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奥迪A8L动态评测:百万级舒适高材生

奥迪A8L动态评测:百万级舒适高材生

驾仕派 1万浏览 2024-08-12 IP属地: 四川

之前,奥迪请刘德华拍摄了一条短片《与时间同行》。华仔谈了他对于时间的理解,视频中出现的那台A8L,在奥迪的历史上也算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A8的起源,要从当年奥迪的前身奥迪V8说起。1988年奥迪V8面世,这款车搭载了3.6L和4.2L两款V型8缸发动机,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35km/h和249km/h。奥迪V8也是奥迪历史上第一款以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命名的车型。

第一代A8(1994年-2002年):1994年,第一代奥迪A8在日内瓦车展上正式发布,这款车型搭载了ASF轻量化全铝车身,还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氙气大灯;1997年,第一代奥迪A8开始配备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标配六气囊的车型;2000年,第一代奥迪A8完成改款,搭载了W12发动机。

第二代A8(2002年-2009年):2002年,奥迪推出了第二代A8,首次提供了带中央通道的后排独立座椅;在动力方面,首次采用FSI燃油直喷发动机。2004年,奥迪将LED日行灯配备在奥迪A8 W12车型上,成为了全球首款装备有LED日间行车灯的车型,随后也在其他车型上进行了LED灯组的普及,开始了玩灯之旅。2005年,第二代奥迪A8进行改款,在同级别车型中率先引入侧向辅助、换道辅助系统。

第三代A8(2010年-2017年):2010年,第三代奥迪A8在北京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同时推出长轴版车型,首次搭载豪华舒适躺椅、MMI智能触摸板、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技术。2013年,第三代奥迪A8进行了首次改款,搭载了全球首款矩阵式LED大灯,灯厂发扬光大。

第四代A8从2018年发布持续至今,A8的历史数起来也有30年之久。今天要聊的就是奥迪最新的这台A8L 55 TFSI。

外观上面,A8L给人的气场是比较足的,有以前大家普遍认知的豪车气质,整个车身以及内饰上有很多直线条的应用,车身侧面线条修长,仪表台也是那种横平竖直的感觉,我觉得看起来还是比较大气的,豪华感十足。

我个人对于汽车的内饰比较注重感觉和氛围以及材质,至于到底用了什么设计有什么说道并不在意。在这台A8L的内饰上,有几处给我留下印象的地方。

第一是这台车的木饰板,不同于上次试驾的宝马X5——宝马X5的木饰板我也挺喜欢,它是那种天然随意的感觉,保留了很多天然疤瘤——而这台奥迪A8的木饰板追求的是一致性美感,车内实木材质需要精选自寒带同一棵树的枝干或根部实木,以求保证木纹的完美一致性,两者理念不太一样。

第二是奥迪A8L的座椅,从我刚拿到车还未坐之时就感觉座椅的舒适性很好,皮料的感觉以及座椅的形态会让人先入为主。实际体验后,确实座椅的支撑性、包裹性、舒适性都属于很好的水平,据说此座椅是奥迪与理疗师、骨科医生等医学专业人士共同合作开发设计,与传统认为的“大软沙发”不是同一概念——它并不软。

另外座椅几乎在所有角度都可调,包括常规的前后、上下、腰部、坐垫调节,除此之外靠背上半部分、坐垫和靠背侧翼都可以调节,人体差异适应范围比较广。

第三是一些小细节上的设计我觉得挺不错的。首先是前排的手机无线充电,A8L把它放在了扶手储物盒的侧壁,并且使用了背夹的形式,充电时将手机直接夹在侧面即可,一来不会滑脱(随便加速减速或者做大侧向动作),二来不占用储物空间。

另外比如四门扶手位置都做了一个小储物空间,用来临时放一些票据等等我觉得挺好。再比如后排中央扶手关闭时在最后一截只需要松手便可以轻轻关上——看样子没有电吸,纯机械设计。

对于智能化方面我最不满意的是奥迪A8L的语音控制,我只能说和目前国内的车相比,奥迪在语音控制交互上肯定是落后的,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语音控制,但是既然搭载在车上就该有一定水平才行。

这台奥迪A8L的语音控制我总结下来是:用一两次之后就再也懒得用!换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最终不管是识别率还是准确度都有待提升,要不是“鸡同鸭讲”要不就是执行错命令。好在奥迪在实体键上面保留得还不少,就算没有实体键也还有屏幕或者触摸键控制,而且奥迪的车机等等的控制逻辑比较简单,很容易上手,不至于找半天都找不到。

静态的东西或者说与“坐”相关的东西说完,“动起来”的感受才是重点,很早以前就说过,一台豪华车,开起来的感受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下面就来讲一讲它“动起来”的感受。

01

动力性与驾驶平顺性

这台奥迪A8L搭载的是3.0T V6发动机+48V的动力系统,最大输出扭矩500Nm,额定功率250kW,参数上看着好像一般般,不过它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是5.7s,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最大扭矩输出范围在1370rpm~4500rpm之间,最大扭矩输出的发动机转速起点很低,范围还是比较宽广的。

