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坦克500“一定红”发布会上,坦克500 Hi4-Z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7.98万元。
今年10月份,长城汽车基于34年越野造车经验,公布了越野分级标准,以期成为用户对消费者生命提供保障的安全指南,帮助用户真正基于需求场景对号入座,用户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地应对,享受真正的越野乐趣。
根据长城汽车发布的越野分级标准,越野车型分为四个等级:超强越野、强越野、泛越野和城市SUV。这种分级标准基于海量数据和用户反馈,构建了越野能力评估模型,涵盖了山地、沙漠、雪地、泥地等单一场景及综合穿越复合场景。
截至目前,在越野分级的标准下,坦克品牌旗下所有在售车型,都属于强越野序列,而坦克500 Hi4-Z就是坦克品牌的首款泛越野产品。
可以说,坦克500 Hi4-Z不仅展示了坦克品牌在越野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坦克品牌在新能源越野领域的进一步布局。坦克希望以坦克500 Hi4-Z为新的起点,为全球越野用户提供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品质,中国品牌,“让中国越野,遍布全球!”而为了进一步阐释Hi4-Z技术的硬实力以及坦克未来的战略规划,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刘宝、坦克品牌负责人常尧、坦克品牌执行副总经理谷玉坤、长城汽车混动系统研发高级总监王超也在会后接受了【E汽车】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关于技术
Q. 坦克四年间售出了58万辆,未来Hi4-Z是不是能够跟华为的M7,理想L7、L8做对比,是不是跨了一条赛道了,所以Hi4-Z对于坦克意义是不是比Hi4-T更大?
常尧:我们不想局限于泛越野和强越野的一字之差,也并不想局限于它做的东西要比强越野少,我们真的是在开辟另外一个赛道。因为另一个赛道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它有需求,而我们也有技术储备,能切入这个赛道,我们必将是在这个赛道的王者,也必将要在这个赛道做到最好。
我们也是经过慎重地思考才切入到了我们定义的泛越野赛道,通过一台车匹配多个场景这种形式能够带给消费者更物有所值的产品。当然了在这个背后还有长城汽车34年造车的底蕴,我们长城汽车是做越野车出身的,所以我们更希望我们能把用户带得出去,也能把用户安全带回来。所以我们在数据标定来说,都是非常非常慎重,乃至非常非常保守的。但实际上这个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4.6秒的加速,不仅仅是201公里的续航,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多。
谷玉坤:我们做越野这么长时间,特别知道在越野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所以站在这个出发点上我们把越野做了一个分级,分级不是要把产品分三六九,而是告诉消费者哪些地方用哪些车比较合适,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负责。我们自己做的Hi4-T和Hi4-Z,Hi4-T以越野性能为内核,进行新能源价值的拓展,以可靠、稳定、非解耦,以越野的性能为基础,去做的新能源趋势下的一个拓展,它首先保证的是越野的性能,它有100公里以上的续航,可以满足用户城市的通勤及家桩充电需求。
Hi4-Z以新能源价值为内核,而Z是在新能源基础上做的泛越野场景的拓展。所以我们为什么做200公里?因为既然是新能源领域泛越野的拓展,必须要满足以城市为主,钓鱼、河沟、露营为主的需求,用户的需求是一周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之前130公里续航我们已经做出来了,但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必须把200公里续航重新做出来。而既然有泛越野,就应该有泛越野的态度,前后机械锁必须有,前后桥必须有低四,不能出的东西不伦不类。不管哪种工况,例如些打滑、溜坡、扭矩转移这些事都要在开发的过程中搞定。
Q:Hi4-Z定位是泛越野,是不是在产品的强度上会弱于其他坦克的产品?
王超:我们深知产品稳固的根本还得是场景冗余,只有我们跑得足够多,才能保证用户跑得足够远。
有了冗余的技术搭载,对于解耦四驱产品的测试更要严苛,我们为500Hi4-Z测试提供了316 台试验车,累计行驶超 600 万公里,跨越了-40℃极寒的漠河到 50℃极热的吐鲁番。要知道,每台试验车背后,都同事用时间、忍耐去突破车辆的极限。
依托近30多年的越野造车的经验积累,长城汽车在越野的各种工况极限场景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我们更是将这些经验教训,应用到了我们产品的设计上。
通过与市场上竞品拆解对比,Hi4-Z系统的多个产品的设计,在材质选择和结构设计上,都远优于同级竞品,如转向拉杆的抗拉能力较竞品高36.6%,传动箱减速器轴齿较竞品尺寸大13%,驱动轴的滑移滑移量比竞品大20%。
这些高度冗余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避免崴脚、断齿断轴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是为了让动力系统、让整车更加的安全可靠,给驾驶员及乘员最好的安全保障。
Q. 您认为这样的Hi4-Z技术,国内的厂商还有多少年才能造出来?
刘宝: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迭代确实是太快了,自己也在跟自己较劲,在我们现有的产品上做技术迭代。目前我们认为,至少两年是我们技术的领先期。这里面包含一系列,有在研发上的工作,因为Hi4-Z这一套构型或者这个技术平台,不仅仅是我们定了目标,我们去投入,其实里面涵盖了很多思路和想法上的创新,这些创新一方面来自于动力系统本身。
其次,除了动力系统以外,为什么叫Hi4-Z?它是我们Hi4技术体系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里面涵盖了很多,我们之前老板的Hybrid创新的理念,就是站在整车上,去打破底盘、动力、车架甚至车身的边界,把它融合起来去做这个创新。所以我们是前电机、后电机,双电机去实现四驱,我们现在确实在Hi4-Z双电机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不仅仅是大家投钱了,开发这个产品就能做出来,更多需要在思路上的、思维上的创新,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技术突破。
关于产品
Q.别人做泛越野是在做减法,长城做泛越野是在做加法,Hi4-Z感觉像做泛越野的上限,市场上对于泛越野的跨度区间理解非常大,未来怎么与市场上的泛越野做区隔?Hi4-Z未来能向下覆盖的空间有多大?还是只针对于上限这一个市场?
