确实应该在智能等方面有所改变了。
(END)
我觉得10万块钱的雪铁龙凡尔赛C5X,没有任何缺点,虽然采用了扭力梁的后悬架,但是麋鹿测试能做到80公里/每小时,全系车型均采用175马力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关键定位为一辆跨界多功能轿车底盘却比SUV还高。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仅需27.99万起售,限时政策拿到手软?
17.36万起,26款东风奕派008要抢MPV的活?
颜值人称柳州小A7,续航600km出头,预算10万级,五菱星光除了这几个标签外,它还有5个“冷门配置”——知道的人不多,但用过就离不开!
本田CR-V作为城市型SUV的鼻祖,自1995年初代车型诞生至今已有接近三十年的时间,从诞生之初CR-V就在全球市场获得了众多的关注,直至第六代车型推出,CR-V在同级别的产品中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型SUV这个定义。而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崛起,本田CR-V目......
哈弗大狗2026款搭载长城自研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85N·m。
兼顾潮玩和实用 性价比满格 试驾方程豹钛3
标致雪铁龙11年的底盘调校功夫,在这台示界06上至少体现了90%。而且示界06这台车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明确,就是对法系车有情怀的朋友:针对600多万法系车主,12.58万元基础上,可以再享10.88万的先享价。
全新MG4跟OPPO合作的黑科技,喊句话就能控车,手机和车机无缝流转。去快闪店看看不~
品牌整合,聚势向新!奕派科技迈向“未来之翼”,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上一集,我们一行三人开着哈弗猛龙燃油版,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暴雨烂路毫无压力,直奔锡林郭勒草原,可300公里后却被路边烤肉香勾了魂…而这一集,我们真正的草原狂欢才刚刚开始!
15万级家用中型SUV 空间与配置均衡 海狮06DM-i应该怎么选?
自驾1200公里,去天安门看升旗!
自驾游体验阿维塔06,它能否满足我们出行需求?
腾势D9:重新定义豪华MPV,全球精英的新名片
实时显示歌词,被吹爆的深渊镜字幕音箱,花再Halo PixelBar值不值得玩?
一台10万级的紧凑型SUV,可以满足你们上下班通勤、长短途户外郊游的车 你们想要吗?我说的就是这一辆25款五菱星光S,今天就让我通过实地体验,来告诉你们这辆车的真实表现。
谁说合资新能源车卖不好?东风日产N7最近用一场“小胜”证明了自己,4月上市以来,50天大定破2万台,6月销量6189辆,7月销量6455辆,连续多周获得10-15万中大型纯电轿车冠军,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豪华SUV降至15.68万,2.0T榨出261马力,月销493台卖不动,为何?
SUV撞飞卡车!就算物理上能讲通,“理想”你也犯了心理学上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