所以,从实际主观体验来看,奥迪A8L的动力输出显得挺轻快的,不管是城市低速跟车亦或是高速巡航超车等都比较从容。动力输出上共有三个模式,节能、平衡、运动,即便是节能模式起步也不至于感觉到“力不从心”,使用运动模式时,日常驾驶发动机维持转速会比节能模式高几百一千来转,基本保持在2000rpm出头,这时候动力输出和节能模式相比还是会更迅速一些。

我专门找了个封闭场地,试了一下几乎全速段加速(奥迪官方称最高车速250km/h),把车速开到了最高238km/h,而且实际在加速后半段我并没有全油门,在整段加速过程中提速都比较从容,动力储备很足。初段加速感虽然比不上很多电动车,但是中后段我觉得更强更舒服,很多时候虽然感觉加速感不强,但是实际车速不注意就已经超速。

(我跑出的最高时速238km/h,注:封闭合法场地测试,请勿模仿)

车辆在进行超越加速或者起步急加速时,动力输出上稍微有一点延迟或者不那么线性的感觉,因为确实涉及到降挡或者转速攀升的阶段,这一点不如电动车。

对于驾驶平顺性,车辆起动时,发动机起动很平稳,不会有明显的转速波动,而且车辆的隔音很好,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微弱。怠速时,同样发动机不会有明显波动。低速或者高速时进行tip in/tip out,发动机动力响应比较迅速,没有明显迟滞,车辆没有明显耸动,驾驶平顺性做得比较好,车辆开起来比较顺滑。

02

制动性能

奥迪A8的制动脚感总体上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轻度制动时踏板的自由行程比较适中,踏板力给人的感觉不错,不会太轻也不过重,踩下踏板后制动力的响应较好,制动过程中的调整性也挺好,能够很好的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不过有时会感觉制动力不够线性,因为轻度制动减速时,变速箱降挡有比较明显的顿挫,尤其是前3~4个挡位之间的切换,导致降挡过程中车辆的减速度有变化,引起脚下的感觉变化。

中度制动时在踏板力、踏板行程、制动响应上我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制动俯仰的控制也属于不错的水平,俯仰角度不算大,能感觉到有轻微点头但是可以接受,舒适度不会有明显影响,同样由于变速箱的顿挫会影响脚下制动的感觉。

重度制动时,制动力的建立比较迅速,ABS介入比较快,在制动过程中车身也比较稳定,没有左右摇晃的情况出现,制动效能主观感觉也比较好,不会有刹不住的感受。

要说制动方面不算太好的地方有一点,因为明显能感觉到奥迪A8做了抗点头的设计,将俯仰动作转化为纵向的动作,所以在各个力度制动刹停时,车辆前后窜动的动作比较明显,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做此设计的车都会有,只是看程度大小,比起严重的俯仰,我情愿选择纵向的动作。

另外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诸如制动异响、抖动等等异常情况。

03

转向设定

转向总共有3种模式,舒适、平衡、运动,三种模式下的手力反馈会有一些区别,手力大小逐渐微增,总体上奥迪A8L的转向不是那种特别轻的感觉,挺不错的。

这台车轴距达到了3128mm,总长5320mm,是一台体量很大的车,不过其实转向的灵活性不算差,至少不笨拙,只不过确实因为车太长,转向有时需要适应一下。

对于中心区转向,转向窗口(转角空行程)中适中,对于这种车来讲我觉得比较合适。力矩死区(转向力空行程)较小,中间位置力矩的建立比较明显,中心感很明显,对于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感比较有好处,在我把车开到接近极速时转向也没有拖后腿。奥迪A8转向力矩建立的线性感是没问题的,力矩上升线性感较好,左右力矩的对称性也做得不错。

对于中心区的响应不算是很充分,毕竟轴距这么长,响应量对于它这种取向的车挺合适的,也不至于和很多国产大车一样转向响应做的很差。另外转向时没有明显摩擦感,转向很顺畅,和车轮的连接感比较直接没有明显橡胶感,快速转向没有明显助力不足情况出现。

对于转向回正性,我觉得有点问题,尤其是在低速时转向回正性能不太好,回正速度偏慢,而且回正速度刚开始快后半段慢,不线性,最终回正残留角太大,无法自行回到直行位置,不过稍微给油或者速度提高一点也能够回正。高速回正在中间位置有微弱振荡,倒还能正常回正。

04

操稳感受

这台车搭载有空簧和可调减振器,不过对于它的操稳其实不太想说的太多,因为它的产品定义就并非操稳取向的车,但我对于这台车的操稳总体印象其实还不错的,完全够用。

在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方面,车辆加减速时车身的俯仰抑制比较好,加速时有一点抬头,不算明显,肯定比最近在网上被讨论比较多的那台国产“豪华轿车”小得多,减速时前面也说过有一点感觉,都属于正常范围。急加速时,轮胎没有明显打滑现象,也没有出现扭矩转向的现象,高速行驶时,一般侧风或者经过大车旁边都没有明显偏移,直线行驶稳定性较好。

