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车圈电事 2838浏览 2024-10-25 IP属地: 山东

一个伦敦的出租车公司能把国产MPV造成什么样?

喏,这台翼真L380就是答案。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10月11号,L380因为90.0%的综合得分率,通过C-NCAP五星安全认证,而且还是目前C-NCAP得分最高的MPV车型。

跟着,“史上空间最大C-NCAP五星安全车”的Title如期而至。

在展开讨论L380的空间之前,我想先谈谈它的外观(Ps:原谅我是个视觉动物)。

虽然主要竞争对手有极氪009、小鹏X9、理想MEGA,但考虑到车长数据,我认为最值得单拎出来说的只有理想MEGA,毕竟它俩都超过了5米3。

外观上,L380和MEGA保持高度一致,前悬都挺短的。

“短”有什么好处吗?还真有,一方面没有传统MPV那种中年油腻感,另一方面能在长度既定的情况下放大车内空间。

没想到吧,翼真L380还挺懂中国消费者。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当然,L380最大的亮点还是尺寸,5316mm的车长,真没几个友商打得过。

不过轴距就稍弱了点,3185mm,严格来讲不差,只是同级里不占优。

品牌方也明白这点,所以给了俩补丁:

(1)长后悬设计,既能留出更多座舱空间,也能保证驾控灵活性。没记错的话,小鹏X9之前就没少被表扬“转弯灵活”;

(2)4排座椅+8个座席,这配置市面唯一了,算是L380的第一卖点。

对于造车,我一直秉承“后来者居上”的观念,倒不是说什么后浪一定推前浪,而是后来者很容易站在巨人肩膀上推倒重来,然后缔造某种优势。

比如L380,很多设计师喜欢在前排弄个悬浮式中控台,尺寸越夸张越好,仿佛跟卖价成正比似的。但L380没有跟风,它前排是断开的,乍一看有点Honda的味道。

这种设计,让L380的前排是可以左右横穿的。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另外,L380的车高有1940mm,跟迈特威差不多,上车不用猫腰,有自媒体博主尝试过从后备箱直接进入L380再径直走到前排......这包容度在同级里也算独一份了。

至于车机,用的是最新Flyme,功能不少,座椅组合变换模式很好用,够高级也够直接,家里老人看一看就会,没什么学习成本。

可惜座椅本身有个败笔:第三排的侧围扶手限制了向后行程,所以就算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侧围没有太多轮毂包,但乘客也没办法享受真正的“零重力”。

而且,按摩功能副驾居然不配备......很难评。

我想不通的另一点是,设计师没把L380的尾部线条收窄,这多少有点不英伦Style,不是说翼真有英国血统,设计方面会天然偏向英伦风吗?

让德国人看见,可能还以为是什么“Made in Germany”呢!

也罢,反正这台车入不了中产的法眼。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没错,L380是具备一些友商没有的使用场景,甚至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但卖到40万、还是一个有点耳熟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的牌子,没点魄力都干不了这事儿。

话说回来,L380高举高打的“大车”优势,一定程度上也成了达摩利斯之剑:

(1)“2+2+2+2”布局是让每个位置都独立了,但纵向空间也局促了,怎么平衡乘坐舒适和货物装载就是个大问题,总不能奢求大家都把最后一排拿来应急吧?假如常年6座,我买理想不香吗?

MPV这种功能型主导的产品,在车主心里早已经形成了标准轮廓,把8座拿来当差异化,总有些强行造市的味道。

(2)车子太长,不太适合家庭消费者,尤其女性用户,毕竟通勤代步就有压力,何况它还没有四轮转向。另外,L380的最大满载质量超过了3.7吨(8座四驱Max版),这就对底盘减震硬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越硬的底盘就越不适合家用场景。

设计师的解决思路,是麦弗逊前悬架。你看,40万的高端纯电MPV都那么接地气,也难怪,L380在舒适模式下容易出现车身摇晃的情况,只有调到运动模式才好一些。

......

基本上,“大车”既是L380的爽点,也是卡点,对普通人来说,L380属于挺挑客户的那种产品。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当然,L380最大的硬伤还是定位——纯电MPV。

“L380只有纯电动力”是网友抱怨最多的地方,按目前的行情,纯电MPV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而它的增长潜力也不足以产生一个爆款产品。

和SUV、轿车相比,纯电MPV的成绩大概只有零头,强如“销冠”小鹏X9或者极氪009,月销量也没有超过5000台,原本声势极大的理想MEGA,现在每个月不过交付几百台。就像销售们说的,“到店看MEGA的很多,但最后大多都去下订L7、L9了”。

你看,喷MEGA外观的人,其实都是在敲打续航。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另一个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同一款车型,只要从“纯电”换成“插混”,立马翻身农奴把歌唱,比如腾势D9,插混版可是曾经把别克GL8拉下马过的,而纯电版的巅峰月销量不过千台。

再比如岚图梦想家,插混版动辄月销破万,而纯电版的月销量只有三位数。

电气化转型催生了纯电MPV市场,但在现实面前,纯电MPV更像个鸡肋风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从底层逻辑来讲,“纯电”天然就违背了MPV的使用场景,毕竟远途对续航和补能的要求很高,即便像L380这种已经把纯电续航做到805公里的,实际使用下来也未必能保证“百里加急送快件不误点”,不说省际长途了,城际长途往返可能都够呛。

纯电MPV的劣势,一下就出来了。

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但凡MPV挂插混系统且价格不错,通常销量都挺好看的原因:油耗和出行成本双双降低,这不宜商宜家的天生圣体吗?

不会有人以为,腾势D9 DM-i能抢走原本属于GL8和赛那的那部分客户,是偶然吧?

LEVC想出圈,但南圣良和翼真L380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那,L380以后有可能出插混or增程版吗?

众所周知,这台车是基于SORA纯电平台打造的,前悬本来就短,你觉得还能在车头塞下一套内燃机总成吗?况且,吉利到现在为止也没什么打造增程车的经验。

如果可以接受纯电设定,L380确实能带来一些同级竞品没有的体验,虽然,在多数人看来它更像是为了完成KPI而出的一个馊主意。

车圈电事:

我至今不是很懂吉利强推L380的意义,就算是单纯为了多生孩子好打架,也不需要扎堆去冲高端市场吧?

原本打算大干一场,没想到却是这幅景象。李想当初豪言要把MEGA做到“50万以上销量第一名”,结果梦还是碎了,都说“人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话现在拿来送给南圣良,好像也挺合适的。

不过勇于创新和挑战不是坏事,所以,我们终究还要送上美好的祝福,预祝L380未来有个好销量吧!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圈电事 78粉丝    107作品 关注 车圈儿电事多,充满喜和乐。哪里最权威,我们给你说!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