常尧:对于我们长城汽车来说无上限。我们在虎克之路公布Hi4-Z整个架构时,我们会有2.0T Hi4-Z以及3.0T Hi4-Z,实际上对于我们长城汽车来说,这只是现阶段长城汽车推出的对于泛越野的理解和解决方式,之后随着研发持续不断地向上会突破我们自己创造的天花板。
向下的话,我们会不会兼容更多的车型?肯定会兼容更多车型,至于兼容到哪个车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既然500的2.0 Hi4-Z已经推出了,那700,甚至于400,或是300,远不远?我个人认为会很快。
Q.现在市场上很卷,500 Hi4-Z给出了超预期的价格,同时我们听到大家的介绍,整个Hi4-Z的系统的全维度领先,我们怎么将这个价格打下来?谢谢。
常尧:价格层面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和两个维度去看这个价格,第一方面是直材成本的提升,包括:电池、电机成本等。
第二方面是研发成本,从最开始我们在探究场景的时候就有过这方面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推出一款产品是在整个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的,但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的产品优势很大,所以有时候我们看价格的时候,除了我们看直采成本之外还要看我们的研发成本,实际上技术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是无价的。这就是从我们品牌经营的角度来说,技术这个东西其实是没有上限的,也没有要圈定一个价值,但是它落到产品上必然会有一个价值的体现。所以在车的价格产出方面,我们会尊重直采成本的溢价,以及包括技术层面的一些价值的提升。
关于战略
Q.坦克家族现在的车型是越造越大,再往下面可能是坦克800,大家一直很期待比如300之下还有没有什么规划?坦克品牌会不会出网友们最关心的坦克200、坦克100?
谷玉坤:再做一个小点的话,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它一个东西也不能少。需求是ok的,我们也完全能做,从目前来看,如果我们要开发一个玩乐取向的车,是真正的越野车的话,我们还是要把能给的都给消费者,都加进去之后,这个车的成本是下不来的。
常尧:其实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产品给大家带来的乐趣,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如何去经营,作为我们经营团队来说,其实这也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一点。所以对于这个产品来说,只有达到了平衡,我们才会考虑推出这么一款产品。其他方面来说,大家有想法是非常好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会去看这个市场。对于我跟谷总来说,作为经营团队负责人来说,我们看市场看得更多,看得更加敏感,可能我们每周和每个月拿到的这些市场的数据,这些会帮助我们两个人做决策,他的购买驱动力方面来说我们都要看。
说起星途这个品牌,你对它的印象是什么?就个人而言,对它的印象并不深刻,只知道它是奇瑞旗下的一个高端品牌。从成立到现在也有多年时间,只不过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到目前为止,旗下已经拥有多款产品,同时布局燃油车和新能源市场。了解过旗下车型的消费者应该清楚,该品牌的造车实力并不差,更何况还......
比三厢版还便宜?海豹06DM-i旅行版顶配才12.98万
新车|9万级SUV价值新标杆2026款起亚赛图斯领潮上市
新势力6月销量盘点:鸿蒙智行这回行了,但小米不行
比亚迪海豹06系列:全能出行新选择,驾趣与实用兼备!
相较于轿车,空间更加宽敞的SUV一直都比较受国人青睐,一来驾驶着出门更有气场,二来实用性更强,可以更好满足带着全家人出行的用车需求。正因为如此,国内SUV市场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经常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尤其是新能源车型加入以后,竞争愈发激烈,很多经典燃油车的销量已经受到了影响......
现代汽车N品牌第二场IONIQ 5 N(艾尼氪5N)赛道体验日盛大启幕
现代汽车N品牌第二场IONIQ 5 N(艾尼氪5N)赛道体验日盛大启幕
为弥补自身在MPV市场的空白,比亚迪推出了夏这一中大型MPV,很早之前消费者就知道它的存在,今年年初,比亚迪夏终于跟大家见面了。从上市到现在也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了,平均月销量保持在三千台左右,算不上差也绝对也说不上好,与竞争对手相比差不少,似乎并没有达到官方预期。而且就目前来看,比......
2025年7月3日,北京,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
7月4日,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
《早懂车》最新获悉,2026款起亚赛图斯于7月2日魅力上市,新增1.5L豪华舒享版车型,共推出8种配置车型。7月1日-7月31日期间,消费者购买1.5L豪华版车型可享“夏日悠享价”77,900元。
日产召回44万辆车,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严重问题,3缸奇骏中招
大众迈腾插混版谍照,100km续航,真没啥奔头
提起宝骏汽车大家都不陌生,但不知道大家近几年有没有这种感觉,如果不是刻意去了解,日常买车时根本想不到这个品牌,这也从侧面说明近几年宝骏的品牌影响力下降了不少。新能源浪潮来袭后,宝骏一直在积极推进新能源进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多款代表车型,遗憾的是存在感不强,即便刚上市有较高热度,......
打破常规的快乐搭档!当“苏超”遇上212越野车T01,解锁生活减压新方式
全新奔驰C级纯电版的谍照曝光了,新车设计和燃油版有所不同,内饰则和CLA同款。
对比亚迪汉家族来说,百万销量或许只是一个新起点
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节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门派已经越来越多,特别是插电混动市场,例如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长城等等。而在这其中,通过各种实测数据来看,其实长安旗下的这套混动系统也能将能耗控制的很好,所以这也是使得长安旗下插混车型销量高的原因之一。
在汽车工业的圣殿——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一辆来自中国的电动轿车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