弯道行驶稳定性方面,稳态是偏中性转向的感觉。在弯道中进行加速来改变运动状态,车辆稳定性较好,毕竟带奥迪一直引以为傲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在正常驾驶条件下,其自锁式中央差速器会以40:60的比例在前后桥之间分配扭矩,车轮打滑时前轮最高可获得70%的扭矩,后轮最高可获得85%的扭矩。

进行Break in turn操作(弯道中制动),车辆稳定性也较好,车身很稳定。瞬态下,大侧向加速度时的侧倾中等,有一定侧倾量,侧倾线性度以及侧倾回复控制得比较好。中小侧向加速度转向时,初始侧倾我觉得控制得挺好的,侧倾比较小。

据说奥迪A8带有智能稳姿系统,车速在80 至 130 公里/小时,横向加速度0.4g的情况下,可以抬高弯道外侧的车身,降低另一侧车身从而减小侧倾,试车时从体感上确实感觉有此功能体现。

进行单移线操作时,大侧向加速度变线时侧倾速度以及回复速度控制的比较舒服,横摆响应挺好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大车感觉。侧倾在悬架模式为舒适和运动时有一点区别,舒适模式相较于运动模式侧向支撑略弱一点,虽然运动模式也不是特别运动的设定。

05

底盘平顺性

我来重点说一下底盘舒适性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买A8这种类型车的用户最在意的也就是舒适性的问题了。

初级平顺性方面,车辆在路面激励下的俯仰控制比较好,在经过不管是连续破损路面、连续起伏路面、补丁、坑洼等路面时,悬架的前后平衡感挺好的,俯仰动作很少,几乎可以忽略。

不过在破损路面、坑洼等路面时,侧向动作的抑制就稍有欠缺,尤其是在低速状态下,侧倾动作有点明显,存在比较明显的头部晃动情况,显得悬架的阻尼不足。中高速状态下侧倾有所收敛,幅度小了不少,但是依旧存在。

车辆在垂向振动的控制上我觉得处于比较好的水平,跳动抑制比较好,另外车辆的贴地感挺不错的,不会有很多偏舒适取向车辆容易出现的漂浮感。

次级平顺性方面,在一些坏路以及粗糙路面上,车辆的滚动感较好,平滑路面很少颠簸感。在一些稍大的激励下,座椅靠背上的振动有点明显(我怀疑其中还有座椅本身模态的影响),地板、方向盘等的高频振动我可以接受,比较少。

不太好的地方是在经过一些连续的激励路面时,此时就感觉减振器阻尼偏小带来的影响,簧下的控制显得不够“紧致”,会有一些高频的振动传递到车内,舒适性有所影响。

对于单项冲击,类似接缝、减速带等。在城市或者快速路上的接缝压过去的时候感觉挺好的,比较圆润。对于低速时经过路上常见的减速带的感觉,这台车可能是最近开过的车里最舒服的一台,顶升感几乎可以忽略,触感也很柔和,也没有余振,有我们常说的包裹感,就像蜗牛爬过去的感觉。

这台车虽然有三种悬架模式,但是三种模式下其实总体感受方向是没有太明显变化的,都属于偏舒适的设定,只是相较于舒适模式,平衡和运动模式时在感受上会轻微加强,路感稍明显一点。

总而言之,这台车的底盘舒适性我觉得在它的典型使用环境下是没有大问题的,用户一上手这台车,肯定都会觉得比较舒适。

06

其它

最后我想说一下奥迪A8的变速箱以及隔音情况。奥迪A8L的变速箱,在中小油门起步加速过程中,前3~4个挡位升挡时是没有做到绝对平顺的,能够感觉到升挡的顿挫。

对于降挡,同样那几个挡位,降挡的顿挫感要比升挡更明显,我觉得是不如上次所开的宝马5系燃油车,希望可以改进。

而关于隔音,车辆对于外界声音的隔绝做的确实很不错,这对于豪华感的营造有一定好处,只是在急加速状态能听到稍微明显一些的发动机声音,另外当车速上到140km/h以上时,A柱附近的风噪开始增大,好在在常用车速范围内风噪,都在比较小的状态,足以匹配车型的高端定位。

07

驾仕总结

总结下来,奥迪A8L不管是从坐还是开起来都算得上一台舒适安静的豪华轿车,尤其是机械层面,都配得起它豪华的定位——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台老派豪华品牌汽车。我一直在反复强调,一台车豪华与否不能只看配置,只看沙发彩电,“机械”层面的质感更是重点,每天说“车坐不开”那是纯属开玩笑。

就像是这台A8L,虽然它的“彩电”确实不如现在很多国产车,但要是因为这点就把它开除出豪华车行列,估计也没有人会同意,只不过,我觉得奥迪确实应该在智能等方面有所改变了。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55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