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汽车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截至目前,小米SU7全年交付量超过13万辆,提前完成全年所有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汽车今年多次调整全年交付目标,从最初的7.6万辆,调整到10万辆,最后调整为13万辆。
小米首款车型SU7在3月份上市交付,到现在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3万辆的交付量。我们再往前溯源,雷军2021年宣布造车到2024年SU7上市,经历了三年。客观地说,小米三年时间筹备造车,自建小米工厂,需要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几乎是从零开始。这样的速度不算慢。
小米汽车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它的资金投入也成了车圈津津乐道的事情。小米汽车一周年成绩单显示,小米汽车目前研发投入超130亿元,专利授权超1000项。
花了130亿,在9个月的时间内收获了13万辆的成绩。这和近期暴雷的极越形成了鲜明对比。极越是百度和吉利合资的企业,百度投了50亿元,吉利投了30亿元,合计80亿元。极越不仅花完了这80亿,又欠了70亿元外债无法偿还。简单计算,极越至少烧了150亿元。再看极越的销量,截至2024年11月份,其年内累计销量约为1.3万辆。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大家都知道造车很烧钱,可具体烧多少钱,大家的认知很模糊,包括投资人在内。现在小米汽车这个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杆秤。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汽车无疑是搅动行业的第二条鲶鱼。
销量增加,成本摊薄
小米集团三季报显示,小米SU7自2024年3月28日正式发布后,在过去半年多贡献了近百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的10.27%。毛利率更是达到了17.1%。
相对比,零跑汽车2024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8.1%,小鹏汽车为15.3%,蔚来汽车为10.7%,极氪汽车为16%。有机构认为,小米汽车毛利率表现出色,主要原因系核心零部件价格降低及销量增加摊薄单位制造成本。
零部件价格下降肯定不止出现在小米汽车一家,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后者,产销规模上来了。据了解,从2024年4月3日SU7启动交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汽车已交付67157辆新车。
由于销量的增加,相比第二季度,今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各项经营数据有了显著进步,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62亿元,净亏损18亿元。第三季度,小米SU7交付39790辆,也就是说,卖一辆车小米要亏大约3.7万元,相较于二季度的6万元减少2.3万元。
也就是说,随着产销规模的扩大,小米汽车的成本将会得到进一步摊薄,边际效应进一步得到降低。
同时,雷军的超强营销也给小米汽车省了不少钱。小米SU7上市当天,从发布会开始到结束,相关话题一直居高不下,喜提多条微博热搜。随后,这种高关注度转化为了实际的销售成绩,上市不到半个小时,就接到超过5万个订单,首日订单量接近9万辆。
10月24日,雷军发布视频回顾2024年的工作,一共拍了151条短视频,收获了1.3亿个点赞,其中办了三场发布会,五场直播,抖音粉丝就从1000万增长至接近3000万。
可以说,雷军对于小米汽车来说的影响无可估量的。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具体数据支撑的话,有网友曾评价,雷军凭实力为小米省下了几亿元广告宣传费。
2024年2月,周鸿祎曾坦言,“相对于成为另一个俞敏洪,他的羡慕对象是马斯克、雷军和余承东,想将自己打造为网红,为360集团节省数十亿的广告费用。”
不管是几亿还是几十亿,雷军躬身入局对小米汽车的助力不可估量。这一点,余承东、李想和李斌都是不可比拟的,就更不用说夏一平等其他人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李斌此前曾说,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事实情况是,从2016年以来,蔚来平均每年亏损超过百亿元。2023年蔚来销量16万辆,净亏损211.5亿元,每辆车净亏损13.22万元。211.5亿元的亏损已经创下蔚来单年度亏损之最。
迄今为止,蔚来累计亏掉的钱超过了960亿。
蔚来之所以亏损严重,和其涉足多个领域有一定关系。包括生产手机、自研电池、自研激光雷达芯片以及建设换电站等。截至2024年11月底,蔚来在全国已累计布局了2714座换电站,蔚来第一代换电站光建设成本就要300万元,仅换电站一项就烧掉近百亿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累计亏损384.3亿元。小鹏汽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成本结构和薄利模式。二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达14.7亿元,同比增加7.3%;同期,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14%,低于理想汽车的21.5%、极氪汽车的16%以及小米汽车的17.1%。
此外,小鹏汽车此前曾因为G9上市“翻车”,G6新车上市,因为产能不足,错过了刚上市时的流量高峰,这些意外因素都打断了小鹏汽车的上升势头。
应该说,正是蔚来和小鹏的巨额亏损,给后来的入局者一个固化的印象——造车很烧钱,而且烧得不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造车。
我们看恒大旗下的恒驰汽车,许家印投入了1000亿元。如此看来,高合烧了100亿,极越三年砸了150亿,似乎也没有那么离谱。
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小米这130亿摆在面前,撕掉了新势力造车的遮羞布——原来不用那么多钱也能把车造出来,还能卖得这么好。
小米汽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有其不可复制性,比如雷军的超强能力,能够亲自抓品控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高话题性,还有把钱都实打实花到刀刃上,最后一条尤为重要。
虽说如此,但是小米汽车还是给市场指明了一条可实现的路径——在造车这件事上,有人在玩票,有人是真的造车。
在这里说一下蔚来和小鹏,尽管它们一直都是亏损大户,但它们确实在认真造车。只不过因为是先行者,市场需要培育,经验需要摸索,所以走了弯路,踩了大坑。这个可以理解。
对于认真的人和事,我们给予尊重。
百姓评车
从前,总是有人说雷军事必躬亲,天天带着小米汽车上热搜,各种跨界各种梗,不像一个CEO,现在来看,当初的努力全部转化成闪亮的订单,让同行看得眼热。往后,随着小米汽车的产销规模增加,其照妖镜属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那些非头部品牌,要小心了。
长安第三代UNI-V价格权益发布,到手价9.7万元起
自主降维打击下,合资品牌2025销量透视,谁在掉队?
比亚迪插混车技术进阶,油耗降至全球新低,用户出行更省钱!
一汽奥迪A5L:全新PPC平台的豪华智能座驾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最近这几年,传统豪华品牌一直没有推出有足够竞争力的插混车型。在新能源混动市场竞争如此惨烈的当下沃尔沃先发制人,将在即将上市的沃尔沃全新xC70上推出SMA 超级混动架构。沃尔沃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说精准切入都市精英们对于豪华体验以及环保续航既要又要的消费痛点。
比亚迪宋PLUS EV三次雷击仍安然无恙,展现卓越安全防护能力。
被雷击的宋PLUS EV:电池与电机的可靠性考验
云南昆明N试驾中心正式运营 现代汽车N品牌高性能生态矩阵全面升级
4年销量翻10倍,零跑汽车将成为下一个比亚迪?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升级,油耗低至2.6L助力省油出行
开着车意外遭雷击,车主跟车安好,这是幸运也是硬实力
“董事长下台,董事长下台”
【E汽车】谁才是多孩家庭用户心中的最优选?
各位比亚迪车主注意啦!属于你们的专属活动来啦! 比亚迪官方粉丝俱乐部 BYD CLUB 特别发起 “车主杯・2025 摄影大赛”,诚邀每一位车主用镜头捕捉自己的 “人生一刻”。 无论你用的是手机还是相机,作品是否专业都没关系。比亚迪发起这次活动,真正想做的是与用户并肩同行、共创......
政府大院停满国产新能源,公务员购车释放国产汽车崛起信号
8月5日下午,广西北海铁山港服务区内上演惊险一幕:一辆缓慢行驶的比亚迪宋PLUS EV在雷暴天气中连续三次遭遇闪电直击,强电流在车顶形成明显放电现象。据了解车内女性驾驶员全程未受伤害,并已按原计划继续广西旅程。
8万开出50万的底气?来看银河A7给出的全维越级清单。
想必前两天的雷电击打在车上的新闻大家都看到了吧,传说中的“渡劫”这件事居然真实发生了!广西北海铁山港服务区的雷暴中,一辆比亚迪宋 PLUS EV 上演惊魂时刻 —— 连续三次被闪电直击车顶,强电流形成刺眼放电现象,光看到视频都让人觉得恐怖。
宋PLUS EV遭连续三次雷击 车主无恙/三电无损